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信貸“從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08:55  《財經》雜志網絡版

  《財經》記者 歷志鋼 張宇哲

  控制信貸規模的“非常之舉”,在2008年將接受考驗

  中國工商銀行3650億元,中國建設銀行3500億元,中國農業銀行3100億元,中國銀行2600億元……

  歲末年初,在監管層宏觀調控、風險控制的聲聲催動下,各大國有商業銀行都 主動壓縮2008年信貸投放的增量規模,均不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

  1月3日,央行召開的2008年工作會議繼續強調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并將嚴格控制貨幣信貸增長放在首位,要繼續加強窗口指導。

  雖然會議沒有公布具體貨幣信貸調控指標,但《財經》記者多方證實,在“從緊的貨幣政策”下,2008年新增貸款規模不應超過去年,即新增貸款的總量在3.6萬億元左右。按照這一規模計算,在新的一年里,貸款的增幅當在13%-14%之間。

  監管風緊

  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除了嚴格執行貸款增量限額,所有商業銀行還必須按季進行貸款增量調控,以確保信貸規模能夠按照年初的計劃進行。

  《財經》記者了解到,2008年貸款發放的上下半年為六四開,并且要求逐季遞減。一個可供參照的各季信貸投放比例大致為35%、30%、25%、10%。如果商業銀行在季度計劃外超額放貸,將面臨多重且嚴苛的處罰措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兩年啟動的定向央行票據,兩個月前啟動的特種存款,“都是懲罰性措施。”不過,此前發行的定向央票和特種存款利率與市場基本持平,日后如果發行懲罰性票據,利率可能遠遠低于市場價格。懲罰性票據的具體措施尚未出臺,但業內猜測,央行最嚴厲的措施可能“將超出限額發放的貸款利潤全部吃掉,讓商業銀行得不償失”。

  按季度控制投放規模的措施,則是吸取了2007年的教訓。2007年,僅一季度,各家商業銀行的人民幣新增貸款就達到1.42萬億元,為2007年的流動性泛濫寫下了注腳。此后,二季度新增貸款達到2.5萬億元,三季度達到3.36萬億元,到10月更是達到3.5萬億元。在反復調整準備金和利率的情況下,信貸激增的形勢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外,為了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央行還將“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提高利率、調整匯率等多管齊下,措施可能會比2007年更嚴厲”。央行一位官員透露。

  不僅央行提出了商業銀行的貨幣政策調控目標,銀監會也對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提出了要求。

  一位監管官員認為,信貸增幅比GDP增幅高2-3個百分點是正常的。目前,多數經濟學家和金融機構預測,2008年中國的GDP增長在10%-11%。按照這個說法,商業銀行的信貸增速要求應該在12%-14%。

  另外,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2007年10月底的一次講話中提及,銀監會綜合考慮了金融機構總體的公司治理狀況、風險的客觀形勢成因、風險管理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等多方面情況,提出2007年的貸款增速不超過15%。此外,他還要求銀行信貸投放增速在2008年要下降2個百分點,同期增長過快的機構要下降得更多一些。

  照此推算,來自銀監會的要求是新增信貸規模要低于13%。不過,銀監會的有關人士強調,銀監會并不是在控制規模,對信貸的要求主要是從風險的角度來考慮的。

  大銀行:利潤受壓

  對于已經或者擬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大銀行來說,2008年的調控中,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新增信貸規模的嚴格限定。而提高準備金率、提高利率等宏觀調控措施,都對其影響不大,甚至有利于商業銀行的利潤增加。

  首先,中國的利率調控是固定調整存貸款利率,且在2007年,整體的存貸差在不斷擴大。在目前資金為賣方市場的情況下,利率的調控并不能遏制貸款需求;相反,如果利率調整仍維持2007年擴大存貸差,商業銀行反而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其次,提高準備金率雖然鎖定了大量的資金,但對大銀行來說利大于弊。

  由于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的利息為0.99%,轉化為存款準備金后的利率則達到1.89%。“銀行存款的平均成本是1.3%,存款準備金的利率是1.89%,銀行可以在無須經營的情況下獲得利差凈收益。”一位金融專家介紹。大型商業銀行的貸存比都在65%左右,在限制貸款規模的情況下,提高準備金率可以讓大銀行得到額外收益,準備金的利息甚至成為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

  在一些監管人士看來,惟一能影響大銀行的調控政策,就是新增貸款總量控制。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大型商業銀行一般仍有很大的放貸空間,限制發放貸款后,“這部分資金用于債券投資,收益比貸款小得多。”

  但銀監會一位官員認為,盡管大銀行的貸款總量被壓縮在一定限度內,“由于息差比較大,商業銀行利潤壓力應該不大。”

  “現在來看,只要存貸差不明顯收緊,目前的調控政策對銀行的利潤影響不大。”光大銀行一部門總經理介紹,“現在銀行的收入已經開始多元化,而且隨著信貸資金的緊張,銀行的議價能力也在增強。”

