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法漸行漸近 推動效應顯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1:37 證券日報
編者按:2008年1月1日,新《企業所得稅法》將正式實施。新稅法的問世對市場意味著什么?它又會給相關行業帶來什么影響? 稅收調控可望實現一箭雙雕 本報記者 閆立良 今年3月16日,給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帶來同等稅收待遇的《企業所得稅法》在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獲得高票通過,并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令人關注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則于1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被審議并原則通過。從宏觀層面看,通過調整稅賦關系,改變政府角色、轉變政府職能,從而使經濟轉型得到經濟制度上的支撐。對資本市場而言,此次調稅不僅可以增強公司的競爭能力,而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市場泡沫。 消解市場泡沫 財稅專家、國家稅務總局原企業所得稅處處長徐箐表示,經國務院多次討論修改,《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從最先的300多條,精簡到最終的定稿133條,定稿后的具體內容,雖然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但據她所了解到的,主要是細化了企業所得稅的繳納。細則主要遵循了合法規范、接軌國際、便于操作等原則,強調的是可操作性。這些細則從2008年1月1日開始,將連同《企業所得稅法》一起,成為規范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配套文件。 按照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15%的優惠稅率,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優惠稅率;其余的企業均按25%的普通稅率。 申萬研究認為,對于內資企業,由于稅率從33%下調到25%,稅前扣除也將更加優惠,稅后利潤將明顯增加。僅考慮企業所得稅率變動的影響,企業稅后利潤將增加11.9%。從行業情況看,目前實際稅負明顯高于25%的11大行業稅后利潤提高的幅度最大。另有市場研究人士認為,所得稅率下調至25%將提升2008年上市公司盈利6個百分點,零售、飲料、銀行、煤炭等行業受益較大。 此前摩根大通曾有分析報告稱,這項新法令最大的贏家是中國的大型國有銀行,因為“所得稅和收入稅目前占其稅前利潤的近50%,而收入稅只有銀行需要支付”,這就使得這些銀行在承擔稅負方面尤其吃力。還有一些外國媒體甚至根據中國目前各行業的實際稅負水平,列舉出中國的銀行、白酒釀造及通信等行業將會在以后受益最多。 一家剛剛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通過測算后認為,如果所得稅率降為25%,“兩稅合一”將通過當期應納稅所得和遞延稅款兩項,影響商業銀行的所得稅費用,即稅率下調將減少所得稅費用,如果還按照前年的報表數計算,凈利潤水平將提升0.92%。因此,新稅制下的上市公司市值,可能更值得高估。同時,現在市場中存在的結構性泡沫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消解。 由此可見,雖然銀行利潤增長并不能達到研究機構測算的增長比例,但調稅對于銀行業的益處是比較明顯的。新的企業所得稅正式實施后,銀行股的市盈率水平將會有一定程度下降,從而能夠部分消解市場中存在的結構性泡沫。 據悉,《條例》除表現出對國家重點扶持公共設施項目、節能環保項目的明顯傾斜外,居民企業投資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超過2年將免稅。專家分析,這很明顯是在鼓勵企業長期持有上市流通股票,限制短期操作。對穩定我國股市、消除泡沫將起到一定作用,對市場來說可以看作利好。 促進經濟轉型 據悉,全世界159個實行企業所得稅的國家(地區)平均稅率為28.6%,中國周邊18個國家(地區)的平均稅率為26.7%。草案規定的25%的稅率,在國際上是適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吸引外商投資。 2006年我國的財政收入為4萬億元,2007年的財政收入專家預測將達到5萬億元。但從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預警信號圖中看,財政收入已經連續6個月亮起了紅燈,過熱跡象非常明顯。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將于2008年1月1日同時施行。據國家稅務總局官員介紹,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將企業所得稅稅率從33%降到25%,而且規定小型微利企業的稅率為20%,對高新技術企業設定了15%的優惠稅率等,這些變化將帶來減稅的效果。據測算,2008年新稅法實施當年我國財政減收大約為930億左右。 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新法之后,國家每年減少的財政收入是可以預見的,但長遠地看,新稅法對于各種類型的企業利潤的影響,還是利大于弊。他分析,對外商而言,雖然新稅率提高至25%,壓縮了他們的優惠空間,但比起28.6%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國還是偏低的,因此,不必過分擔憂稅率調整會影響外資投資的積極性;對國家而言,如果將減收的部分,放在5萬億的大盤子里,國家財政完全可以承受這樣的減收代價。 此外,企業所得稅法的調整可以看作是對中國社會轉型、經濟制度轉軌的一個制度性確認,也是為企業松綁減壓、營造良好生存環境,從而增強其活力與競爭力的制度保障。