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四季度例會:貨幣政策舉措的新變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00:53 金融時報
記者 宋焱 “當前金融運行平穩”,這是12月21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四季度例會對當前形勢的判斷。在2007年步入尾聲之際,這來之不易的八個字,不僅是當前金融形勢的一個安全“封印”,更是對央行一年來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加大金融調控力度,維護總量平衡成效的一種肯定。而與以往一樣,每一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召開,在把握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同時,人們更為關注的是在不同形勢下央行貨幣政策的未來取向。 “采取多種手段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本次例會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取向的“定調”幾乎沒有懸念。而在貨幣政策措施的選擇上,“加強流動性管理”、“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等措施依然“榜上有名”。但與前三季度有所不同的是,在此次確定的央行貨幣政策措施“榜單”中,出現了“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合理運用利率杠桿”等字眼。 “在堅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指導,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的同時,本次例會突出了對于信貸增長問題的關注,并且提出了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三農’、就業、助學、中小企業、消費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等新的舉措。”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從緊”的貨幣政策基調,并首次提出要“嚴格控制信貸投放節奏”,在此形勢下,必然要求比以前更加嚴格地控制基礎貨幣的投放,抑制貸款和貨幣供應量的偏快增長。因此,央行在加強信貸總量調整力度的前提下,進一步強化信貸結構調整,有助于緩解流動性過剩的壓力,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與此同時,“合理運用利率杠桿”也成為此次例會出現的新提法。事實上,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中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等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為此,央行主要采取了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等數量型工具收回過多流動性,從資金的供給方進行調節;與此同時,在加大對資金需求方的調節方面,則通過數次加息,利用利率杠桿適當抑制投資和信貸需求的擴張。而就在一天前,央行剛剛發布決定,將從12月21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為央行年內的第六次加息,在過去一年中,央行對于利率杠桿的運用力度已是前所未有,而實踐也證明,當前宏觀調控已初見成效,各種調控措施正在發揮作用,那么此次例會提出“合理運用利率杠桿”的用意何在?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德旭指出,當前實行從緊貨幣政策所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持續的流動性過剩導致通貨膨脹的現實壓力不斷增大,進一步加大了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難度。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CPI同比上漲6.9%,創下近11年的新高。目前較為普遍的看法是,本輪物價快速上升有兩大特征,最明顯的特征是食品等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屬于比較典型的“結構性通貨膨脹”;另外則是生產成本提高導致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并且事實表明,當前物價變化的趨勢由局部性上漲向全面性上漲演化的跡象較為明顯,通脹的現實壓力進一步加大。因此,要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脹,就需要充分發揮利率等貨幣政策措施的調控作用,通過緊縮貨幣達到扭轉流動性過剩不利局面的目的。 針對市場人士紛紛預測的繼續加息事項,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指出,盡管明年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央行此次例會也提出“合理運用利率杠桿”,但在央行年內6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后,繼續加息的空間不會很大,利率市場化步子會加快。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