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艷:一次小心翼翼的加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20:16 經濟觀察報
12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 這是今年的第六次加息,完全在市場預期之中。當11月份各項宏觀經濟數據公布的時候,市場對央行加息的預期便開始空前強盛。面對再創新高的CPI數據和高位運行的投資,央行已經沒有拒絕加息的理由,惟一不確定的只是時間。 但如何加息,卻是一次富有技術性的選擇。本次,央行再次選擇了不對稱加息,不僅對于存貸款執行了不同的加息標準,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了27個基點,而同期貸款只提高了18個基點;而且對于不同期限的存貸款,加息幅度也進行了結構性的調整,充分體現了央行 “結構性”調控的特征。 中信證券的宏觀經濟分析師陳濟軍認為: “不對稱加息,表明了央行的矛盾和謹慎,既有加息愿望,又不希望對經濟造成誤傷。” 一方面,通脹高企,預期增長,這成為促成本次加息的最直接原因。11月份6.9%的CPI增速達到近10年峰值,不少專家認為,由于12月份的食品價格還在繼續走高,預計12月份的CPI數據依然會 “比較猛”。而央行第四季度儲戶調查也顯示,近6成居民認為未來物價會繼續上漲,通脹預期已然形成。 中國銀行的分析周報認為,從CPI的環比來看,八大類價格中除了娛樂教育文化價格負增長外,其他七大類都是正增長,而一些政府監控價格的回升,也意味著新一輪的通脹將不再只是由食品價格上漲主導的結構性通脹。面對如此強大的通脹壓力,中行的研究團隊認為,“央行在高通脹時期應該樹立堅決反對通脹的形象”。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王慶認為,本次加息相較于其他比較激烈的窗口指導而言,是一種積極的政策,它表明了央行遏制通脹和抑制過熱的決心。 但另一方面,央行對加息的影響依然心存顧慮,這其中最擔心的就是對不同層面的實體經濟的影響。央行本次對貸款利率的不同幅度的微調,正顯示了這種擔心。除了一年期貸款上調18個基點外,6個月期及1-5年的貸款利息只上調了9個基點。 陳濟軍認為,這主要考慮到對房地產等處于敏感時期的行業的負面影響,而短期貸款上調幅度的控制,則是為了對企業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不產生太大影響。目前,在央行頻頻信貸規模控制之下,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已經出現緊張。 正是基于這種結構性的調整,不少專家認為,可以看出央行貨幣政策的操作已經日臻成熟。存貸款利差的縮小,表明了央行意在控制信貸增長的決心。而12月25日起,將上調存款準備金1個百分點,短期頻調,顯示了 “從緊的貨幣政策”的基調。 但是,另一方面,不少分析師認為,明年CPI可能會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另外考慮到中美利差等因素,加息不會成為央行明年頻繁動用的政策選擇。目前,美國一年期聯邦基準利率約為4.25%,而我國一年期央票利率則穩定在3.9933%,利差已經從之前長期保持的3%大幅削減至0.25%左右。 相較于加息,不少分析師認為,控制信貸增長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可能是更有效的選擇。 高盛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未來央行一方面會通過加息加大回籠流動性,但更多的是會通過控制信貸增長以抑制貨幣。而鑒于持續加息可能加大熱錢流入的風險,今年底和明年,央行可能會控制加息的頻度。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