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指望經濟學家都為公眾代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7:39 每日經濟新聞
茅于軾先生在南方某論壇演講,表示贊成大學提高學費,以此來補貼窮人。此話一出,與去年這位經濟學家“保護富人”論一樣,立刻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如何對待像吳敬璉、茅于軾、張維迎等專家言論問題上,我以前一直認為,應該從其專業角度出發,而不能單純從“社會良知”等難以考量的道德標準來衡量。譬如,茅于軾先生這次“提高學費”論,在理論層面上并非不能自圓其說。 茅于軾這番話的大前提,就是他在演講中反復強調的:“解決窮人的問題是兩個辦法,第一個是增加財富的創造,第二個合理財富的分配。”顯然,提高學費在他看來是合理解決財富分配的一種方式。還有一個小前提,就是他指出的,念大學的窮人只占很少部分。在這樣的預設下,提高學費等于是從富人那里拿錢,再來補貼給窮學生。但是,這樣“完美”的理論,在現實中根本行不通。從富人那里拿錢再補貼給窮人的過程中,勢必出現很多代理人,比如學校以及政府部門。這筆錢最后能否真正落到窮人手里,還是一個很大的疑問。再者,“殺富接貧”也不必這么麻煩,直接在財稅轉移中體現更為合理。還有,這個理論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陷,就是念大學的窮人只有10%~20%的數據非?梢。從負責任的學術態度來講,茅于軾先生有必要先界定窮富標準,還要給出這個數據的出處。 明明是學費畸高 (包括政府部門都不否認),在茅于軾眼里卻成了學費還要提高,這顯然有違生活常識。但是,一個經歷過數十年體制變遷(茅于軾生于1929年)的經濟學家,數年來又一直致力于“扶貧濟弱”,你說他不了解現實,那是對他最大的侮辱。況且,有些原本被視作社會良知的經濟學家,近年來也時有類似“高論”。難道國內那么多經濟學家,都整日關在書房寫濟世文章? 既不缺乏專業常識,又不可能偏離日,F實,還不能片面地認為一個學者缺乏道德良知,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很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國內經濟學家群體自身發生了變化:這群人已經分化蛻變了,而公眾還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要求他們。 國內市場化改革初期,社會結構相對簡單,倡言市場化的經濟學家的言論,往往既迎合時代的要求又客觀上維護了公眾利益,同時也與執政思維步調一致,自然受到公眾的普遍贊譽。但在當下,社會結構多樣化、利益博弈復雜化,經濟學家從其自身學術角度或個體動機出發,不可避免地成為某一個階層的代言人,由此內部自然會產生分化。原來被視作“社會良心”的學者,現在站到了富豪階層或權貴階層的一邊,也不值得奇怪。特別是,那些一直致力于推動市場化改革的學者,出于維護市場化的初衷,有時候顧不上窮人(換言之,就是那些在改革中處于劣勢的群體)的利益,更是在所難免。 當然,要論證上面的想法很復雜。但我可以略舉一二例子。比如,茅于軾先生認為:“收入差距擴大是一個工業化的歷史過程想解決它,快是快不起來的。緩解的方案只能是加速實現工業化!边@話的意思是,貧富差距是市場化改革的必然結果,歷史的規律,最終也只可能是緩解而不是徹底解決。張維迎先生也提過:“只要抓總量增加。不必管分配。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切問題都會解決”。厲以寧教授還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和諧社會才能有希望”。上述言論貌似正確,畢竟我們是在走出“大鍋飯”而不是回到“鐵飯碗”。但是,這些學者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當前貧富差距拉大的成因,并不完全是自由市場競爭的結果,恰恰是不自由競爭的后果。試問,明明起點不公平、過程不正義、競爭不充分,你卻認為產生的結果符合歷史規律,這不是選擇性失明又是什么? 此時,再去責備那些早已“今非昔比”的學者們,恐怕意義不大。我們所要做的,應該是拋棄他們,尋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摘自《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