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轉移支付出現新變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00:57 金融時報
記者 程瑞華 “現在我們也和城里人一樣了,生病、失業都有了保障。”提起社保,來自貴州貞豐縣沙壩鄉的農民工羅家林樂得嘴都合不上了。用他的話說,最讓他滿意的是“到了退休,還有工資拿”。這一變化就發生在今年。而體會到這一變化的絕不止羅家林一人。 來自財政部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達到4128.46億元,同比增長28.6%。隨著中央財政支持社保和就業投入的增多,預計今年中央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將增長20.2%,達到2419億元。農民工納入社保體系的人數將超過3000萬人。這些數字給我們透露出的一個明確無誤的信息,就是我國的財政正在迅速地向公共財政轉變。 今年政府“錢袋子”支出安排出現兩大明顯變化:“公共”兩字的分量重了,關乎民生的支出安排“含金量”高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讓全體人民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和公共財政陽光”成為今年財政政策最突出的特點。在2007年預算草案中,強化支農惠農政策、增加就業和社會保障支出、解決“上學難、上學貴”和“看病難、看病貴”等等有關民生問題的財政支出,凝聚為一份引人注目的中央財政“民生清單”。 長期以來,我國的財政支出結構是以政府主導型投資的經濟建設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為主,而以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為主的公共財政體制建設滯后,導致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局面:經濟雖然快速發展了,但由于公共服務產品跟不上,使得公眾深受教育、醫療等問題的困擾。同時,由于分配不平衡,一部分人未能真正共同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導致收入差距拉大,成為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的一大隱患。 今年,中央財政預算堅持把支持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預算安排和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了各項支農惠農財稅政策,進一步完善落實了支農惠農政策。國家財政在不斷加大支農力度的同時,對種糧農民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等措施,同時取消了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面減輕農民負擔,努力促進農民增收。根據預算草案,2007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各項支出共達3917億元,比2006年增加520億元,增長15.3%。讓9億農民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與此同時,國家財政減少了國家建設型支出,緩解投資的快速增長勢頭。2007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現反彈的態勢,月度累計投資增速呈現逐月加快態勢,新開工項目及其計劃投資額增加迅速,使全年控制投資增速面臨較大壓力。從公共財政本質和對投資進行調控兩方面看,國家財政還將減少對一般領域的建設型支出。 日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2008年我國將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適當減少財政赤字和長期建設國債規模,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穩健的財政政策,合理把握財政支出規模,著力促進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優化支出結構,較大幅度增加對社會保障、衛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努力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