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產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04:19 中國經濟周刊
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產力 ——回顧解放思想、發展經濟三十年 撰稿/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原中央黨校《理論動態》主編 沈寶祥 2008年,是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三十周年,是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的三十周年。從歷史內涵來說,這是解放思想的三十年,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三十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十年。這是不平凡的三十年,內涵十分豐富。 這三十年的歷史,解放思想是先導,改革開放是動力,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是主要成果,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進程,從主要方面概括,就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和社會。本文順著這個思路,略加闡述。 一、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后,國人歡欣鼓舞,熱盼著四個現代化的美好前景。但很快人們就發現,我們還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步履依然艱難。 一是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這個模式是從外國搬來的,再加上自己的創造(如人民公社制度)。這個僵化的模式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純而又純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嚴重窒息了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 二是階級斗爭為綱。在“左”的思想指導下,把所謂的階級斗爭擺到了“綱”的地位,要求“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實際是年年搞,月月搞,天天搞,搞得天下大亂,把經濟建設擠到了一邊,擺在“目”的地位,人們不敢放手抓生產,也無法集中精力抓生產。 三是依然盛行的個人迷信。長期的個人迷信,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粉碎“四人幫”以后,又提出了“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就是說,過去的一切不許動,今后的一切都只能照搬,不能有任何改變。按照“兩個凡是”,人們只能無所作為。“兩個凡是”給人們套上了新的精神枷鎖。 那時,在我們的前進道路上,有重重屏障,第一道是思想屏障。因此,解放思想就成了當時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1978年5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發表。這篇文章是打向思想屏障的重炮。胡耀邦發動的、得到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有力支持的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推倒了“兩個凡是”,破除了個人迷信,實現了思想大解放。 在此基礎上,鄧小平提出,在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也要解放思想。 首先一個問題是,社會主義究竟是窮的還是富的?在“左”的思想影響下,產生了“窮革命,富變修”的奇怪思想。居然認為,人們富了,就會“變修”。所謂“變修”,是當時的特定語言,就是變成資本主義。因此,人們不敢言富,更不敢致富,甚至把一些正當的致富行為和路徑,都當作資本主義而加以批判,加以禁止。鄧小平響亮地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這在當時來說,是振聾發聵,振奮人心之言。“四人幫”荒謬地提出,寧要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的資本主義。鄧小平對這種主張普遍貧窮的假社會主義痛加批駁。他說,根本不能說窮的社會主義。致富不是罪過。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鄧小平進一步闡明,共同富裕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在1992年初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又把社會主義的本質最終歸結為共同富裕。這樣,就徹底否定和拋棄了窮社會主義的錯誤思想觀念。 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地拋棄了階級斗爭為綱,作出把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根本方針,制定了以富民為宗旨的一系列政策,人們統稱之為“富民政策”,從而為生產力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在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解放思想,涉及諸多方面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現在,我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認識和理解,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這方面的思想解放還沒有到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我們的思想還要進一步解放。 二、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在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解放思想,另一個問題是,怎樣搞社會主義,走一條什么樣的建設道路。這個問題的實質,是社會主義的模式問題。鄧小平指出,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我們要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要拋棄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關鍵是要完善、改變基本經濟制度和經濟運行機制。二者是密切聯系的。 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統得很死,限制了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限制了生產者和管理者的積極性,吃“大鍋飯”,使經濟失去了活力。在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思想上和理論上把任何市場因素和機制,都視為資本主義而加以批判,在實踐上,則大砍所謂的“資本主義尾巴”,嚴重束縛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社會主義的傳統觀念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特征,都是決定社會性質的因素。走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搞計劃經濟,搞市場經濟,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鄧小平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嘛。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03頁)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更深刻地闡明:“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同上第373頁)我們一步一步加深對市場經濟的認識,終于徹底拋棄了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傳統觀念,這在思想上是一個很大的解放。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三、多種經濟成份的出現 社會主義的傳統模式搞的是公有制一統天下,排斥了一切其他所有制,特別是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在我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后盲目地認為,生產資料所有制越大越公越好,越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搞了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純”,走到了極端。 實踐已經證明,在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的社會條件下,這種極端的公有制,同計劃經濟體制相聯系,不但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而弊端叢生。生產者和管理者都沒有明確的責任,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農民吃生產隊的“大鍋飯”,其結果是生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在這種“一大二公三純”的所有制格局下,限制了各方面的積極性,特別是限制了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 鄧小平提出,應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這個提法顯示了高超的智慧。首先,這個提法明確肯定,公有制是決定社會主義性質的因素,決不能動搖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同時,這個提法也告訴人們,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只需要占主體地位。這意味著,必須改變所有制“一大二公三純”、一統天下的格局,必須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從而提出了改革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的重大任務和要求。 首先是我國的農民,勇敢地突破了人民公社的僵化體制,創造了以后被稱之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經濟形式。盡管當時議論紛紛,但這種新的經濟形式因為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改善農民的生活,還是勢不可擋,沖破了各種障礙,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推廣。 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解放,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出現了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并不斷發展。據統計,到2006年底,我國已有個體工商戶2576萬戶,從業人員7500萬人;私營企業497.4萬戶,從業人員6395.5萬人。