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選
(1937年-2006 年 )
江蘇無錫人。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學任教。1978年至1995年,任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1995年至1998年,任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06年2月13日在北京病逝。 1992年先后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中國專利發明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眾多獎項;1987年和199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獲畢升獎及森澤信夫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2001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王選有兩個重大貢獻。其一,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制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使中國印刷業“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其二,上世紀80年代起,他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90年代初,他帶領隊伍針對市場需要不斷開拓創新,先后研制成功以頁面描述語言為基礎的遠程傳版新技術、開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統、新聞采編流程計算機管理系統,引發報業和印刷業三次技術革新,使得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占領99%的國內報業市場以及80%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他為我們走出了一條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成功道路,他是科學家與企業家的完美結合。
王永民
(1943年- )
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地區南召縣。曾在國防科工委1424所工作。1978年-1983年,發明“五筆字型”(王碼)。1994年后陸續發明“98王碼”、“閱讀聲譯器”、“名片管理器”等五項開創性專利技術。現任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北京王碼電腦公司、北京王碼網公司總裁。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國家級專家、“當代發明家”、“中國改革10大新聞人物”之首、北京市10大杰出共產黨員等稱號,享受國務院津貼。
王永民發明的五筆字型輸入法,在世界上解決了漢字輸入電腦的難題,開創了漢字輸入能像西文輸入一樣方便的新紀元。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五筆字型的意義不亞于古時畢升的活字印刷術,王永民也由此獲得“當代畢升”的稱號。從某種意義上講,王永民扮演著兩種角色:知識分子與商人。知識分子的良知激發了他的發明靈感和為大眾造福的社會責任感。而另一方面,商人的精明又迫使他去迎合利益最大化的經營規律。正是面對這種矛盾,王永民和他的王碼公司并沒有擁有與其發明相匹配的財富。“一介書生,半個農民”是他對自己的評價。
王永慶
(1917年- )
出生于臺灣省臺北縣。15歲小學畢業后開始做學徒工,16歲時利用父親所借的200元開了一家米店,之后又經營過碾米廠、磚瓦廠、木材行等。1954年創辦臺塑公司。現臺塑集團已經成為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下轄臺灣塑膠公司等9家公司,員工7萬多人,資產總額1.5萬億新臺幣,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龐大“王國”。
眼光決定成敗。在上世紀50年代,當大多數企業家都認為臺灣的塑膠產品無論如何也競爭不過日本的產品,從而不愿意投資塑膠行業之時,王永慶卻看到了它在臺灣的巨大發展空間。王永慶的眼光與堅持成就了臺塑,也成就了自己的聲名——“經營之神”。用50年的時間,王永慶從一個賣米的伙計成為一個企業教父式的人物。王永慶的聲名更在于他的拳拳報國之心,在祖國的政治敏感時期,他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祖國的支持。“海滄計劃”不僅僅是一個商人逐利的投資計劃,更重要的是一個信號,對祖國在任何時候都充滿信心的信號,激勵了廣大臺商投資大陸的信心和激情,倡導了兩岸的經濟交流。而在大陸設立獎學金,更是支持了祖國的教育事業,眼光長遠,功在千秋。
王永壽
經歷過上山下鄉,后參軍入伍。1986年出任無錫漂染廠廠長,帶領該廠成為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創匯企業。榮獲無錫市1987年優秀廠長;1988年全國首屆經濟改革人才金杯獎。
他的名字也許并不為人所熟知,然而他的故事卻是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亮點之一。上任廠長之初,王永壽和他的無錫漂染廠就面臨行業不景氣、原材料物價上漲等難題。面對困境,王永壽力主提高產品質量,加速技術進步,帶領全廠職工“眼睛盯著國際市場,有本事去賺外國人的錢”。在當時,這是一個冒風險的決定,因為外銷在很多企業眼中是苦果。不過,王永壽和他的員工卻硬是讓苦果變甜——2000多人的廠子,人均勞動生產率超過10萬元,人均創利1萬多,人均創匯1.5萬美元。這背后,與他大刀闊斧地進行企業內部體制轉換,堅決打破分配上的“大鍋飯”,采取“完成任務拿工資,完成目標拿獎金”、“部分基本工資與獎金捆在一起”等改革措施是分不開的。王永壽以開拓者的大智大勇,成就了無錫漂染廠和國人走向國際市場的夢想,為改革開放的故事增添了動人的一筆。
王紀年
(1949年- )
1968年畢業于河北機電學院,加盟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許昌繼電器廠),先后當過工人、車間主任、生產科長、生產副廠長,后任許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1989年獲全國勞模;199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6年獲全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稱號。1998年主持創造的《現代企業量化動態的人事管理》獲國家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這個與共和國同齡的改革家,不僅具有企業家的魄力,還帶有學者的儒雅風范。對于他來說,改革不僅僅是機制創新——在分配制度和勞動人事制度上取得突破;也不僅僅是管理創新——雖然他擁有“納諫廠長”的稱呼;更在于技術創新——在他的領導下,許繼發展始終與科技結合在一起,科研、產品開發、工藝技術開發及市場開發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目前,許繼是中國產品最多、品種最全、配套能力最強的電力裝備制造企業。王紀年認為,緊緊把握高科技、新技術的新動向,高起點超前開發高技術產品,正是許繼自主創新始終走在同行前列的重要因素。許繼將堅定地走自主創新、集成創新的道路。
王林祥
(1951年- )
出生于內蒙古包頭。1970年在原伊盟絨毛廠參加工作;1981年任伊盟羊絨衫廠副廠長;1983年任伊盟羊絨衫廠廠長。1991年至今任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裁;1999年12月至今任鄂爾多斯集團董事局主席;1995年10月至今任鄂爾多斯羊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4年7月至今任伊盟政協副主席。1987年獲全國首屆經濟改革人才獎;1994年獲全國杰出青年企業家、全國紡織工業勞模稱號;1995年4月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杰出經濟管理大師稱號。
