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欲在上海建采購保稅倉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22:01 華夏時報
聯合國在華直接采購份額不足1% 本報記者 徐蕓茜 北京報道 作為出口大國,近年來,中國在聯合國采購供應商中的地位令人大跌眼鏡。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06年聯合國在華直接采購金額為8869萬美元,而當年聯合國的貨物和服務采購總額達到94億美元,中國的份額不到1%,落后阿富汗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 身為出口大國,僅占有如此小的份額。聯合國采購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平臺,受到了企業和政府的重視。為了給中國企業補上這一課,今年1月24日,商務部、外交部、衛生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在上海召開“推動聯合國在華直接采購研討會”。 據商務部消息,為了推進聯合國在華直接采購,商務部正與聯合國相關機構探討在上海建立采購保稅倉庫。倉庫確定設立在五角世貿商城,用于采購大量文具用品、兒童用品、救難物資用品等,這是目前除迪拜之外,聯合國在亞洲的第二個采購保稅倉庫。 出口“寄人籬下” 在寧波一家文具工廠內,幾十名工人們正在為聯合國采購加班加點忙活著。該廠廠長劉長齊告訴記者,這幾年工廠經常都會加工一批產品專供聯合國采購,但是這些產品不是直接供應給聯合國,而是先出口到其他國家,然后再轉到聯合國。 與該工廠一樣,中國大部分供應到聯合國內的產品,大都先借道第三方國家。為此,中國企業的利潤也被大大地削減了。國外采購商分享了“中國制造”帶來的利潤,而中國企業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費,也沒有成為聯合國的直接供應商而獲得穩定的訂單。 根據《2006年聯合國采購年度報告》的不完全統計,聯合國采購商品中,有近四成貼著中國造的商標。 商務部國際司處長李強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07年在全球采購了約5000萬美元文具,其中有3000多萬美元是“中國制造”,但都不是從中國直接采購。丹麥向聯合國的供貨中,20%是“中國制造”。 “有20%-30%的利潤到了中間商這里。”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董洪在采訪中遺憾地表示。 據了解,聯合國采購是聯合國一項重要業務活動,其采購的商品和服務主要用于緊急救援、人道主義援助,并用于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很強的政治性。聯合國各機構每年在世界范圍內大量采購貨物和服務,為各國貨物和服務供應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對接有困難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為什么大部分企業徘徊在聯合國采購門外? “這并不是說中國的產品和服務不行,而是信息不對稱。”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松璞在會議期間表示。 應該說,近年來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吸引了全球經濟的濃厚興趣,但在聯合國給出的這塊“大蛋糕”中,中國企業所占的份額卻一直徘徊在1%左右。最主要的原因是聯合國采購機構對中國的企業和產品以及服務不了解,中國的很多企業對聯合國采購的規章制度和程序也不了解。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