凡是多種經濟成份發展較好的地區,經濟就充滿活力,經濟增長就快,人民的收入增長也快。非公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升,從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充,到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特別要看到的是,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社會出現了一個新的階層,涌現出一批民營企業家。這批民營企業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中新的群體,他們同樣是我國先進生產力的體現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要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同時要更好地引導他們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依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經濟取得了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 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更好地促進社會生產力又好又快地發展。 四、走人類文明發展大道 社會主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社會主義是在繼承人類文明成果(包括人類在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創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是,我國社會主義在很長時期中,卻處于封閉狀態。 處于封閉狀態,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越到后來,越是主觀的原因。從思想上來說,是由于對于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關系存在一系列錯誤觀念,一是把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絕對對立起來,看不到、不承認社會主義有繼承資本主義文明成果的一面,二是把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東西一概看成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甚至產生“恐資”的心理。從更廣的視角看,是看不到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四人幫”把向先進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叫做“崇洋媚外”,而大加撻伐。鄧小平說,這是一種蠢話。 針對自我封閉的思想觀念,鄧小平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外開放,吸收外國的資金和技術,吸收國際的經驗,來幫助我們發展。我們破除了引進外資就是引進資本主義等糊涂觀念,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外開放,還是繼續自我封閉,這是當時思想解放的一個焦點。 我們制定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并有力地貫徹實施。創辦了深圳等五個經濟特區,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開發了上海浦東,有效地帶動了長江三角洲的開放和發展。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的范圍不斷擴大,從經濟到文化等方面都實行對外開放,對外開放的水平不斷提高,不但“引進來”,而且“走出去”。總之,開放度越來越大。對外開放極大地拉動了我國GDP的增長,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改變了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就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破除把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絕對對立的思維,進一步破除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思想障礙。 五、堅持科學發展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重大戰略思想。 在一定意義上說,科學發展觀和其他一系列戰略思想,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而要貫徹落實這些戰略思想,又要求人們進一步解放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從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各種思想觀念和習慣中解放出來。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落實以人為本,要破除一系列思想和體制障礙。 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官本位”,同以人為本是尖銳對立的。只有清除了“官本位”,才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 一味追求GDP增長,甚至陷入“唯GDP”,也是同以人為本對立的。不改變這些,這就不可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 只顧經濟的增長,不考慮生態問題,導致水污染,空氣污濁,環境惡化,破壞了人們的基本生活條件,直接背離了以人為本。 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也是背離以人為本精神的。 總之,只有解放思想,擺脫以上種種偏離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和習慣,才能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的報告指出,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就要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觀的突出問題。在這方面,解放思想的任務還很重。 六、改革開放涌現眾多 “風流人物”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確是一場偉大的革命。 革命造就英雄人物。 在我國偉大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曾經涌現出了眾多的領軍人才和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他們中,有從農民中成長起來的將軍,有從普遍群眾中走出來的勇士,有敢于用筆作武器,尖銳揭露反動統治的“文膽”,等等。這些英雄人物,是從人民群眾中生長和涌現出來的,他們是廣大革命人民群眾的中堅和領頭者。正是有了這一大批革命英雄和杰出人物,帶領群眾沖鋒陷陣,披荊斬棘,我們的革命才能勢如破竹,一往直前地推進,直到取得偉大的勝利。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一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壯麗畫卷。 改革開放作為新的偉大革命,不同于革命戰爭。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革命。改革開放是新舊思想觀念、新舊兩種體制、新舊習慣勢力激烈尖銳的碰撞和較量。如果沒有一大批敢于破舊創新的“風流人物”,沒有一批時代先鋒起帶頭和推進作用,就不可能開創出今天這樣的新局面。改革開放需要這樣的“風流人物”,改革開放也造就出了這樣的“風流人物”。 在改革開放的“群英譜”中,有不顧“兩個凡是”的禁錮,提出實踐標準,沖擊個人迷信的解放思想先鋒;有敢冒風險,沖破人民公社舊體制,創造“大包干”(以后正式命名為“家庭聯產責任制”)的農民;有頂著“棄農經商”、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大帽子,勇敢創辦鄉鎮企業的農村干部;有敢于否定計劃經濟體制,大膽為市場經濟體制鼓與呼的經濟學家;有勇于實踐,敢于試驗創新的改革闖將;有克服重重困難,創辦民營企業的企業家;有堅決抵制“姓資姓社”爭論,創辦經濟特區的特區人;有敢于發表真知灼見的理論家;有敢于說真話、表達社情民意的新聞工作者;還有秉筆直書寫改革開放信史的歷史學家,等等。他們是思想解放的體現者,他們是改革開放潮頭的弄潮兒。他們為改革開放,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業績應當得到表彰,他們的精神應當大力發揚,他們的經驗需要很好總結。 七、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繼續解放思想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是一個不平凡的歷程,是歷史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在今后的改革開放中,仍然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 馬克思曾說,一切政治斗爭最終都是為了經濟的解放。而在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經濟解放首先要實現思想解放。三十年來,各方面的思想解放,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GDP年均增長9.6%。1980年,工農業總產值才7100億元,到2006年,已達21.09萬億元,估計2007年將達到23萬億元。沒有思想的不斷解放,是不可能取得這樣巨大成就的。 勞動者(包括管理者)是首要的生產力。三十年的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破除了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和習慣,革除了束縛勞動者的體制和機制,使勞動者和管理者的積極性和智慧得以發揮出來,從而形成巨大的現實生產力。 三十年解放思想的歷史,是一個不平凡的歷程。回顧歷史,使我們對解放思想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 (1)每一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是歷史發展的要求,不是人為地制造出來的。 (2)人民群眾的利益、意愿和要求是推進解放思想的基礎和原動力。 (3)解放思想要同實事求是相聯系,解放思想是為了打破思想僵化,達到實事求是,真正解決問題。 (4)解放思想要善于抓住焦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命題和有效的思想武器(如實踐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等)。 (5)解放思想不能坐而論道,要同改革開放的實踐結合進行,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的發展,改革開放的發展又進一步推進思想的解放。 在今后的歷史進程中,改革開放必將成為更加鮮明的特點。另一方面要看到,計劃經濟的思維,封建主義思想的殘余,各種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還將長期存在,繼續解放思想的任務還很重。 我們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使我們的思想不斷進入新的境界,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