可以預期,這部法律在未來的實施,所釋放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將遠遠不止減讓幾個百分點的稅率問題。而對處于發展期的企業來說,有利于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增強自身的造血機能;企業發展、百業興旺,將會做大稅基,拓寬政府財路,同時對改善民生就業有非常直接的作用。換句話說,企業壓力減輕、活力增加、競爭力增強、就業狀況改善,其結果是稅基拓寬,政府反而可以征得更多稅收。 新稅法即將實施 金融行業是大贏家 2008年初,新《企業所得稅法》將頒布實施。由于內資企業所得稅率下調,部分原來稅負偏高的行業將明顯受益,而部分原來享受所得稅優惠的行業變化不大。整體來說,兩稅合并是一項利好措施,但所得稅降低并不會對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構成重大影響,不會改變上市公司的增長狀況,因此,長期而言,投資者仍應將注意力集中在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上面,積極關注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成長性。 ——金融行業。對銀行板塊來說,由于采用債務法計算所得稅,各家銀行將一次性調整遞延稅款,從而對利潤產生一定影響。2006年底,除工行遞延稅項為負債外,其余上市銀行遞延稅項均為資產,在所得稅下調情況下,調回遞延資產將減少凈利潤。在上市銀行中,中信銀行受益最大,其次是浦發銀行,但考慮遞延稅項調整的影響后,工行凈利潤增幅最大,其有效稅率下降幅度最明顯,興業銀行有效稅率最低,浦發銀行和深發展的有效稅率有所上升。整體來看,2008年以后,受益于“兩稅合一”和工資稅前抵扣優惠,各家銀行的有效稅率都將明顯降低。業內人士分析,營業稅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上市銀行凈利潤將提升約5%;所得稅每降低1個百分點,其凈利潤將增加約1.5%;若兩稅并軌后的統一稅率為25%,則銀行等金融企業的所得稅將降低8個百分點,對凈利潤的總影響為增加12%。據此測算,工商銀行明年到2010年的業績將較原預測上調約15.5%,中國銀行同期業績將比原預測上調約17%。此外,新稅法確定居民企業持流通股超兩年將免稅,由于證券公司的自營業務占證券市場的比例相當可觀,這一免稅措施將促升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 ——白酒行業。2008年白酒行業的企業所得稅將由33%調整為25%,白酒企業由于廣告等不能稅前抵免,因而所得稅負擔歷來比較重。業內人士稱,白酒行業和上述的銀行業不僅大多沒有稅收優惠,而且工資成本和其他費用不能據實在稅前扣除,導致實際稅率高于33%,因此這兩個行業將大大受惠。根據相關白酒企業前三季情況,所得稅下調將較為明顯地影響到白酒企業凈利潤率,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五糧液、古越龍山等公司的估值有望提升。 ——交通運輸業。修改后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將內資、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設定為25%,部分交通基礎設施會因此受益。業內人士認為,公路行業受益最大的是中原高速、山東高速、福建高速、楚天高速、寧滬高速和現代投資,經測算其每股凈利潤將增加8%;機場類公司受益最大的是白云機場,每股收益約增加8%;港口類公司受益最大的是錦州港,每股收益約增加8%,其次為營口港,每股收益約增加6%。 ——房地產業。內資房地產企業的傳統所得稅稅率一般為33%,下降為25%后將使企業稅后凈利得到較大提升,同時,新稅法也調整了抵扣項目,降低了內資企業稅基,有助于提升內資房地產企業的稅后凈利。內資房地產業人士進一步表示,兩稅合并對內資房地產企業的影響是有差異的,比如,在深圳特區擁有大量項目的內資房地產企業將失去稅收優惠,相對其自身而言,這可能意味著開發成本增加。 ——電力行業。在電力行業內,外資所占份額很小,所以稅率下調對電力行業的影響較小。業內人士稱,我國曾鼓勵外資進入電力行業。到1998年底,經批準設立的外商投資公司共計39家,涉及的裝機容量達2700萬千瓦,外商投入資本金總計23億美元,外資在電力市場的投資比率高達15%左右。但從2003年開始,外資開始撤離電力行業。外資目前在電力市場的投資比率不到1%。 ——煤炭行業。對煤炭開采業影響不大,而正在興起的煤化工行業可能受到影響。業內人士認為,煤炭工業利用外資起步于1978年,由于煤炭勘探開發周期長、投資多、風險大,中國煤炭領域吸收外資緩慢。據統計,截至2004年底煤炭行業利用外資總額為50億美元左右,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0億美元左右,約占20%。1998年-2004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2.1%,比全國水平低2.8個百分點。近年來政府積極鼓勵外資進入國內剛起步的新型煤化工領域,包括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油等,作為新型替代能源,煤化工受原油價格影響非常大,如果油價居高不下,所得稅影響尚不明顯,如果油價跌至30美元以下,外資在煤化工領域的利潤將大打折扣。 整體而言,目前食品飲料、銀行、通信運營、煤炭、鋼鐵、石油化工、商業貿易、房地產等行業的實際稅負均大幅高于25%,因此兩稅合并將給這些行業帶來較大收益。造紙等行業實際稅負接近25%,且行業內部分上市公司正在享受的優惠稅率大大低于25%,因此,機會主要來自行業內實際所得稅稅率高于25%的上市公司。而電力、有色金屬、醫藥生物、汽車、家電、機械設備、電子元器件等行業,由于實際所得稅稅負低于25%,因此行業整體并不能享受到兩稅合并的好處,只有實際所得稅率高于25%的部分上市公司才能受益,如汽車行業中的商用車龍頭公司等。 (家路美)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