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看待臨時價格干預措施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1:15 中國經濟周刊
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 周望軍 經國務院批準,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關于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主要是基于這樣幾點:第一,現在價格水平上漲幅度比較大。我國從去年5月份開始,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去年8月份以來,CPI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6%。對社會各方面以及人民的生活,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第二,在價格上漲過程當中,市場秩序的一些不規范行為在增加,包括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缺斤少兩、散布不實的漲價消息等等,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所以秩序需要規范。 為什么這個時候才出臺干預措施?主要有兩點。第一,價格上漲有一個逐步發生、發展的過程,對它的認識也有一個逐步了解和深化的過程。第二,在物價上漲過程中,國家調控價格水平首先采取的是經濟、法律手段。比如從糧食到生豬,到奶業,到油料,國務院研究了一系列扶植措施來加強生產,特別是加強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應該說,這些措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要得到真正的緩解,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物價上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的目的就是恢復它的正常秩序,保證價格總水平不至于超出社會經濟的承受能力和人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大家對這次采取的價格干預措施還不是很熟悉,其實在1996年和2003年,我們國家都曾經采取過價格臨時干預措施。2003年對防治“非典”用品如口罩、中藥材、白醋、食鹽、洗滌用品等曾進行價格干預。另外,這種價格干預措施在西方發達國家、在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都曾經采用過。比如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政府曾專門撥了40億日元、配備了4萬人對130個品種實施價格干預措施。韓國也這么做過。再比如去年美國政府對英國航空公司和大韓航空公司操縱市場價格各處以3億美元的罰款;對微軟也曾處以7.5億美元的罰款。新加坡甚至對違反物價法規的經營者可以判處5年監禁。各國政府對價格違法行為,對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行為都是要打擊的,并不是只有中國采取這種措施。 要正確認識、全面理解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一是合法性。我國《價格法》第三十條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很多國家的法律法規中,都有在緊急情況下對價格進行適當干預的相關規定。 二是合理性。列入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品種,是價格顯著上漲、影響人民群眾生活的少數重要商品。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不是凍結價格,不改變企業自主定價性質,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政府干預的是企業的不合理調價。如無正當理由,不得要求企業虧損經營。 三是臨時性。價格干預措施是在價格顯著上漲情形下采取的臨時性措施。按照《價格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在價格顯著上漲的情形消失后,就要及時解除。 四是輔助性。穩定價格從根本上說要靠發展生產,增加供給。行政干預是輔助性的。采取臨時干預措施,主要是規范市場秩序,為企業發展生產、增加供應和安定群眾生活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