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經典的誕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0:12 中國經營報
作者:柴瑩輝 “這已經成為航空業的一個經典案例,被全世界所關注!睎|航董秘羅祝平說。他口中的“經典”多少帶些諷刺的意味。但國航與東航之間這場被花旗銀行稱為“敵意收購”的戰爭,確實在中國的民航業樹立起一個典范。 博弈之一,國航與東航。這對曾經的“親兄熱弟”如今已經反目成仇,一方頻頻逼近,一方拼命反抗。他們背后是民航業兩種力量的博弈:整合派和各自為政派。 國航希望一統江山,將國內航空資源梳理整合后,再站在世界的舞臺上與外籍航空公司“交戰”。而東航則比較戀舊,希望三大航空集團的“三國時代”可以延續。因為這樣不但意味著它的市場份額不會流失,更意味著,公司管理層對于企業話語權的掌控力度不會減弱。 博弈之二,在于行政力量與市場行為。在中國的企業界,這曾經是一個無解的難題。且不提當年政府“捏”出一個三大航空集團,單就前任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對于“我個人不同意民航業二次重組”的表態,民航業就已經被打上了“行政色彩”的標簽。 對于中國的航空企業來說,購買飛機要統一安排,航線申請要層層審批,甚至就連市場銷售的機票票價都規定了上限與下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民航業的重組顯然也難以擺脫政府主導的宿命。 但國航對東航的收購,成為民航業追求“市場化手段”中的一個轉折。即使2007年9月份國航與國泰競購東航的議案“胎死腹中”,但作為一家國有企業,敢于觸犯到政策的“高壓線”,這樣的行為本身已經是民航業市場化的“里程碑”。 無論最終勝者為誰,國航發起的“要約式收購”都改寫了中國民航業的某種“潛規則”。“如果可以為民航業帶來體制環境的創新,對于國航來說,它的意義要遠遠比整合某家航空公司更大得多。”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航空人士如此總結。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