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房企囤地10億平方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4:07 大河網-大河報
本報綜合消息 國內首份揭示開發商囤地現狀的報告——《中國房地產土地囤積及資金沉淀評估報告》12月4日在杭州發布。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房地產開發商囤地約10億平方米;截至2006年年底,房地產業沉淀在土地上的資金約2.4萬億元。 該報告由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完成。主要撰寫人、北師大金融中心主任鐘偉表示,當前中國房地產業可用“資金為王、土地為禍”形容,“繼續維持既有決策思維定勢和市場供求狀況,對房地產業、金融業將是危險而巨大的賭博”。 所囤土地可開發3年 “囤地現象不是新近出現的,事實上,2004年前的囤地增長規模較此后更快。”鐘偉在“杭州土地招拍掛十年高峰論壇”上說,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近年來供應收緊、地價飆升。 鐘偉說,萬科、碧桂園、金地、河南建業等全國10大開發商是“囤地大戶”,其中實際土地儲備規模在1000萬平方米以上的包括碧桂園、萬科、保利和招商地產,“10大開發商囤地總面積約1億平方米”。 他表示:“開發商目前的囤地規模約可支持靜態開發4年或動態開發3年,也就是囤積了一個完整開發周期的土地。” 沉淀資金一半來自銀行 報告同時對沉淀在土地上的資金進行了計算。“房地產企業囤地的過程同時也必然是資金沉淀的過程。”鐘偉說。 報告估算,至2006年年底,沉淀在土地上的資金約2.4萬億元。在這些資金中,來自銀行信貸的可能高達1.32萬億元。“也就是說,囤地帶來的資金沉淀,差不多一半源自銀行信貸;銀行每發放4元的涉及房地產貸款,就有1元被直接或間接沉淀在土地上。”鐘偉認為,“和房地產企業凈資產、凈利潤等指標比較,沉淀在土地上的銀行信貸資金已有一定風險。” 地價并非房價關鍵因素 由于各地頻頻出現“地王”,使人們將房價上漲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地價上漲。但報告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地價對房價的占比并不是推動房價的決定性因素。 報告估測,地價對房價的占比在20%~30%,“因此,單純從土地購置成本和房價形成看,不能顯示地價對房價的決定性影響”。 報告認為,地價影響房價的關鍵在于目前的土地開發、供應方式和規模以及囤地的資金成本造成嚴重的供不應求,形成強烈的房價上漲預期。針對全國一線城市土地拍賣屢創天價從而推高房價的局面,一位上海資深房地產經紀業內人士指出,大型上市房企是目前推高地價的主力軍,他們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充沛的現金流,從而可以大手筆地拍下“天價”土地囤積,而這些計入資產的囤地又會推動自身股價的上漲,這種循環關系如果不打破,對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將是危險而巨大的賭博。 上市房企 土地儲備 總市值 上市公司最近一次拿地 12月,媒體爆出碧桂園在內蒙古 興安盟科右前旗取得的2000畝土地并 碧桂園 5400 萬平方米 2100 億港元 未走正當的招拍掛程序。另外2000畝當 地政府也可能已經“內定”給碧桂園。 12 月7 日,廣州富力地產公布,集 富力地產 3300 萬平方米 1100 億元 團通過拍賣形式新購置一塊位于山西 太原的土地。 12 月初,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 地產與九龍倉合作,以 24.1 億元人民 招商地產 3300 萬平方米 795 億元 幣,投得位于南京市仙林新區的住宅 地皮。 11 月 26 日,上海萬科房地產有 萬科 2050 萬平方米 2022 億元 限公司以 20.13 億元獲取上海銅山街 項目 60% 的權益。 12 月 5 日,廣州拍地,保利地產 保利地產 1007 萬平方米 1075 億元 和宏城發展平分金沙洲 4 塊居住用 地。 9 月 11 日通過掛牌方式以 15.9 近 1000 萬 億元的價格獲得廣州市番禺區中心城 金地集團 537 億元 平方米 區南區地塊。該地塊占地面積 243989 平方米。 12 月 5 日,以 8.35 億元的價格獲 金融街 400 萬平方米 480 億港元 得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 224 號住宅及 商業項目用地國有土地使用權。 10 月 8 日上市前,SOH O 中國已 經拿下了這個項目中 33 塊土地,另外 SOHO 中國 120 萬平方米 480 億港元 11 塊土地還要通過招拍掛的方式取 得。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