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專家把脈物價走勢 6.5%CPI對百姓影響有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0:40 新華網(來源:半月談)

  今年哪個詞匯普及率最高?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的這個說法,反襯出物價上漲受老百姓關注程度之高。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明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

  6.5%,面對最新一個月的CPI數據,許多人都有這樣的一系列疑惑:中國是否會出現明顯通貨膨脹?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否會受到大的影響?物價未來走勢如何?

  “餐桌上的漲價”

  菜貴了,蛋貴了,油貴了,肉貴了,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感受,反映在統計上是一系列上漲的數據:1~10月CPI同比上漲4.4%,10月份當月上漲6.5%,相對9月份環比上漲0.3%。

  老百姓對這一輪物價上漲高度關注,是因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推動物價上漲的主要是食品。10月份,食品價格上漲17.6%,而非食品價格上漲僅為1.1%。可以說,這一輪漲價主要是“餐桌上的漲價”。姚景源指出,10月份CPI漲幅6.5%是10年來最高點之一,其中的5.7%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造成的,也就是說物價上漲中88%的上漲動力來自于食品漲價。

  絕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判斷是,這一輪漲價屬于結構性漲價,可以從構成CPI的八大類商品與服務的漲跌看出來。價格上漲的有五大類: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以及居住;下跌的有三大類:衣著、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農村物價漲幅高于城市,10月份城市上漲6.1%,農村上漲7.2%。經濟學家王小廣分析,農村物價上漲較快,主要是恩格爾系數較城市高,食品占消費總額大。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輪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

  多因素共推食品漲價

  這一輪食品價格上漲中漲幅較大的主要是肉禽及其制品、鮮蛋、油脂、鮮菜等,糧食價格漲幅已趨于穩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突出反映了相關品種的生產流通方式存在問題。

  今年我國糧食生產總量有望超過1萬億斤,達到歷史高點,這是我國糧食連續4年獲得豐收。目前,我國糧食供求并未出現明顯失衡,糧價上漲首要因素是生產成本提高,糧食流通企業控制庫存投放、國際糧食歉收等因素則進一步抬高了市場價格。另外,生物質能源加工帶來非食用糧食需求擴張,對糧價上漲形成壓力,我國已經出臺相關措施對盲目上馬玉米深加工項目進行抑制。

  目前,我國生豬、家禽等養殖已經逐步實現規模化,產能調節幅度較大,與此同時,市場流通、產品銷售還處于分散、自發的狀態。分散自發的流通體系導致信息透明度低,規模化飼養缺少必要的行業協調,這就導致飼養戶對市場的過度反應。在缺少保險支持的條件下,疫情暴發加大了養殖業的生產周期波動幅度。當養殖業處于周期性低谷,一些品種出現暫時短缺,價格自然就會上漲。

  目前,政府已經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如何適時引導和規范農產品生產流通方式,支持、保護農業這一弱質產業的發展,是一項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

  “普漲”可能性小

  由于物價漲幅超過了3%的調控目標,有觀點認為中國可能出現通貨膨脹。張立群認為,2007年社會總供求總體平衡,不支持普遍的價格上漲。

  從需求方來說,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總體趨穩。2003年以來的宏觀調控,重點是控制過快增長的投資需求。國務院辦公廳剛剛下發的《關于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依法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張立群認為,投資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消費需求受到收入水平、收入預期以及家庭預算等約束,不可能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較快,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王小廣認為這主要是價格因素造成的,并不是消費真正趨熱的表現,不會對價格上漲造成真正的壓力。隨著

人民幣匯率逐步升值、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等政策效果的顯現,出口增長也將逐步趨穩。

  從供給方來說,我國基礎產品供給能力繼續增強。張立群分析,新一輪經濟增長是在短缺現象普遍消失的基礎上開始的,當前我國的資金和勞動力供給都比較充裕,在加強自主創新和全面加入國際產業分工的背景下,應用型技術的供給條件也在改善。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對市場變化的反應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只要國內外市場有需求,就會產生相應的供給增長。

  張立群認為,在需求增長趨于穩定和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我國社會總供求關系正在向平衡以至局部產能過剩的方向發展。因此,總量狀態決定了不可能出現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

  上漲壓力不容忽視

  目前,

中國經濟順差過大,導致經濟內外失衡,這是宏觀調控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為了抑制出口過快增長,就要逐步調整過低的要素價格,包括土地、勞動力以及環境成本。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要素價格的上漲是必然的。要素價格的上漲將會帶動下游商品價格上漲,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期內不可改變。

  最近一段時間,

國際油價已經上升到100美元區間,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比如糧食及礦山資源品)快速上漲,國際價格的變化通過進出口貿易很容易傳導到國內市場,對國內物價造成上漲壓力。王小廣認為,中國經濟體系日益開放,國際因素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一步步擴大,一定條件下可能造成部分商品價格較大波動。

  6%左右漲幅將持續一段時間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同比漲幅在6%左右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預計今年全年CPI漲幅4.5%~4.6%,總體上屬于溫和通脹,仍處于可承受區間。”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這樣判斷今后一段時期的物價走勢。

  王小廣則根據以往的物價走勢判斷,這一輪食品漲價與2004年相似。2004年食品價格上漲超過5%持續了13個月,從去年12月份開始的這一次食品漲價目前已經持續了11個月。這一次食品漲價持續時間稍長,可能在明年二季度趨穩,物價總水平有望隨之回落。(記者 秦交鋒) (來源:半月談)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