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調查條例出臺 并非僅針對二次土地調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20:31 《財經》雜志網絡版
《土地調查條例》出臺 旨在將土地調查納入制度,保障數據的準確度與公信力,并確保數據定期向社會公布,是重要的政策基礎 【《財經》網專稿/記者 張映光】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展開不久,一項旨在將土地調查納入制度的法規,終于出臺。 2月7日,國務院發布第518號令,公布和施行《土地調查條例》(下稱條例)。日前,國土資源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該條例全文。 條例稱,土地調查成果是今后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從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利用的重要依據,并確定以后每十年進行一次全國土地調查。 我國曾于1984年展開第一次土地調查,但因落實不利,歷時13年,于1997年方告完成。 2007年7月,國務院發布“通知”,展開第二次土地調查,由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直接領導,預計于2009年完成。 據《財經》了解,第一次土地調查,開展不利,概因缺乏相關法規支持,資金難以到位。 是次確立條例,規定三項調查內容:包括地類、位置、面積、分布等狀況;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即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土地條件,即土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并確定了統一的調查方法和標準。 按條例所示規范,土地調查仍將沿襲第一次土地調查方式,以縣一級國土部門為單位,逐級申報調查結果。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承擔的工作任務共同分擔。 與首次調查相比,如今實施的土地調查工作,因采用更多的高科技設備,其調查成本亦將大幅增加。調查資金的落實,將再次面臨考驗。 “第一次土地調查,主要依靠地方財政的投入,中央投入比例不大,這次調查,中央財政將占大頭。”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云說。 據《財經》了解,第二次調查,將由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負責組織,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提供主要技術支持。 近年來,有關土地放量不足引發土地價格極速上漲,導致房價上漲的爭論一直是房地產業界的主要話題之一。 根據國土資源部2006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2006年全年新增建設用地493.5萬畝。其中,新增城鎮建設用地110萬畝,新增村莊建設用地大概45萬畝,新增獨立工礦建設用地是219萬畝,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近119萬畝。與2005年相比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減少了40萬畝;新增村莊建設用地減少了55萬畝。土地放量的減少,被認為是2006年以來房價持續上漲重要原因之一。 顯然,實時掌握土地調查數據,在房價高企時加大土地放量,協調耕地與建設用地總量關系,是國土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調控手段。 “但是,這項基礎工作,以前開展的并不是很好。”鄒曉云說,“一方面,土地調查工作沒有制度保障,數據缺乏準確度與公信力;另一方面,這些數據,只在國土部門內部分享,并沒有建立一套面向社會的公示制度。” 新公布的“條例”,特別規定,土地調查數據,將定期向社會公布,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總體上說,條例的公布,并非僅針對二次土地調查,或土地放量控制等具體問題,它實際上是一切政策的基礎,在沒有掌握準確土地數據的時候,盲目制定一些政策,往往會發生偏頗。”鄒曉云說。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