|
電話高額吸費 加盟掉進陷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01:05 經濟視點報
張崇軍 一個莫名其妙的未接來電,回撥后卻被扣掉高額話費,這是一種新興的電話詐騙方式。然而,如此不道德的賺錢手段竟讓不少人看到“商機”,當他們意欲加盟,并期望發不義之財時,卻又陷入了一場精心謀劃的騙局中。 “叮鈴鈴……”,2月20日,正在睡夢中的胡先生被清脆的電話聲驚醒。當他拿起手機時,電話已被掛斷,看著手機上僅響了一聲就掛斷的陌生號碼,胡先生感到很困惑。無奈之下,他用座機回撥過去,“你好,香港××公司……”,突然明白過來的胡先生趕快掛斷電話,然而,為時已晚。 因為家中座機是預付費,所以第二天他的電話就停機了。當胡先生到營業廳去繳費時,才從話費單上看明白了這個騙局。“單子上顯示呼出這個134開頭的號碼,通話時間8秒,話費50元。我問營業廳的工作人員,他們說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聲訊電話一類的。”胡先生說。 胡先生絕不是第一個遭遇“電話陷阱”的人,這種新興的話費詐騙方式也并非虛言,而且,還有一些公司還在明目張膽地征招代理商。 話費詐騙內幕 “購買我們的加值電話付費通衛星轉接器和未接來電群呼器,用未接來電群呼器對外呼號,瞬間會有上千個號碼產生未接來電,用戶回撥率在20%~30%。用戶撥入電話后會通過衛星轉接器轉接到國外,甚至是多次轉接,產生高額話費。一般每次會扣除50元話費,你可以提取20%作為薪酬。”一個信息公司的廣告稱。 3月1日,當記者聯系河南一家信息公司,提出面談加盟事宜時,遭到了拒絕。“現在風聲太緊,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警察或者記者,你要是想加盟,就把買設備的錢轉到我們賬上,然后我們再談。”該公司一位劉姓負責人告訴記者。 “你只需要準備一張銀聯卡和一部電話就可以。”在電話中,該劉姓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電話吸金的過程和利潤分配方式。“我們給你衛星轉接器和群呼器,將你的電話號碼編入代碼中,你只需要坐在家里,按照機器的號碼段進行群呼就可以。如果有人回電話,就會轉接到國外,每次會扣50元話費,你可以分到10元。”當記者提出分成太少時,這位負責人顯得很生氣,“話費不是你我扣的,你知道我每年得向運營商交多少嗎?幾百萬啊!” 分到的錢是通過誰,又用什么方式轉到加盟商手里呢?劉姓負責人說,公司一天一結算,錢會通過銀行直接轉到加盟商提供的賬戶里。 “別聽他們說什么是國外的公司,主角還是國內的聲訊臺。因為利益驅動,一些省市的通信公司對下屬的聲訊業務監管不嚴,才讓這些人鉆了漏洞。河南這家公司充其量只是個大點兒的加盟商罷了!” 一位省內業界人士說。 一天群呼幾千個電話,按回撥率20%計算,每個電話10元提成,每天可收入近萬元。如此巨大的誘惑,讓一些人甘愿放棄道德和良知,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這個行業中。然而,當他們跨入這個門檻時,卻發現,事實并非所想。 暴利誘惑下的連環騙局 “我從網上看到招商信息,通過電話和QQ咨詢后,就給他們匯了860元錢。2月20日,他們把東西寄了過來,收到貨我才發現,根本沒有什么設備機器,只有一塊普通的木板。”福建的黃先生自嘲:“860元買一塊木板,太貴了!” 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網上看到寧波一家公司在招加值電話的代理,他給這家公司匯了款,結果只收到一塊普通的木板。 與之相似,一位河南的網友也被騙了750元,騙他的是一家名叫“凱信”的江西公司。與黃先生一樣,他同樣不愿多談被騙的經歷。 “加盟這個行業,對個人道德是一種污辱;加盟未成卻又被騙,對個人智商更是一種污辱。雙重污辱下,我們無言以對!”一位網友的話,似乎能道出這些人的共同心聲。 這顯然是一個連環套。當更多的電話用戶意識到這個吸費騙局后,整個加值電話的鏈條將失去外部利益來源。為了保證這個金字塔狀結構的高層利益方能夠繼續攫取利潤,處于底層的加盟者無疑將成為詐騙對象轉移后的“新一代提款機”。 灰色產業折射司法尷尬 “這是個灰色產業,不合法也不違法。說到底只不過比普通的聲訊服務價格稍高一點兒,他們每分鐘2元,我們每分鐘50元。”“他們主動打的電話,不算詐騙,就算是騙,不過騙了他50元,公安局立案最少也得2000元呢!” 在和那家信息公司聯系時,記者一再詢問這種電話吸費的合法性問題,其負責人一直強調這是灰色產業,不合法也不違法。隨后,記者撥通了幾家電信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回答幾乎如出一轍:“對于被騙深表同情,但撥打和回撥雙方都屬于個人行為,我們無能為力,希望能提高警惕。” 這類電話能否屏蔽呢?幾家電信公司的答復是:“如果某個電話呼出量較大,調查后我們認為可疑,會對其屏蔽。”而那位劉姓負責人則向記者支招,現在不記名的SIM卡很多,最好能十天換一次卡,就算是被查出來,也無濟于事了。 我國刑法規定,詐騙數額在2000元以上才構成詐騙罪。而這種電話吸費詐騙的個體數額僅有50元,因此造成公安機關立案難,以至于北京警方和信息產業部只能發布“電話詐騙提醒”。電話詐騙號碼的不確定以及加盟商的“狡兔三窟”,為公安機關的偵破增加了難度。但如何規范作為“首腦”的聲訊服務商,似乎才是根除電話詐騙的良方。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