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自主創新: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00:55  金融時報

  記者 周劍初

  黨的十七大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并且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擺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八項任務的第一條,強調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我們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事實上,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是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和我國所處歷史階段提出的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大戰略舉措。

  自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發揮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的作用,科技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統計顯示,到2006年,我國研究開發投入從1995年的348.7億元上升至2943億元,位居世界第五,研究開發投入占GDP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1.4%;現有科技人員以3500萬人的總規模居世界第一,研究開發人員居世界第二。迅速發展的高等教育,大大提高了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的供應能力。快速增長的科研投入,為自主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高技術研發取得豐碩成果。雜交水稻每年增產的糧食可多養活7000萬人口,超級雜交稻畝產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標已經實現。以第三代移動通信、高性能通用計算機芯片、計算機操作系統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成果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繼載人航天工程取得歷史性突破之后,探月工程正進入“嫦娥”繞月階段,國產大飛機研制已通過國家立項,航空航天等產業的躍升為增強綜合國力和維護國家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長足進步。2006年,我國數學研究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四,化學研究綜合排名居世界第六,地學和計算機科學綜合排名居世界第七,物理研究綜合排名居世界第十,納米科學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納米技術專利數高居世界第三。碳納米管制備、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強超短激光研究等一系列原始性創新突破,在獲取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等方面均有重要進展。

  科技發展更加以人為本。圍繞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我國科技在公益性研究領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立足于節能減排的電動汽車研制取得顯著進展,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混合動力汽車實現載客運行并具備了小批量生產能力,純電動汽車實現量產并開始出口。油氣資源勘探理論與技術的突破,對南堡油田等一批新油氣藏的發現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對資源的綜合平衡利用和地區間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今之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處于發展的關鍵期。特定的國情,特定的需求,決定中國不可能選擇資源型或依附型的發展模式,而必須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道路。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成為我們能否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的關鍵因素。著力自主創新,將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是歷史和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

  從國內環境看,人口基數龐大、重要資源人均占有量嚴重不足、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我國未來的發展還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資源、能源和環境瓶頸,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成為我們必須回答的極為緊迫的歷史難題。實現這一重大轉變的根本途徑,就是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逐步使我國經濟實現從要素驅動型增長向創新驅動型增長的重大轉變。

  放眼世界,未來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開放,面臨的國際競爭也更加激烈。諸多產業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國在發展中難以掌握戰略主動權。要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就必須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扭轉我國在重要領域的關鍵技術上依賴國外的狀況。

  "各種情況表明,當今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說。改革開放以來,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提出,到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再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確立,充分表明我國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科學制定規劃綱要、及時出臺激勵政策、大力引導企業成為創新主體……一項項重大措施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正朝著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不斷邁進。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查看該分類所有股票行情行業個股行情一覽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