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中國制造?2007年11月3日起,2007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四海論道活動在歐美和亞洲的經濟中心城市展開,這個活動由中國貿促會主辦和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合辦,歷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和經濟年度人物的資深評委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講壇,向世界宣講中國制造,力挺中國制造,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今天我們就先到四海論道的第一站,英國倫敦去看看。
林毅夫:讓你相信中國制造
他是中國經濟學界的傳奇人物,師從諾貝爾獎得主舒爾茨,卻毅然選擇回國,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從海外歸國的經濟學博士。
他參與成立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不僅確立了中國經濟學教育的國際化準則,還成為中國領導人信任的智庫。
他,就是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資深評委,有著官方智囊稱謂的林毅夫,這位北大朗潤園的園主,以他官方或者半官方智囊的身份影響中國經濟政策整整17年。
而今天,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四海論道首站的講臺上,圍繞“讓你相信中國制造”的主題,林毅夫以“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為題目,用嚴謹的邏輯推斷,預測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強勁態勢。
林毅夫:“China can maintain around 9% growth rate per years, continually for another 2 decades.”
林毅夫教授認為,中國制造作為中國經濟的標志和成果,將會更加深遠地融入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其實,四海論道倫敦站上,除了林毅夫,還有一位中國企業的領軍人物也對中國制造進行了探討,他就是2006年經濟年度人物的獲得者施正榮。施正榮有過長期留學國外的經歷,曾經師從諾貝爾獎得主馬丁格林教授,留學期間就握有10多項太陽能方面的發明專利。但就在六年前,他卻毅然選擇了從澳大利亞回國創業。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施正榮的貢獻。
施正榮:中國制造為世界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站在老牌工業強國英國的講臺上,施正榮博士以“中國制造為世界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為主題,首先表達了中國制造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施正榮:“從手電筒、錘子等工具,到時裝、鞋、還有紐扣、打火機,都是中國制造的,所以很重要的是‘中國制造’為全世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
近年來,以施正榮的無錫尚德為旗幟,中國太陽能光伏制造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迅速崛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生產國。施正榮認為,如今的中國制造正在超越傳統的便宜和低端,進入節能、環保、可持續成長的新時代。
施正榮:“在新能源、節能環保、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中國人有能力,而且事實也證明,中國人不會做得比外國人差。”
施正榮希望他們這一代中國新型企業家,能夠向世界展現一種“不一樣的中國制造”。
施正榮:“Now the next I will mention is the new area made in china. we call before we manufactory in china but now we say creating in china.”
施正榮希望向世界展示不一樣的中國制造,確實,中國加入世貿這六年里,中國制造以超常的速度,在世界經濟版圖上不斷刷新著記錄,已經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同樣在2007年,我們也聽到國際社會對中國制造發出疑惑甚至質疑的聲音。這次四海論道中,不少中國企業家都站出來,對這種質疑和不公進行了積極回應。
魏家福:中國制造為美國提供了400多萬個就業機會
早在2001年,中國遠洋就成為哈佛大學教材的第一家中國企業,而今天,魏家福走上了全球頂級的經濟研究院——沃頓商學院,又成為沃頓商學院講臺上的第一位中國國企CEO,他一上臺就拋給了在座的美國人一個問題,設想如果沒有“中國制造”還能生活嗎?估計絕大多數美國人的回答是“NO”。
針對最近美國一些媒體對“中國制造”接連不斷地失實報道,魏家福強調,“中國制造”事實上與美國經濟發展與創造就業機會息息相關。
魏家福:“在過去的5年里,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產品出口市場,每年以24%的速度在增長,換言之,近幾年來,‘中國制造’為美國提供了400多萬個就業機會。“
魏家福在演講中也誠懇地表示,“中國制造”的質量并非沒有一點問題,但中國政府已經注意到其深層次的原因,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來提升“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
李東生:要加強中國品牌,自由品牌的建設
面對來自法國各行各業的行業代表,李東生以一個真實的事例表達了中國制造的重要作用,它早已融入了世界各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東生:“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家庭主婦從2005年起,進行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體驗,在一年中,她不使用中國制造的產品,她因此遇到了種種麻煩,咖啡機壞了,就沒有買新的,技術其他地方生產的太貴了,榨汁機壞了,沒法修理,否則就必須使用中國產的刀片,喜歡做木工的丈夫也再買不到工具,因為工具都是中國產的。”