  更多的業內人士則認為,在緊縮的情況下,貸款資源稀缺,銀行可以通過提高貸款利率提高整體收益。“限制新增貸款規模對少數資金緊張的銀行也許有效果,但資金充沛的大銀行幾乎不受影響。”

  中小銀行:鏈條緊張

  與大銀行相反,中小銀行尤其是小法人銀行,受這一輪調控的影響最大。

  “我們也有新增貸款的總量調控。”浙江一家農村合作銀行的行長告訴記者,“央行要求我們新增規模不能超過去年,同時要求我們按季調控。”

  “對我們影響比較大。”這位行長認為,小銀行在調控中所處的位置最為不利。由于資金逸出銀行渠道的“脫媒”現象嚴重,小銀行的資金鏈也越來越吃緊。

  “2006年以來股市向好,資金流向股市,造成存款大幅下降。”他介紹,由于小銀行不能做證券賬戶保證金存管業務,所以存款資金屬于凈流出,“2007年存款就減少了2億元以上。”

  存款下降提高了貸存比,這又要求小銀行把貸款降下來。這種情況下,調整準備金讓小銀行雪上加霜。

  “在當前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我們是流動性偏緊。”一位城商行行長說。實際上,現在的小銀行已是資金的凈拆入方。

  不僅小銀行,股份制銀行的流動性比率(商業銀行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最低要求是25%,銀監會要求一級商業銀行應不低于35%——編者注)也整體下降。統計顯示,當下股份制銀行的平均流動性不足40%,最低的甚至只有25%。

  “現在來看,2008年的貨幣政策調控形勢會非常嚴厲,因此我們打算另辟蹊徑。”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中層管理者透露,該行正在抓緊時間進行業務轉型,在傳統業務之外,希望能大力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等非傳統業務。

  效用幾何

  從1998年開始,央行就不再通過控制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作為直接的調控工具。最近央行的窗口指導輔之以懲罰性票據等直接措施,被外界視為再次動用行政手段調控信貸,并稱這一舉措是“一夜回到十年前”。

  多數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認為,是次貨幣政策調控對銀行的影響總體有限,但對企業影響較為嚴重。“目前貸款明顯往好企業傾斜,一般的公司就很難獲得貸款了。”山東一家金融機構高管表示。

  上海一家銀行的審貸部門人士也透露,由于資金緊張,該行已有貸款企業出現風險。“數量不大,目前還很難判斷是不是受調控影響。”他認為,“但這一趨勢將在2008年到來,目前嚴厲的調控措施必然將反映到企業層面。”

  數家銀行人士都表示,將嚴守信貸規模要求,“這次貸款增量控制必然會達到既定的目標”。但這種類似行政調控的方式是否能夠真的實現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則眾說紛紜,難有定論。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日前在上海演講時認為,中國流動性過剩的原因是結構性的扭曲。“貨幣政策僅僅是把流動性從金融市場上、從實體經濟中搬回到銀行體系,并不能消除過剩的流動性。”

  上海銀行界一位學者則認為,在沒有識別清楚流動性過剩、經濟可能過熱的原因來自哪些方面的時候,就對所有的金融機構“一刀切”,不利于商業銀行的公平競爭,同時也不利于更好地落實央行的預期目標。“我們要認真研究,貸款增長過快是不是真實需求?如果不是真實需求,就要將這部分需求通過調控摒棄掉;如果貸款增長快是真實需求,就應該任其發展。”

  在他看來,管理層應該讓調控的目標更加準確。“否則,強制性的要求壓縮規模,短期見效之后可能矯枉過正,又走回行政調控的老路。”

  不過,也有央行官員認為,宏觀調控仍會堅持市場化的方向,信貸的窗口指導只是“非常之舉”。

  “因為不夠市場化的外部環境,導致市場化的調控沒有達到預期,所以,才會使用信貸指導的調控方式。”該人士認為,“盡管是從緊的貨幣政策方向,但在調控中,還將是以市場化調控為主。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并不是央行直接下達的目標,而是各家商業銀行自行上報的。”

  該官員也認為,目前雖有多種調控方式,但都不是治本的良策。“央行一直呼吁進一步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

  “理論界和業界都期望中國的利率發揮更多作用,但大家都未注意到利率仍未完全市場化,而且我們的貨幣政策只能針對半管制利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的利率調整針對的是存貸款利率,而市場經濟國家針對的是同業拆借利率。

  在李揚看來,中國現行的利率調控問題有二:一是中國存貸款利率的上升,找不到合理的市場依據。如果認可市場所謂流動性過剩的結論(即資金供應大于資金需求),那么,存貸款利率就不能應該上升;另一個質疑是利率調整。利率上升的同時,必須有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否則,在貨幣供應量充足的情況下,利率單純的上升無法達到調控效果。

  因此,李揚認為,“2008年如果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關鍵在于理順貨幣實施和傳導機制,不要把過多注意力放在存貸款利率上,而應更多考慮如何運用市場化手段提高市場利率的辦法,來實現整個利率水平的提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查看該分類所有股票行情行業個股行情一覽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