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何時成記憶?
陳旭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1:25
中國經濟周刊
2008年春節,同往年一樣,接近地球上人口三分之一的人次將在火車、汽車、飛機、輪船上,參加每年一次地球上最大的人口遷徙。
根據中國交通部公路司副司長徐亞華透露的數字,今年春運期間,客運總運輸量將達到21.5億人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將創紀錄地達到1.786億人次,同比增加1368萬人次,增長8.3%,增幅接近去年的兩倍。
解決“春運”難題,一直是中國政府交通部門年底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加大運力的投放,成為每年春節前后的“關鍵詞”,但即使如此,中國的春運“窘局”年年繼續。今年,南方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這場人口大遷徙頗有點“悲壯”的意味。
中國春運始于哪一年無從可考,但在中國人的記憶中,中國的春運基本上與中國的“民工潮”吻合,在此前,中國春節的旅客,多是跳進“龍門”的游子和負笈他鄉的學子,而自中國走上外向型經濟的戰略后,來自中國中西部的青壯年勞動力成了春運中的“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已有1.2億的打工大軍,而且每年以500萬的速度擴張。
而正是這些每年“候鳥”般遷徒的民工,才使價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主宰了全球的消費品,正是這些背井離鄉的勞動力,才使中國經濟三十年轟轟前行、人口紅利哺育全球。
毫無疑問,如果中國不從根本上扭轉目前東部和中西部、內地和沿海的經濟發展失衡格局,那么,中國式的春運,將同“有錢無錢,回家過年”的中國式“鄉愁”,永遠延續。
扭轉地區經濟發展失衡一直是中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本世紀初,中國就提出了開發大西部的戰略口號,隨后,中國又準備振興東北,而近年來又延伸出“中部崛起”戰略。雖然目前這個過程任重道遠,但是,至少這已經反映出中國高層扭轉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決心。
中國經濟還將前行,“世界工廠”仍將延續,中國“鄉愁”還將傳承,但是,我真希望有一天,中國傍徨奔顧的“春運”,成為人們記憶中的“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