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儲蓄意愿止跌回升 股市資金分流效應需關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2:34 金融時報
記者 宋焱 央行最新發布的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今年四季度,城鎮居民的儲蓄意愿止跌回升,投資股票和基金的熱情明顯降低。相關數據顯示,第四季度認為“更多儲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為30.2%,改變了連跌四個季度的態勢,比上季度大幅提高4.9個百分點。 事實上,伴隨著近期防止經濟過熱的多項宏觀調控政策出臺,存款分流勢頭的減緩之勢在央行發布的統計數據中已經有所顯示。12月10日,央行發布的1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當月居民戶存款增加2628億元,同比多增845億元,出現今年下半年以來的首次增加,顯示出居民儲蓄回流的特征。 分析儲蓄變化的原因,央行稱,居民儲蓄意愿止跌回升是在央行連續加息和股市振蕩調整的情況下發生的。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年以來,隨著股市的起伏,居民儲蓄大規模游走于銀行和股市之間,已經成為今年存款變化的重要特征。今年股市的兩次最大規模調整分別出現在6月份和11月份,而居民儲蓄存款在這兩個月中的變化也非常明顯。從今年3月份開始,居民儲蓄存款進入負增長時期,但由于“5·30”以及之后的股市調整,使得6月份的居民儲蓄大增1678億元,之前流入股市的錢重新回到了銀行。而隨著調整的結束,居民儲蓄從7月份開始,又呈現出負增長的局面,儲蓄存款再次流入股市,并于10月份達到今年以來,也是近年來的負增長極限,當月居民儲蓄存款下降5062億元。而至11月份,由于新股申購的密集度和規模都較10月份有很大程度下降,所以不少“打新”資金重新回流到銀行,成為導致11月份居民儲蓄存款上升的重要原因。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存款活期化趨勢的持續,是股市、樓市等財富效應對居民儲蓄分流作用的結果。從總量角度看,這種分流屬于一種正常現象。”長期以來,我國的高儲蓄率一直受到多方詬病,目前已突破17萬億元巨額居民儲蓄也被看作是“籠中虎”,其可能引發的通貨膨脹令人擔憂。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儲蓄出現分流正在令中國的“高儲蓄病”有所好轉。他指出,“居民儲蓄存款向其他渠道分流是好事,這說明居民的投資方式和投資渠道多元化程度增加了,投資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他同時認為,盡管居民儲蓄意愿在第四季度出現止跌回升,但這并不能表明股市資金分流效應的中止。事實上,自去年以來,眾多股民在“牛市”財富效應“感召”下紛紛入市,將儲蓄資金轉向證券投資,居民的資產配置偏好和理財習慣發生了改變,資金流向更趨多元化成為我國居民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特征,這種趨勢不是短期內能夠逆轉的。 一位基金公司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盡管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雙防”的調控基調,而央行也正在貫徹“從緊”的貨幣政策,種種宏觀調控因素勢必會繼續影響居民的儲蓄意愿。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對股市前景持樂觀態度的投資者也大有人在。在這些人看來,股市不缺錢,缺的只是盈利環境和賺錢效應。因此,即使有一部分資金暫時回流到儲蓄中,一旦股市好轉,賺錢效應再現,儲蓄存款可能會重新向股市搬家,股市資金的分流效應仍需關注。 針對可能持續的存款活期化傾向,有關專家提醒金融機構:應對銀行負債結構變化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予以高度關注。由于居民儲蓄的減少和活期化趨勢的持續,將會加大儲蓄存款的波動性,同時還會加大金融機構資金來源的不穩定性,因此對銀行的流動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時如果大量增加中長期貸款,將會導致風險加劇,金融機構應重視和加強市場風險管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