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半小時:生態環境如何友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22:35 CCTV經濟半小時
經過艱難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5日通過“巴厘島路線圖”,決定在2009年前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進行磋商。的確,現在氣候變化是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挑戰,我們今天就先來回顧一下今年國內遭遇洪澇災害的情景。 今年7月中旬重慶璧山縣城被洪水圍困,突然襲擊了重慶中西部的33個區縣,暴雨引起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使得重慶市600多萬人受災,42人死亡,12人失蹤;山東濟南也正在遭受45年來最大的一次暴雨洗禮,雨水漫過河道,漫過馬路,街道成為河面,使泉城濟南一些地方變成了水中孤島; 與此同時,被暴雨引發的洪澇災害襲擊的還有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24個省市、自治區。在這場災難中,全國共有8205萬人受災,403人死亡,105人失蹤;農作物的受災面積達到550萬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90億元;加上其它各類自然災害,全國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264億元人民幣。 洪澇災害中失去每一個生命,我們都很痛惜,有關部門分析,歷年洪澇災害的遇難者中,80%都死于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而這兩種災害又都和水土流失有直接關系,因此,1998年抗洪勝利之后,我們國家就啟動了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北京天津風沙源治理和三北防護林等6大生態保護建設工程。 而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水源地的四川省,又是退耕還林面積最大的一個省份。如今,那里退耕還林工程已經實施了8年,那這八年來的努力,究竟能不能換回青山綠水? 洪雅縣地處長江上游水系青衣江旁,早在8年前全縣就開始了退耕還林,累計已經有38萬多畝大片陡坡耕地完成退耕還林,現在僅剩下一些零星小片耕地需要繼續退耕,雖然退耕還林已經在洪雅縣家喻戶曉了,但是,這里退耕的村民仍然十分擔心土地退耕造林后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和經濟收入。 就在聯和村的一些村民在為退耕還林后的生計問題而猶豫不決的時候,與聯合村隔江相望的將軍鄉早在8年前就已經實施了退耕還林,當年這里的村民對退耕還林反對是最激烈的,八年過去了,據四川洪雅縣將軍鄉新安村6組村民反應自2001年開始退耕還林之后,除國家的補助而外,他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村民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過去12畝坡耕地,種玉米,每畝產600斤,12畝地全年總收入才5400多元,現在7畝地改種竹子,每畝地產3噸竹子,7畝竹子純利潤就能達到6300多元,5畝地改種茶葉,每畝茶葉收入2500多元,5畝茶葉,就能收入12500元,由于土地都退耕了,村民也可以到外地打工,如每年打工收入寄回家里的有15000元,加上每年國家給的退耕還林補助2650元,現在的年收入能達到36450元,比退耕還林前增加了6倍多。 在洪雅縣平均每3戶農戶當中就有一戶退耕還林的農戶,洪雅縣除了引導退耕還林農戶通過種竹、種茶發展經濟外,還引導農戶通過林下種草養奶牛增加經濟收入。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現在洪雅縣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木材、竹子、竹筍的原料基地,特別是奶牛養殖的迅猛發展,已經吸引來蒙牛、新希望集團等知名企業在當地投資建廠,當地人把這些靠林業收入致富的農民都稱為林農。 在四川洪雅縣退耕還林不僅沒有影響到農民的收入,相反他們從中還發現了致富的新辦法,大家都說,退耕還林改變了洪雅縣的小氣候,就連洪雅的水,變化也很大。 洪雅縣境內的青衣江是長江的支流,記者在青衣江里采集了一瓶水樣,送到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態研究所,檢驗水中的沙土含量。經監測,從將近8年的時間來看,總體說來,水土流失大概下降了30%左右。 曾多年從事退耕還林研究和調查工作的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郭亨孝告訴記者:“過去一場大雨后到處都是泥石流,河水不會變清,現在山清水秀,根據我們定點監測,現在每年僅僅是退耕還林工程減少的水土流失就有0.53億噸,就是流到長江干流里面去的。” 由于生態環境好了,四川盆周不少地方成為了生態旅游區,吸引來四川省內外的游客到這里旅游,旅游已經發展成為退耕還林地區新的經濟產業。 通過退耕還林受益的不僅僅只有四川省,多年主管林業生態工作的國家林業局副局長李育才告訴記者:“退耕還林工程占我們國家整個國土面積的82%,實施的范圍涉及到我們國家的25個省、市、自治區,2279個縣,3200多萬農戶,12400多萬農民兄弟。” 今年全國大部分地方再次發生洪澇災害之后,中央決定,再投入2066億元鞏固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使退耕還林工程總投入達到4300多億元,現在按投資量算,相當于兩個半的三峽大壩的的投資量,相當于中國青藏鐵路11條青藏鐵路的投資量。 那全國退耕還林的情況怎樣?