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幣融資租賃 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12:01 21世紀經濟報道
(黃玲雨) 操作瑕疵 "正常的國際融資租賃需經發改委、商務部、和外匯管理局的批準,并且一般針對飛機、輪船等單價很高的商品。這種中小企業的小型設備進口很難拿到正常的國際融資租賃的許可。"上海信誠律師事務所劉律師說,"而港資銀行的這一操作實際上已經構成國際融資租賃,但規避了國內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這種灰色操作不符合國內相關政策。" 在具體操作中,該模式也存在瑕疵。 "按實際情況,設備是以融資租賃的形式進來的,形成的負債應在資本項目項下。國家對資本項目的管理沒有放開,需要有很多審批流程。而港資銀行的這種方式卻將其變成了一般的設備進口業務,其分期付款形成的負債放在了經常項目項下。而經常項目國家已經放開管制,實行外債備案登記制,幾乎不需要審批。這種避重就輕的操作干擾了國家的外債管理。" 劉律師進一步指出了該操作的紕漏。 在風險控制環節,港資銀行要求內地企業對設在香港的空殼公司提供擔保,而在對外擔保上,外管局有嚴格的管理。 "對境外企業擔保須經當地外管局批準,外管局要審核內地企業的經營狀況償債能力等,還要求被擔保的企業不能是虧損企業。這涉及到或有負債的管理。"外管局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記者就此詢問了參與這一操作的內地企業主。被采訪的業主都聲稱擔保合同沒有向外管局報批。 付款環節的漏洞更大。 "由于融資租賃的對外支付金額往往超過外債簽約情況表登記的本金和利息,對這部分支付往往走地下通道。這直接違反了國家外匯管理制度。"國內某租賃公司經理說。 加劇國內過剩的流動性? "除印刷設備外,數控機床、紡織設備等都可采用這種模式。實際上只要涉及到中小企業的設備進口,港資銀行都可介入。在珠三角,港資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已經占有相當的地位。而這種市場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這種灰色操作建立起來的。"該經理告訴記者。 "這種變相的港幣信用可以說是國內金融監管的薄弱點。與人民幣相比,他們既有利率優勢又有匯率優勢。在這塊業務上,內地金融企業跟港資銀行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了。" 另一個觀點更加引人注意。 "這一操作也加劇了國內的流動性。"國內某銀行人士分析到,"原本進口一臺設備,國內購買方會全額支付所有貨款,也就是全額付匯,這沖掉了部分流動性。而這種操作施行分期付款的方式,拉長了設備的付款期,相當于部分付匯,這就把一部分本該付出去的流動性留在了國內。" 而一位港資銀行的人士則對這種觀點不以為然。 "對購買設備的國內企業而言,這種操作大大降低了其成本,刺激了市場需求。港資銀行根據資質、信譽還有掌握信息的不同,給內地企業的融資單利在3.5%-5.5%不等,而按復利計算則高達7%-10%,這高于香港市場上的1-3年期利率。設備的進口量大大增加,這有利于降低國內的外匯儲備,降低流動性。同時有外管局管理著企業的外債規模,分期付款形成的外債規模國家可以控制。" 如果說有這兩種效應起作用是否增加流動性一時還難以確定的話。這種操作對調控的影響則顯而易見。 2007年底的中央經濟會議明確提出:防止經濟增長由過快增長轉向偏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轉向通脹。隨后央行上調存款準備率一個百分點達到14.5%,而1-3年期貸款利率高達7.47%,銀根收縮趨緊。 12月12日,香港金管局跟隨美聯儲步伐宣布降息25點至5.75%,將其與內地的利差進一步拉大。 而對于從港資銀行手中獲得融資租賃的內地企業來說,其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這刺激其購買設備加速投資。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