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一體化:重構分工鏈條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9:50 21世紀經濟報道
上海報道 本報記者 張鳳安 “這是老工業區,企業的生產車間馬上都要轉移出去,只留下企業的總部和財務中心,騰出來的工業用地也不再允許進一般競爭性企業了。” 2007年12月23日,上海閔行區一位鎮長指著偌大的城市模型圖對本報記者如是表示。 他們的生產車間,將會遷移到一個產業配套相當成熟的地方——蘇北。 這種看似反常的轉移路徑,卻使周德文對上海的印象開始有了一個清晰的轉變。尤其是這半年以來。 作為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協會會長,過去幾年,周德文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黨政領導率領的招商團,這其中也包括來自上海的區縣政府。 而與以前直接拉企業去上海不同,現在“他們(上海)更希望的是產業可以留在溫州,但是總部或者財務、研發設計中心放到上海”。周說。 上海邁出的這一小步,對于長三角一體化來說,卻是等待多年的一大步。 產業一體化:“魔咒”鑰匙的遺失 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的路徑,是如此清晰而艱辛。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務院就對長三角經濟區作了一體化的嘗試。遺憾的是,這個試驗做了五年之后,宣布結束。 1982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成立上海經濟區。這是“長三角”經濟圈概念的最早雛形。 1983年3月22日,“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正式成立,提出以上海為中心建立長江三角洲地區,其范圍幾經演變,陸續包括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等五省一市。 1983年8月18日,上海經濟區規劃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決定建立經濟區省市長會議制度。他是上海經濟區的最高決策機構,一年召開一至兩次,商議整個經濟區的規劃、協商解決各個行政區劃之間的矛盾沖突。 在成立之初,規劃辦想找到一個行業作為突破口,來實現行政區間的合作和整個區域內的整合。經過兩個月的調研,他們找到了“自行車”行業,提出“能源、外貿、技術改造為規劃重點,以區內自行車行業為經濟聯合的試點”。 約1984年4月份,由國有大企業為主體,以名牌產品為龍頭的跨省市生產聯合體正式出現。當時的“永久”和“鳳凰”旗下分別依附了區內的五六十家同行企業。 但好景不長。因為規劃辦只有建議和組織協調的權力,而沒有強制執行的權力,所以,在行政區的考核結構沒有改變的前提下,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年,即宣告解散。 隨后,雖然滬蘇浙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長江三角洲16城市經濟協調會、三省市有關職能部門溝通協商機制和三省市主要領導定期磋商機制等等機制先后成立,但產業一體化斬獲并不大。 但上海經濟區規劃辦提供了這樣一個啟示:在行政區劃高于經濟區的現實下,重新定位產業分工,是破解長三角一體化“魔咒”的鑰匙。 蝶變:重構產業分工鏈條 “我們非常期待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宿遷市市長繆瑞林向記者表示,新一輪長三角一體化融合,讓蘇北的諸多城市充滿想象空間。 但這取決于上海未來對長三角產業分工的定位。 而如今,繆瑞林的期待,也將變成現實。因為,在產業分工上,兩省一市將會取得重大突破。 本報記者獲悉,江浙兩省的意見是:一,強化上海與江浙的分工,總體上可以是創新源頭、產業龍頭與生產基地的協作配套關系,上海側重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高端服務業,江浙主要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另外,大型石化、電力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應更多地向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沿海布點或轉移,尤其要針對長三角沿海產業南強北弱的現狀,產業布局對北翼沿海傾斜的力度要更大一些。 二是強化省市內部的分工,要根據產業基礎和集聚發展的規律,明確建若干個重點產業帶。 三是強化城市之間的分工,要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選擇最適合產業,打造有創新能力的規模化產業名城。 盡管上海并沒有清晰的利益表述,但如本文開頭所提,很多產業的流動,上海已經默許。市場化路徑的產業鏈條的重構,將會使得長三角一體化不再是一句口號。 而在相當長時間內,這樣的分工和定位并不是清晰。簡單的說,上海、江蘇、浙江都想成為一只展翅騰空的蝴蝶。作為龍頭的上海,更是不惜“身份”與長三角城市爭奪產業,甚至一些基礎競爭性產業。 “上海應該在絕大部分制造業實行‘退二進三’,這樣別的城市才能免除后顧之憂,并把自己的服務業集中到上海來發展。”一位專家這樣呼吁。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