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資產法草案15年終破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09:11 《財經》雜志網絡版
草案對國資委的定位是“干凈的出資人”,即剝離其本不應當承擔的監督管理職能,履行出資人的職責,不承擔其他義務。草案沒有涉及非經營性國有資產 【《財經》網專稿 /實習記者 徐凱】在即將于12月23日至29日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國有資產法草案、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食品安全法草案、社會保險法草案等一系列法律草案將首次提交審議。其中,國有資產法草案在歷經多年醞釀后終破繭而出。 據《財經》記者了解,國有資產立法曾被列入八屆、九屆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起草工作最早啟動于1993年,至今已近15年。但由于爭議巨大,初定的草案最終未能提交審議。11年后,2004年,《國有資產法》的起草工作重新啟動。2006年,全國人大加快了《國有資產法》的立法進程。 進入2007年,隨著《物權法》的出臺,其中涉及到國有資產的規定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學術界普遍呼吁應盡快細化對國有資產保護的立法,在涉及國有資產變動的問題上,應優先適用《國有資產法》。2007年初,《國有資產法》終于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年度立法計劃。 據悉,國有資產法草案至今仍然存在諸多爭議焦點,其中之一是國資委的定位問題。作為國務院的直屬特設機構,國資委在2003年4月成立。國資委的工作依據的是2003年5月27日公布實施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條例明確規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國資委)是代表本級政府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負責監督管理企業國有資產的特設機構。 依照該條例,國資委一方面作為股東履行出資人職責,做“老板”;另一方面作為國務院的特設行政機構負責監督企業國有資產,做“婆婆”;“老板”加“婆婆”的角色使得國資委定位頗為尷尬。 據國資法草案起草組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李曙光教授透露,目前草案中對于國資委的定位是讓其成為一個“干凈的出資人”,即剝離其本不應當承擔的監督管理的職能,履行出資人的職責,而不承擔其他的義務。其所實施的監督也只是作為股東對其資產的監督,與政府行政機關的監管相區分。 此外,李曙光表示,草案中涉及到的資產限于經營性資產,對于非經營性資產,草案沒有涉及。 另據《財經》記者了解,在即將于月底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首次提交審議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內容涉及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