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峽辦:科學對待三峽水庫可能的生態隱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9:46 21世紀經濟報道
重慶報道 本報記者 吳紅纓 11月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三峽建委副主任、三峽辦主任汪嘯風表示,三峽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防洪、發電、航運、生態環境等方面都發揮著建設作用。 三峽工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自1994年12月開建,已先后完成了大江截流和大壩建設,預計于2009年全面竣工,關于這個龐大工程,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與它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一樣令人矚目。 汪嘯風表示,對三峽工程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國政府的態度是實事求是地肯定治理或建設的成效,同時也科學地對待可能出現的隱患和問題。“ 生態效應 據27日的新聞發會布公布的信息,2006年,三峽工程實現156米水位蓄水的目標,并在2007年,首次成功發揮了調峰和補水的功能,目前三峽左右岸電站19臺單機70萬千瓦機組投入運行,至今累計發電已超過2000億千瓦時。 汪嘯風稱,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沒有超出當年可行性報告預測的范圍。 首先三峽工程本身就是一個生態工程,如與同等裝機容量火電機組相比,三峽電站每年發出的電能,相當于少消耗5000萬噸燃煤,減排1億噸二氧化碳。 同時,中國政府對三峽庫區環境整治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生態效益顯著。他表示,近幾年,中國已累計投入數百億巨資對庫區進行水污染防治、地質災害治理、植樹造林、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恢復與建設,其中,關停并轉1500多家搬遷工礦企業,興建各級污水和垃圾處理廠70余座,庫區地災治理耗資120多億元,地災避讓移民近7萬人。 汪嘯風稱,三峽庫區目前的環境狀況,首先是泥沙淤積明顯減少,第二是水質基本穩定,長江干流的水體仍然在中國的大江大河中是最好的水質,自三峽大壩實現156米蓄水以來,三峽庫區沒有發生過任何重大地質災害和因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 對于泥沙淤積,參加新聞發布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家錚表示,現在每年進庫的泥沙數量是當時估計的不到40%。 潘家錚認為,“三峽水庫經過幾十年的運行,達到平衡的時候,它的有效庫容絕大部分都能夠保留下來,三峽水庫是淤不滿的,這個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三峽水庫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上世紀50年代論證建設,當時水利專家黃萬里公開反對,警告泥沙淤積問題。1960年,大壩建成。此后,大量泥沙開始淤積,潼關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2003年,渭河流域發生特大洪災。據央視報道,曾任三門峽水庫技術負責人的兩院院士張光斗和水利部原部長錢正英,都力主廢棄三門峽水電站。 潘家錚對這段時間,國外媒體“妖魔化”三峽生態問題表示了指責,”有些媒體說的是個別支流的情況,這些情況并不嚴重,我們完全有條件和能力加以解決。 例如水質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教授黃席樾,最近多次從重慶到宜昌,往返考察庫區環保問題,他表示,可以認為,干流的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過去江面的漂浮物,大得人可以站上去,現在基本沒有這種情況了。” 目前中國已撥出專項國債資金392億,在庫區建了50多座污水處理廠和40多座垃圾處理廠。 環保隱患 2009年,三峽庫區蓄水水位將達175米,長江上游將形成長600多公里、水面1084平方公里、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的特大型水庫。學界指出,庫區將面臨更大的環保壓力。 1991年,三峽工程上馬前,有關部門出具了一份<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得出關于”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利大于弊“的結論。汪嘯風認為,這個結論仍然科學可靠。 汪嘯風表示,據”利大于弊“這個結論,可說明決策者認識到上馬三峽工程確也”存在弊端“,這是中國政府一貫的立場,就是從項目研究開始,就十分重視存在的隱患和問題。 汪嘯風介紹,國務院三峽辦正在著力推進”7+1“專項計劃,研究實施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治理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建設模式,主要包括消落區治理、支流水環境綜合治理、支流飲用水源安全保障、庫岸帶生態屏障建設、農村截污、城鎮截污、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以及對三峽工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進行效能評估。 目前,三峽面臨的主要環保隱患,一是成庫后,600多公里長的庫區由自凈能力較強的天然河流變成了生態相對脆弱的人工湖泊,水流速度減緩,水體稀釋自凈能力減弱,一些次級河流滯水段富營養化趨于嚴重,出現水華。 汪嘯風表示,國家環保總局每年對三峽環境監測的公報總體評價是,水華問題處于穩定期。它沒有出現大面積爆發的趨勢,但我們密切注意到發展的趨勢,這也是必要的,主要的措施是控制點源和面源的污染源。 另一點,就是消落帶污染。三峽工程完工時,為保證發電需要,三峽庫區冬季正常蓄水水位為175米,而夏季為防洪,水位降至145米,這期間30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即消落帶,易污染環境,并導致流行病發生。據有關調查,三峽庫區長江和支流兩岸將形成440多平方公里的消落帶,分布在湖北省、重慶市所有庫區區縣。 國內最早提出消落帶問題的三峽問題專家、重慶大學教授雷享順介紹,去年經國家批準,重慶開縣生態調節壩正在建設,該工程完成后,至少可減少20多平方公里的生態危害。另外,忠縣,巫山的整治消落帶項目也在進行可行性評估。 此外,雖然泥沙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但清水下泄帶來新的問題,今后長江河床將發生長距離的沿程沖刷和橫向擴展,對河勢控制和護岸工程帶來較大影響,并可能引發新的崩岸。 發展與環境的矛盾 政府還面臨的一個嚴竣問題,是關于庫區的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如何規避、減少人類生產活動對庫區生態環境的影響,顯得尤為迫切。 重慶市委黨校教授何關銀,曾主持過三峽庫區產業發展研究。他表示,重慶的奉節、巫溪、巫山、云陽,以及宜昌的巴東,屬墜覆體地質,根本不適合產業振興。 何關銀說,“這些地方難以植樹,連草皮都難栽種,墜覆體地質非常容易滑坡。奉節建新縣城時,橋梁設計一度沒有設計者敢接手,因為沒有地基。” 中央政府對此也在關注。何關銀透露,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和環保總局聯合到庫區調研,提出了這五個縣,因距三峽大壩最近,關系到庫區安全,在戰略上不適應發展產業,而宜建生態經濟示范區,成為全國的公共產品的思路。 “庫區生態的問題會長期存在,不是三五年就可解決,關健是如何控制,不要出大問題。”雷享順稱。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