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北京12月25日訊 記者宋焱報道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今天在“2007中國金融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出,金融業應找準著力點,支持農業發展。
周小川說,剛剛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提高農民收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在此形勢下,金融業要研究如何支持農業發展,特別是支持農業科技發展和農業基礎建設的問題。
周小川提出三方面問題供金融界與學術界研究:一是需要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市場(如期貨市場)支持農業科技產品開發;二是需要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市場的定價和風險管理技術,發揮金融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節能減排中的作用;三是借鑒國際碳交易機制,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節約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與支持農業基礎建設資金占補平衡的問題。
周小川指出,農業發展一靠科技,二靠基礎建設。他談到,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一系列有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形成了全球碳排放交易。碳交易與金融有密切的關系,很可能演變成與金融有關的市場,也會給金融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收益。國際上多個市場已開始準備碳交易。這可以是一個全球性的安排,將來也可以在我國國內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易。這里涉及到金融市場的定價技術,盡管不是我們過去理解的金融產品。金融定價技術的管理和圍繞金融定價技術產生的管理,通過金融配置使資金支持那些能夠控制溫室氣體、有助于碳交易的技術的發展。從廣義上來講,這就是金融市場如何引導資源的問題。當前可比照的問題就是農村的資源配置。
周小川認為,農業發展越來越依靠農業基礎建設。而如何投資農業基礎建設、如何配置資源就變成越來越重要的題目,與金融工作聯系越來越緊密。
周小川認為,把像碳排放交易這種金融市場的技術,引入到土地資源的開發與研究中,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就是說,一個主要投資方,要把資金通過一種配置的方式,轉變為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因此可以產生一個交易的可能性,引入土地當量概念,以糧食為單位,將每畝地產糧折合成標準糧,形成金融市場定價和資源配置的交易行為,使城鎮化獲益方的一部分資源配置給農業基礎建設,在原來失地農民、政府、開發商這三個受益者之外,再增加第四個受益者。這一技術在未來很可能會變成一種金融市場的技術。它涉及到資源配置、定價、金融市場交易的問題,這種金融市場的作用是跨區域的。像這樣的課題,盡管變為現實還有距離,但很有研究價值,也契合國家發展戰略。
在談及金融機構改革問題時,周小川說,目前,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已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已取得明顯成效,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正在穩步有序地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初步得到化解,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支農服務能力有所增強,"花錢買機制"的政策效果開始顯現;農業保險正在成為亮點。國際上小額貸款快速發放的經驗,訂單農業/農產品期貨為農業信貸開創了新的發展空間。
周小川希望中國金融論壇越辦越好。他說,論壇是一個給大家提供課題研究的平臺,一些課題包括面臨的食品漲價、全球氣候變暖、城鎮化、農村金融改革等等問題,都可以提出來供研究界研究,為促進金融發展,為促進國民的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