圍繞中國制造如何更快、更好、更積極地融入世界競爭這個話題,李東生認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李東生:“未來的話,中國制造產品應該努力的在產品的這種創新能力的提升,在這一方面,能夠建立起自己更好的競爭力,另外一個方面的話,要加強中國品牌,自由品牌的這種建設。”
從剛才四海論道的演講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面對國際上的一些質疑,中國企業不僅能夠勇敢面對,而且對中國制造的提升和創新,進行了深入思考。作為中國制造的一份子,這些經濟年度人物獲得者對中國制造的未來充滿了希望。濰柴動力的總裁譚旭光和蘇寧電器的張近東,就在四海論道的新加坡站和香港站,向聽眾們描繪了他們期待的中國制造。
譚旭光:中國制造將在未來引領世界制造業
譚旭光:“展望未來,中國制造同樣會發展成為高科技、高質量、高品質的象征,并在未來引領世界制造業。”
十幾年前作為濰柴動力新加坡市場的一個銷售人員,今天作為中國企業家的代表在新加坡解讀中國制造,譚旭光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樣呢。回國后,他第一時間接受了本欄目的采訪。
譚旭光:“1991年我作為濰柴的一個銷售人員,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常駐過一年,那時候最大心情就是,產品賣出去了是我的最大的興奮點,現在是我們走到了這樣一個國際舞臺的這個講臺上,要闡述我們中國制造的強大的,要闡述我們中國制造的品牌,要闡述中國制造未來發展的前景,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
而和譚旭光一樣,2006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獲得者張近東在香港進行了題為《世界在中國制造 中國為世界制造》的精彩演講。
張近東:依托全球的技術標準,走中國創造之路
張近東:“我的總部對面就是沃爾瑪,我未來的目標就是中國的沃爾瑪。”
這位將沃爾瑪作為自己最大目標的蘇寧電器掌門人,從“中國渠道眼中的中國制造”這一獨特角度,結合自身17年來的家電銷售經驗,全面剖析了中國制造的騰飛根源、中國制造對于世界市場的巨大價值以及中國制造未來的發展方向。
張近東:“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技術和產品的進步,從簡單到多樣、從粗放到精益、從傳統到時尚;資本和市場的拓展,從區域到全國、從國外到國內、從中國到國際。”
談到中國制造的未來,張近東堅信,經過近30年改革開放的洗禮,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更加的國際化。
張近東:“未來的中國制造,是依托全球的技術標準、遵循全人類的價值理念,走中國創造之路。”
而在演講后的討論環節,當談及“中國制造如何贏得世界尊重”這個問題時,這位中國家電業的領頭兵,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渠道”二字。
張近東:“中國制造只有真正全面覆蓋到每一位消費者,讓他們對中國制造更加了解,才會更加尊重中國制造,而其中渠道的支持起著關鍵的作用。”
而就這個問題,中國貿易促進會的副會長王錦珍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制造要想贏得世界的尊重,就要勇敢地走出去。
中國貿易促進會的副會長王錦珍:“我們中國企業也應該利用不斷改進的擴大的國際市場,在進一步提高國內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應該積極的走出去,讓全球了解我們的制造,當然只有進一步提高我們的附加值,不斷地創新,同時又承擔社會的責任,這樣的話在全球才能贏得全球的尊重。”
作為中國商界精英或中國頂尖的經濟學者,他們用親身經歷在國際講臺上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制造對全球經濟的巨大貢獻,這種活動還是第一次。為此我們專門采訪到了活動主辦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萬會長。
萬會長:“今年國際上出現了一些對中國產品的質量的一些質疑,這對中國的企業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當然對中國也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作為工商界的代表,就應該站出來到海外、包括對我們有負面影響的一些國家去,到那里去講真實的情況,什么是真實的中國制造,通過中央電視臺的結合,通過我們的企業家,通過自身來說明中國制造。”
據萬會長介紹,讓全世界相信中國制造,我們還有許多路要走,但欣喜的是,我們已經跨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萬會長:“我們這次主要請的是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在國際上都有很知名的影響,起的名稱叫四海論道,這個活動在國外顯示了一個正面的積極的影,也為我們國家的外交,為樹立我們國家的形象也都提供了很好的服務。”
半小時觀察:相信中國制造
最近有一本新書叫《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作者是一位美國的自由撰稿人,她從2005年1月1日起開始了不買“中國貨”的嘗試。在為“中國制造”勾勒了一幅壯美畫卷之后,她最終發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制造”已經悄然地影響為了美國人的生活,拒絕“中國制造”只能是一種冒險。
就像那本書所描述的那樣,“中國制造”正在成為全球化的主角,正在全球范圍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各種各樣質優價廉的商品、一家家優質的上市公司、一個個成功創業的“中國夢”、一個個正在國際化的中國品牌……它們就像是一張張“中國名片”,不但使世界認識了真正的“中國制造”,更使我們對“中國制造”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然而對于“中國制造”來說,要真正贏得尊重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標準、質量、信譽、口碑、品牌……這些硬邦邦的指標缺了哪個都不行。就像片中所說的那樣:“未來的中國制造,一定是依托全球的技術標準、遵循全人類的價值理念,走中國創造之路。”做到了這點,全球消費者不僅離不開“中國制造”,更不想離開“中國創造”。
主編:周人杰
記者:李想
攝像:張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