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行報告認為中國應加強公共財政改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06:20 中華工商時報
經濟快速增長自然資源壓力加大收入和基本服務機會失衡加劇 世界銀行最近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和第三大出口國,需要改革政府財政來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 在最新出版的新書———《中國的公共財政:推動改革增長,構建和諧社會》中,世行指出,中國過去10年保持了9%左右的年增長率,使得貧困人口的比例從60%降低到目前的10%以下。但是,快速增長同時也增加了收入和基本服務機會的不平等,加大了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國謀求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把重點從一味追求增長速度轉變到更加平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上,世行認為,這就要求加強公共財政。 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企業預算從政府預算中分離,提供社會物品的責任從企業和其他單位轉移到政府,標志著一個深刻卻不總是順利的轉變。例如,公共衛生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對農村居民和出外務工人員有限的社會保障覆蓋率,意味著在過去25年中國的衛生和社會服務僅取得了適度的改善。 世行認為,要應對這些挑戰,再加上隨著人口老化在養老金支付中預期出現的峰值,都需要有更多的財政收入。在中國,社會保障、教育、公共衛生和司法大體上都是分散化管理的,因此政府間財政關系和財政轉移支付至關重要。要提高財政轉移支付的效率,就需要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資源,同時保持地方政府對社區的問責。 在公共服務方面,世行呼吁,政府的角色從控制者和惟一提供者向設計師、協調人和質量保證人轉變。中國要擴大和改善教育、培訓和再培訓體系,將需要占GDP 6%-9%左右的投入,這就超出了政府財政的范疇。而要填補這個資金缺口,就需要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利用多條途徑來發掘財政資源。 該書指出,另一項重大挑戰是通過分階段的改革,徹底整頓不適當的醫療體制,最終實行全民性基本醫療體制。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指出,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出現的不平等現象(如城鄉差距、沿海地區與內陸省份之間的差距)與西方發達國家在初期增長階段相類似。布吉尼翁討論了北歐國家可能提供的經驗,探討了適合中國廣泛情形的創新型政策。 事實上,有一些扶貧政策措施已經正在實施當中,比如低保或者說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計劃。世行認為,這一計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由此可以建立一個保留市場激勵機制的全面社會保險體系。此外,保障機會平等,包括教育、醫療、信貸和關于公共物品的決策機會平等,被認為對于幫助人民充分實現其經濟潛力是十分重要的。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