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五常稱新勞動法養懶人搞垮經濟引爭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13:45 金羊網-新快報
-新快報記者 鄧毅富 通訊員 王勇幸 將于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中的“無固定期限合同”等問題引發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在網上,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撰寫博客反對新勞動法,認為新勞動法“維護懶人”、“把經濟搞垮”,此類觀點引發了網友的熱論。在博客的回帖中,不少企業主大吐苦水,認為新法過于偏向勞方,企業經營成本加大,難以落實。打工者中也有不少人提出,勞動法規定過嚴將引發“避法潮”,難以真正保障勞方利益。 張五常博客質疑“無固定期合同”,網友激辯稱新勞動法或引發失業潮 張五常 新勞動法不見得是好事 日前,經濟學家張五常在其博客發表了題為《新勞動法的困擾》,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新勞動法的經濟效應,提出,“無固定期”合同將維護懶人,更有可能讓“打短工”更普遍,嚴厲執行新勞動法反而會大幅增加失業率,“把經濟搞垮”。 張五常認為無固定期合同“結果是維護懶人”。張以自己上世紀70年代在美國任教職的經歷為例,認為美國大學的終身雇傭制導致了更多“短工”的出現,他說“因為上頭‘滿座’,原來的計劃是終身雇用,到頭來短暫合約變得普遍。這是美國學術界的不幸”。張五常更認為新勞動法可能“搞垮經濟”,張提出中國90年代經濟“雖然通縮嚴重。房地產之價下降了三分之二,但經濟增長保持8%,失業率徘徊于4%左右”是得益于合約自由。張認為“硬性規定勞工合約是干預市場運作”,“如果嚴厲執行新勞動法,失業率逾8%恐怕是起碼的了”,“這新法有機會把改革得大有看頭的經濟搞垮了。” 張五常認為真正從新勞動法中得益的是“某些有關系的或懂得看風使舵的人”,“真的需要幫助的就失卻了自力更生的機會”。他指出政府的責任是教育與傳播法律知識,而非硬性規定。 ●人物檔案 張五常,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現任香港大學教授、經濟金融學院院長。曾當選美國西部經濟學會會長,是第一位獲此職位的美國本土之外的學者。1991年作為唯一一位未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者而被邀請參加了當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企業主 憂心成本加大寧愿結業 跟帖者有不少自稱是中小企業主,他們不約而同地表達了憂心和反對意見。 網易網友“azzex888”也稱:“我本來和幾個朋友一起搞了家小公司,新勞動法出臺了,我和幾個朋友算了一下,在現在IT行業微利的情況下,已經不能達到收支平衡了,所以我們決定在1月份結束公司,各自找份工作去。” 天涯網友“之乎者也”對老板現狀作了這樣的描述:“有幾個老板身體好,有幾個老板不擔心自己的業務骨干明天辭職,有幾個老板能保證本企業的業務和利潤能遞增10%(新勞動合同法意味著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人力成本將增加10%以上),有幾個老板不埋怨手下員工的能力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但苦于找不到人替換而裝作對員工滿意,有幾個老板能承諾對手下不犯錯誤的平庸員工養一輩子。” 對于企業主的說法,新浪網友“craneberry”認為企業出現懶人要從企業自身找原因,他說:“能在一個企業干夠10年的,絕對不是懶漢子,他絕對是業務好手,是企業寶貴的財富,就是員工個人想走,企業也必然大力挽留。” 打工者 抱怨法規過嚴恐丟飯碗 在自稱“打工者”的回帖中,不少人認同勞動法規定過嚴引發“避法潮”,沒有起到真正保障勞方的作用。支持新勞動法的一方則認為,就中國目前的國情,勞動者更需要法律明文保護,而且永遠“廉價勞動力”不利于經濟發展。 新浪網友“老孟”說“勞動合同法使我丟了飯碗。我已經40多歲了,今年老板說不能再簽了。現在可以讓我繼續上班到2008年1月底,1月31日之前必須走人。以后他也只和工人簽一次勞動合同,每年招一批新人,換一批人。老板還說,如果過了一段時間,不算連續工齡了,我還可以來打一次工。” 網易網友“136”也擔心自己競爭不過“機器”了,他說“我們老板以前一直在考慮要不要買一臺機器,少用四個工人,但是一次性投入比較大。現在新的勞動法要出臺了,我們老板終于定下來買那臺機器了!唉,我不知道會不會是那四個里面的一個!” 打工者中也有不少人想等勞動合同法實施后,故意找公司的漏洞,讓公司賠錢。 搜狐網友“悲嘆”則認為新勞動法出臺后,更多企業愿意返聘退休工人,他說:“我們還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退休者工作最好找,因為企業不用考慮他們的無固定期勞動合同、醫保、社保等問題。企業會選誰?這到底是在鼓勵年輕人就業還是設置就業障礙?” 騰訊網友“搖葉”則從更高的角度指出:“按照這種規定執行下去,大家兢兢業業的工作勁頭也就持續一個10年而已,后面的日子多半是又回到了‘大鍋飯’時代,國家沒希望的。” 而支持新勞動法的網友則提出了“國情說”。網易網友“nirva- narock”說:“中國沒有發達國家意義上的工會,所以在勞資雙方市場化自由選擇中地位不平等。在沒有完善的監督體制和社會保障制度下,勞動者權利更需要法律明文保護。” 企業應對 “炒人”結業外各有各打算 除了結業關門和“炒人”外,企業面對新勞動法有什么應招呢? 網易南京網友“changfa”是人力資源高管,他具體介紹了他們公司的對策:“一是以人為本,要讓員工體會到企業就是自己的家;二是員工與企業互利,確保企業高、中層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的穩定性,保障基層管理和技術員工的穩定;三是尊重員工自由選擇企業崗位應聘權利;四是對季節性臨時工采取協商原則。” 重慶網友“味道”則托出了他的小算盤:“我是個小業主,下面只有5個人,我準備辭退4個人,留一個最管用的,然后給他0.05%的股份,那是不是就不用交強制三金,而且也不用賠償離職損失,盼各位給點意見。”此話一出,立即有網友響應:“好老鄉,我也是這樣搞的,已經完成改制了。” 新浪網友“910jy”已經有行動了:“我們一個星期內辭退了10個人,同時對公司規章進行了修改,因為條文里明確寫著‘嚴重違反公司制度的可以解除合同’,所以就羅列了13種情況是屬于嚴重的,至于什么是‘嚴重’就由企業說了算,合同法里沒明確規定,這13種里最后一種情況就是‘突發事件或沒有上述羅列的,選出1/2代表,其中2/3通過就認為嚴重的’,其實這不是由老板說了算嗎?” 勞動合同法 “無固定期合同”限制“炒人” 《勞動合同法》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在“無固定期合同”上。按照《勞動合同法》,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根據新合同法,有三種情況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一是“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不符合解除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的”;二是“連續工作滿十年”;三是“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至于網友熱議的“經濟補償”問題,《勞動合同法》中對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無差別對待。不僅僅是解除無固定期限合同時,單位需要“經濟補償”;對于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除非是合同到期后勞動者不愿續約,否則用人單位也同樣需要“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也就是說,新勞動法實行后,用人單位如果像有些網友揚言的“每年招一批新人,換一批人”,就意味著每年都要多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這批人的經濟補償。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