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軌國際定價 中國醞釀北京碳交所(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07:07 中國經營報
定價接軌國際 對于正在推進中的碳交所,國內較早參與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的中介機構北京濟豐興業投資管理公司副總張奕萌感覺國內幾十億美元的氣候商機無限。 “之前我們的業務局限于風電、水電等CDM項目,但這個‘餡餅’還包括礦井瓦斯氣的回收利用、高爐煤氣發電技術、焦爐煤氣回收利用技術,化工行業的余熱回爐技術等可再生能源,甚至節能建筑、廢棄物處理等,交易展開后,這些新項目都可能涉及。” 張奕萌說。 1月19日,寶鋼股份與英國瑞碳有限公司和瑞士信貸國際集團在上海聯合簽署“高爐煤氣發電碳減排購買協議”,由于中國缺乏定價中心,寶鋼此次出售二氧化碳減排量的價格略超過10歐元/噸,不及國際市場交易價的1/2。 參與這次合作的寶鋼股份的張工程師將這次談判形容為“焦頭爛額”。“碳排放協議及其談判的過程十分復雜漫長:減排量價格、付款范圍和條件、核實成本和收益成本、適用的法律等等,我們的付出與價格并不等值。”他說如果有一個碳交易所,他們將不會如此艱難。 “成立交易所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市場發現價格,改變國內碳排放價格弱勢地位。”熊焰說他的目標還不僅僅是二氧化碳排放權。“中國各種各樣的排放權益,既是一種發展的代價,也可作為一種戰略資源。雖然目前中國污染排放與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個案已經不少,但分散在各個城市和各個行業。這種狀況也導致中國企業在談判中處于弱勢地位,最終的成交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相去甚遠。” 熊焰說,中國要建一個包括碳排放在內的排放權市場,用市場化的方法去規范各個企業的單兵作戰。 “排污權的交易價格,必須要反映污染治理的成本。”呂學都說,一旦中國形成規范的交易市場,市場潛力巨大。以國際價格計算,預計2008年~2012年間,全球碳交易市場規模每年可達600億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將達到1500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政策依據不足? 但建立一個碳交易所并不像熊焰說的那么簡單。 事實上,目前世界上并沒有統一的碳排放交易所,不少國家的碳交易中心也都在摸索階段。而規范碳排放交易的《京都議定書》在2012年到期后,國際規則會如何變化,國際社會也尚未找到答案。 林小姐供職于一家本土CDM咨詢公司,她用了“觀望、期待”兩個詞。在她看來,北京碳交所如果能試水成功,好處就是把碳交易更近地拉到了中國,讓從業者可以近距離觀察碳排放權的價格起伏,對這個市場的成長一定是有好處的。但是,需要觀望的是,建立這個交易所的政策依據究竟足不足? 事實上,早在2007年2月,因為聯合國一位駐華官員的講話,曾經掀起了建立碳交易所的第一波討論熱潮。當時發改委氣候辦曾公開辟謠,發表聲明,表示,目前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基本上都是在清潔發展機制體系下完成的。而這一體系的最重要特點就是“捆綁銷售”。也就是說,在項目運作之初,買方和賣方都必須是確定的,排放權只能在這兩者之間“轉讓”。既然只能“轉讓”,不能“交易”,那么也就無需市場了。 氣候辦一年前的態度是“中國沒有建立所謂氣候交易所的打算”,那么如今態度是否發生變化?記者通過郵件聯系了兩位氣候辦的官員,但截至發稿前記者沒有得到回復。 其實,除了政策方面可能的障礙,市場層面同樣存在待解決的問題。 一位供職于歐洲某碳基金的咨詢師就表示,中國現在建立碳交易中心還為時過早,主要原因是相關的金融工具和技術體系不支持。他表示,碳排放權已經具有鮮明的金融產品特性,一個碳交易中心的成功背后必須有發達的金融體系。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