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7-12-19)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17:32 審計署網站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供應鏈管理的概念開始在中國學術界和企業界迅速傳播。許多國有企業引入供應鏈管理,試圖提高企業效益并做大做強。但是,審計人員在對國有企業進行審計,特別是對一些大型國企的下屬三產企業進行審計的過程中發現,企業在實行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投入了很高的成本,卻沒有帶來預期的效益。國有企業要讓供應鏈管理發揮應有的效果,就必須找出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一、國有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時間很短,受長期的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對于一些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進行本土化的能力很有限,一些國有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有誤區 很多人認為,供應鏈管理就是物流管理,甚至一些人認為供應鏈管理就是兼并上下游的企業。實際上供應鏈是一種業務流程模型(或網絡),它是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產品的制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到最終用戶的價值鏈組成,完成由顧客需求開始到提供給顧客所需要的產品與服務的整個過程。 供應鏈管理就是對整個供應鏈中各參與組織、部門之間的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進行計劃、協調和控制等,其目的是通過優化、提高所有相關過程的速度和確定性,最大化所有相關過程的凈增價值,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和效益。是在控制總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所謂的“6R”,即將顧客需要的合適的產品(Right Product),在正確的時間(Right Time),按照無誤的數量(Right Quantity)、優良的質量(Right Quality)、良好的狀態(Right Statues),送到正確的地點(Right Place)。可見,供應鏈管理決不是一些企業領導者認為的簡單的物流管理,更不是將上下游企業進行簡單的整合。 (二)“內全”型企業模式 有些國有企業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還是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的模式,組織結構特點是“大而全、小而全”,以生產為導向,呈現兩頭(開發和銷售)小,中間(生產)大的“橄欖型”結構特征。這種企業模式不符合供應鏈管理需求。例如,中國的三大汽車生產基地,幾乎都擁有專為自己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和銷售體系,而這與國外汽車工業全球采購、零部件共用和分銷渠道共享的發展潮流恰好相反。 (三)采購、生產、需求脫節,敏捷性差 一些國有企業機構臃腫,敏捷性差,不能很好占領市場。結果造成生產和需求脫節的情況時有發生,極易出現企業庫存積壓,大量資金被占用。這顯然與缺乏對企業內部供應鏈的有效管理有關。如,某國有綠色食品廠,對玉米進行深加工,該行業前景廣闊,利潤率高,但是由于該企業采購與生產相脫節,原材料采購數量遠遠超過生產加工能力,結果造成原料積壓變質,虧損嚴重。 (四)基礎設施利用率低 由于管理思想陳舊,大部分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孤立殘缺”,即使企業也已經購進了大量的計算機,但是僅僅作為打字機的升級產品對待,數據分析處理仍沿用手工方式,有的企業購進了先進的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軟件,但是懂得應用的軟件人才缺乏,花大價錢購進的先進設備就這樣閑置了。供應鏈內部信息集成都談不上,更不用說外部傳遞。 (五)社會整體信用環境差 在供應鏈管理中,信任與合作是基石之一。我國還處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信用體系未能真正建立,更多的是家族、親朋之間的“私信”,而非“公信”,導致整個社會信任程度下降,制假售假,商業欺詐行為層出不窮,債無拖欠理不清,這些都很大程度上妨礙了企業之間的正常合作關系。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原則是各個企業的利益“共沾”,只有這樣才能維系良好的合作關系。 (六)管理水平低、缺乏專業管理人才 多數國有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仍然采用任命制,一些國有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缺少相應的管理技能,甚至還存在“任人唯親”的現象。這樣的企業借口提高企業效益,盲目上馬供應鏈管理,但是缺乏相應的人才,供應鏈管理止步于口頭,不但浪費資金、甚至降低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導致利潤下滑。比如,有些鄉鎮國有集體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是鄉長、鎮長兼職,會計人員有的連基本的借貸關系都搞不清楚,企業基本的管理制度都沒有建立起來,供應鏈管理只是流于形式。 (七)顧客服務水平不高 由于企業未能迅速從制造商主導的市場環境轉變過來,造成交貨時間長,常常缺貨,可靠性不高,對顧客反應不快等問題。在顧客主導市場環境里,由于以上慣性的存在,造成企業競爭力減弱,甚至失去原有顧客。顧客導向的意識建立不起來,這本身就缺乏供應鏈管理的基礎。 二、國有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對策 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企業發展具有后發優勢,這是無庸置疑的,只要我們保持清醒頭腦,認清問題,研究對策,在實施供應鏈管理方面也一定能獲得成功。 (一)提高思想認識 上面提到的國有企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思想認識問題。首先要認識到什么是供應鏈管理,理解供應鏈管理的含義;其次,從國有高級管理人員到每一個普通員工,都要樹立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經營觀念;最后,供應鏈管理的實施要有一個時間安排,所謂“厚積勃發”,一些中小型的國有企業還應該從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對員工進行在崗培訓、提高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等方面入手,為實行供應鏈管理奠定基礎。 (二)加強企業間信任,以“外聯”代替“內全” 企業應集中精力于核心業務上,剔除無法形成競爭優勢的一般業務,減輕企業負擔,剝離不良資產。選擇好供應鏈當中的上下游企業,以開誠布公的精神,建立真正信任與合作的伙伴,實施供應鏈管理,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共同發展壯大,確保供應鏈的競爭優勢。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建立供應鏈聯盟,來降低風險,提高競爭力。 (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計劃生產 企業應針對顧客需要對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通盤考慮、設計和規劃,以市場為導向的拉動方式替代傳統的推動方式,是各個企業生產、銷售、供應信息的獲得,來自于下游的廠商,而這些信息歸根到底來源于最終用戶的需求,從而避免以前那種高庫存、連續生產方式,減少企業生產的盲目性,達到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四)加強企業信息化進程 現代企業管理方式的實施是建立在企業信息化基礎之上,供應鏈管理的載體是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在加強信息化進程時,一方面,對企業內部業務環節全部實現計算機管理,引進MRPⅡ、ERP等管理系統;另一方面,建立企業外部網,與上下游企業互聯,以增強快速溝通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可以積極發展“B to B”的電子商務模式。 (五)管理人才的開發、引進和儲備 正像電影中說的那樣,“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企業實施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終要落實到人這個問題上。沒有素質高的管理人員,再先進的管理方法也難以實施和應用。因而,國有企業管理人才的開發、引進和儲備應該受到重視。(作者:審計署駐沈陽辦特派員辦事處 崔利國)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審計機關和本網站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