李育才告訴記者,截至到去年已經累計完成退耕地造林是3億6千4百萬畝,所造的林木蓄積量已經達到10億多立方米,相當于我們國家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國有林區,這是我們國家生態建設史上所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 就在退耕還林工程規模不斷擴大時,我們國家另一個投資九百多億元的天然林保護工程也同步啟動了。顧名思義,這項工程就是要保護越來越稀少的天然林資源,不再砍伐。但這樣一來,那些靠伐木為生的林業企業日子就難過了,樹不砍了,工人們也就沒了工作,他們還能靠什么來養活自己?我們現在就到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基地――大小興安嶺去看看,他們是怎么解決這個難題的。 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局長田喜軍告訴記者,清河林業局位于小興安嶺南麓,在建國初期,國家建設需要大量木材,當時清河林業局的職能就是砍伐樹木,滿足國家建設的需求。但到上世紀90年代末,過去森林密布的山上最后砍得只剩下一個個天窗,由于沒有樹砍,一直靠賣木頭生存的清河林業局全面陷入了資源危機和經濟困境,成為黑龍江省最窮的林區。 此時,國家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停止對天然林的一切砍伐活動,徹底斷了靠大木頭生存的清河林業局的后路,既要保著這僅存的天然林資源,又要讓林區幾萬職工有飯吃,這成為當時清河林業局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時臨危受命局長職務的田喜軍,大膽提出了從過去僅靠砍木頭的單一林業經濟,轉向發展多種經營的林區經濟的改革新思路,把林地分成若干個責任區,承包給職工管護經營,同時引導職工在林下發展藥材、蘑菇等林副產品來增加收入。 黑龍江清河林業局的工人,一邊種樹,一邊種山貨賣錢,就這樣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但光是賣山貨,林區職工的收入畢竟有限,一家一戶分散種植也會影響天然林的恢復,于是,清河林業局又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 清河林區林業經營公司響河林業站主任張國慶:“現在我們把過去的林場列為自然保護區,我們的職工逐步往山下遷,現在遷走的有170多戶了,還剩100多戶,人全部遷出去之后,這地方就全部造林,變成自然保護區。” 那么,這些山里的人家往哪里遷?在清河鎮記者發現了一條新建的街道,清河人告訴記者這條街叫生態移民街,是林業局專門為山上林區的移民修建的。據了解,在生態移民街,現在已經有1100多戶生態移民住進了新家,占整個搬遷移民的65%,去年一年建了23萬平方米的住宅樓,全部住滿,明年還將開發10萬到18萬平方米,才能滿足這個地區的居住。 山上的職工搬遷到了城鎮,清河林區的天然林在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藥材、木耳、蘑菇等基地也在林區建立了起來。 今年7月清河林業局五味子藥材豐收,清河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五味子產地,為林區職工創造了可觀的收入。僅五味子一項,林區年產值就達到了1.8億元,相當于當年砍伐18萬立方米的木材收入。山中有梧桐,自有鳳凰來。隨著清河藥材、土特產品基地規模的壯大,吸引來香港、上海和哈爾濱等城市的大型企業到清河投資辦廠,這些企業都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 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廠,清河林業局成功實現了資源有效保護和職工增收致富的雙贏。現在林區8600戶職工家庭,每年收入1.3億元,森林資源也在以平均17.6萬立方米的幅度增長,森林資源和經濟增長的幅度和速度都位于黑龍江省森工企業之首。 清河林區成功走出資源困境和經濟困境的實例,在國家林業局副局長李育才看來,在全國還很多,從目前來看,已經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是1279.9萬公頃,管護森林面積是9533萬公頃,分流安置富余人員665000人。 那在我們國家六大生態工程啟動后,都帶來了哪些變化? 李育才:“在六大工程實施以后,可以說對我們國家的國土綠化,對于水土流失這方面狀況的改善,對于生物多樣性,對于增加林產品的有效供給,對于改善農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半小時觀察:我們是大自然的孩子 洪災、旱災,一場場令人不堪回收的災難觸目驚心,留給我們的除了慘痛記憶外,還有刻骨銘心的教訓。“要想富,多砍樹”的想法再也不靈了,取而代之的變成了“要想富,多植樹”。 人們已經吃盡了掠奪性砍伐的苦頭,現在我們意識到退耕還林、保護森林資源是唯一的出路。退耕還林退出的是對自然的破壞和掠奪,還來的卻是自然的回報與和諧。保護天然林保護的綠色資源,也真正保護了林業職工的實際利益。幾年來的經驗已經說明,通過退耕還林和其他的保護措施,在大江大河上游,植被覆蓋和生態保護都得到了有效改善,而人民群眾的生活不得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得到了提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讓這些國家受益,百姓得利的政策持續下去,我們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更好地解決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政府要為“退耕還林”的農牧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和致富機會,只有人民群眾能從自然保護中得到更多經濟收益,他們“退耕還林”起來才會有更大的熱情。 主編:周人杰 記者:曾曉琳 攝像:毛云李 景延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