從1983年至今,他帶領著伊盟羊絨衫廠一路走到今天的鄂爾多斯集團。25年的風雨兼程,他為中國創造出了一支享譽世界的紡織業民族品牌。“中國羊”在他的牽引之下,沿著改革開放的大道,變成極具市場競爭力的“世界狼”——鄂爾多斯不僅實現了持續25年的贏利,而且將其它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后。同行業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其它四個集團,全加起來也趕不上鄂爾多斯。2007年,鄂爾多斯品牌價值達到了70.29億元。在國家西部大開發、能源戰略重點西移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中,鄂爾多斯集團又斥巨資打造重工業園區,大舉進軍煤炭、電力、冶金和化工產業領域,積極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拉開了二次創業的帷幕。
王憲章
(1942年-)
河北霸縣人,1965年畢業于遼寧財經學院。1969年起在中國銀行大連市分行工作;1980年進入保險業,曾擔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遼寧省分公司總經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副董事長、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副董事長、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現任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
他是我國金融系統乃至國際金融界廣泛關注的風云人物。他利用豐富的保險從業經驗和國際視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領導中國人壽積極參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取得了輝煌業績,完成了公司眾多歷史性跨越。在他的帶領下,中國人壽實施大中城市發展戰略,打破了公司業務增長緩慢的局面,保費收入出現較快增長;實施了構筑人才高地、機構改革等六大發展戰略,成為內地第一家進入全球500強的保險企業。他提出“高效、務實、開拓、創新”的經營理念,通過拓寬銷售渠道、適時調整銷售策略,成功地掌握了市場的主導權。他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領導和推動了中國人壽的股份制改革,并成功完成了中國最大國有保險企業的重組和境外上市工作,創造了當年全球最大的IPO。他帶領中國人壽向多元化、國際化、現代化金融集團邁進,揭開了人壽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王健林
(1954年-)
四川成都人,1970年入伍,1986年畢業于遼寧大學。1986年7月任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1989年下海經商進入房地產行業;1993年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至今。曾被評為 “20年20位影響中國的本土企業家”之一、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之一、“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
他從四川農村走出來,在革命軍隊中成長;他看準經濟建設新戰場,靠老城改造掘首金;他與足球聯姻創經典玩法,實現企業知名度提升;他與跨國零售巨頭結盟,以商業地產切入跨國公司價值鏈。他獨辟蹊徑,具有很強的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和房地產開發建設方面有獨到理念。他在業內率先提出的“三項承諾”、“八條信譽保證”,被建設部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這也是建設部自建國以來首次推介一個房地產企業的典型。他在全國首創了“訂單商業地產”的全新模式,和跨國商業連鎖企業簽訂了聯合發展協議,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投資建設“萬達商業廣場” 項目,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的“領頭羊”。 2005年,他成立了大陸首只房地產信托基金REITS,在海外公開上市,為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融資提供了新的借鑒模式。
牛文元
(1939年-)
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1962年畢業于西北大學地理系,1966年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現任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美環境與發展研究委員會中方主席等職。獲得國家發明獎一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1996年獲洛克菲勒基金會世界科學家獎。199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杰出學術獎。
多年來,他圍繞戰略管理學、環境與發展、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實踐,并在這些學術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參與起草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我們共同的未來”(布倫特萊報告),成為中國最早投入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的先鋒。他早在1988年已將可持續發展列入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的研究計劃,相繼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可持續發展理論專著《持續發展導論》以及作為執行主編的《綠色戰略》;他因研究“國家現代化”問題,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論體系,被境外學界稱為“牛氏指標”。他曾為全球起草“新千年生態評價”的奠基式文本。2007年,他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呼吁加快研究建立綠色GDP核算制度,指出政治意愿與管理手段之間的不匹配是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真正轉變的根本原因,開展綠色GDP核算的重要意義體現在核算過程將展示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全景圖示。
牛根生
(1958年-)
生于內蒙古自治區,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1978年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1983年任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廠長;1992年擔任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1999年創辦蒙牛乳業集團任董事長、總裁。曾獲得“中國民營工業行業領袖”、“中國企業新領袖”、“中國策劃最高獎”等榮譽。
他從一個刷瓶子的工人,憑借實力升到伊利集團副總裁的高位。他創辦蒙牛乳業,短短三年時間創下了震驚業界的成長紀錄。在“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困境下開拓進取,他提出了“先建市場,后建工廠”的逆向經營模式,他將“虛擬聯合”模式滲透到資本運營的各個方面。在產品競爭中,他提出“一切從設計開始”。從企業誕生之日起,他就十分重視產品開發,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成功地塑造了蒙牛品牌,用最短時間打造出“中國馳名商標”,以最佳的創意首倡共建“中國乳都”新概念。他處處顯示出經營智慧,信奉“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小策略看對手,大策略看市場”的經營哲學,領導蒙牛與億萬消費者、千萬股民、百萬奶農及數十萬產銷大軍結成命運共同體,蒙牛被人們稱為西部大開發以來“中國最大的造飯碗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