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服務業雙向開放理應提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09:50 國際商報
“現在是加大我國金融服務業‘引進來’、‘走出去’雙向開放非常好的時機。”在日前舉行的《財經》年會2008論壇上,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務辦主任方星海表示。 方星海說:“我們應該抓住現在的好機遇,繼續把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中國來。”他表示,據測算,今年中國的GDP將會超過德國。到今年年底,中國的GDP大概是3.4萬億美元,德國是3.2萬億美元。從GDP來看,我們是全世界第三。另一方面,今年中國的GDP增量有望超過美國的GDP增量,中國今年的增量可能會達到4000億美元,美國大概在3500億美元,這是第一次,中國的GDP增量在今年會達到全世界最大。 美國雖然發生了次貸危機等事件,但美國不會絕對衰退,這個國家依然非常強大,但其相對的位置在下降。方星海認為,我們應抓住這個機遇,如果我們進一步加大金融雙向對外開放的話,可以把全世界的人才和資金更多地吸引到中國來,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國力。 有人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像股票市場的市值等,看上去規模很大,但質量還是很差的,不能太樂觀。方星海表示,我們不應該回避我們的缺點和不足,但要發展一個國家的經濟,關鍵是怎樣發揮我們的優勢。我們國家的優勢之一是規模很大,很多事情短時期之內就可以做到全世界排名前列。我們應該努力克服缺點,想辦法把全世界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更好地發展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把注意力太多地關注在自己缺點上,可能就會貽誤我們的發展機遇。 金融服務“引進來”的速度還可以進一步加快,方星海說。有觀點認為,中國制造業的開放使得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他相信金融業進一步的開放,也會使得我們國家成為金融服務業的世界大國。 “在提及加快‘引進來’的速度時,人們通常有一種擔心,認為如果我們加快開放的話,我們的金融服務業可能會被別人吃掉,經常舉的例子是英國開放的例子。”方星海認為中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中國和英國的情況非常不一樣,我們的文化背景、語言、法律體系、市場結構都不一樣,市場規模也不一樣,英國的例子不是很有說服力。方星海表示,我們可以看幾個具體的已經發生在開放領域的情況,它更有說服力。比如銀行業,中國的銀行業開放時間相當長,也是我們國家金融服務業開放得比較好、比較快的行業。到去年年底為止,所有的外資銀行資產占我們國家全部銀行業1.8%,今年年底,大概要占到2.0%左右。我們的銀行業沒有出現被外資銀行吃掉的情況。中國國內的金融服務業有自己的特色,外國人進來也不一定能把我們的市場完全占住、吃掉。當然,要加快“引進來”的開放,最好的辦法還是協商。我們加快開放,同時,美國、西歐這些國家對中國的金融服務業,甚至對于高科技的出口也有相應的開放、讓步,這樣一種協商的開放,相信雙方國家在政治上是可以接受的,不是我們單方向的開放。 方星海認為:“現在也是我們加大‘走出去’的好的時機。”他表示,當前,我們國家的金融機構資產估值都比較高,有一點小泡沫的存在,也是反映我們國家整個經濟成長帶來的金融機構資產價值的上升,是正常的現象。現在很多金融機構外匯資金比較多,正好碰到國際上金融資產價格因次貸危機的出現相對來說變得比較便宜,我們“走出去”的時機很好。 “走出去”具體是什么方式,是不是我們到了把一家大型國外金融機構整個買下來的地步呢?“我覺得恐怕還不到。”方星海說。舉銀行業的例子,我們國家很多銀行自己內在的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比如總、分行體制需要進一步改進,實現矩陣化管理方面我們也還沒有做到。國內一家大型銀行的一個分行搞得好不好,往往看這個分行的行長選得對不對。總行的這種職能專業部門對分行的指導,怎樣形成一種跟分行矩陣式的、有機的配合的構架,我們還是沒有做好。這樣,如果并購一家國外大型銀行的話,我們的管理水平跟不上,可能管不好,這樣就沒有意義。如果完全雇傭當地的人來管,我們自己不管,僅僅作為股東的方式,恐怕也有一定的風險。所以,目前“走出去”方面還是作為一個戰略投資者、作為一個小股東的方式出現的模式,可能會比較合適。 本報記者 胡劉繼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