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注企業為何未引起關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3:34 金融時報
張成忠 王世宣 孟祥恩 在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資金流入異常活躍的情況下,貿易結匯分類管理新政策的實施,有效地遏制了異常資金的跨境流入。但部分“關注企業”借政策規定的漏洞,采取各種辦法逃避監管,繞開了貿易“關注企業”的結匯管理規定,應引起有關方面重視。 例如,某外國獨資服裝有限公司系中小型服裝加工類出口企業,2005年9月30日至2006年9月30日期間其貿易項下實際收匯與其同期貿易應收匯之比大于規定比例,被列入“關注企業”。但在日常核銷監管中發現,該企業結匯“順暢”,已收匯未核銷金額仍居高不下,到2007年上半年已收匯未核銷金額達82萬美元。通過調查發現,該企業采取了繞開貿易“關注企業”結匯管理規定和核銷監管進行運營,使企業形成了循環式且較為順暢的滾動結匯和滾動核銷,從而達到資金流入和逃避監管的目的,掩蓋了企業一些不合理資金借道貿易項下流入的實質。據了解,目前有不少“關注企業”采取此種做法。 “關注企業”所以未引起“關注”原因有三:管理政策漏洞給企業提供了可乘之機 根據現有政策規定,銀行辦理“關注企業”信用證、托收結算方式的貿易收匯以及出口押匯、福費廷、出口保理等貿易項下融資外匯的結匯時,可不審核《通知》第五條規定的憑證,這樣,“關注企業”就可利用以上收匯對應的出口報關單辦理其他收匯的結匯手續,隱蔽性較強。另外,通知規定銀行為“關注企業”辦理結匯手續后,應當在其提供的相應單證正本上簽注對應的結匯金額、日期,并按規定留存書面說明原件及相關單證原件或者復印件。如果企業用已核銷的報關單辦理結匯,銀行就很難辨別真假,起不到應有的監督制約作用。因為管理政策存在的漏洞給企業以可乘之機。為了減少政策實施帶來的影響,使被監管成本最小化,“關注企業”總是想方設法利用現有政策漏洞和管理手段的不完善逃避外匯管理部門的監管,以達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銀行把關不嚴削弱了政策實施效果 目前,外匯指定銀行在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管理理念下,為了保住客戶,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往往服務優先于監管,放松對企業的管理,在貿易結匯分類管理政策的理解和執行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企業提供的材料審核把關不嚴,往往只注重審核材料單證是否齊全,而不注重材料單證的內容和實質,沒有真正發揮遏制不合理資金流入第一道閘門的作用,從而削弱了政策的實施效果。 處罰措施不到位沒能起到真正的威懾作用 “關注企業”之所以能采取滾動結匯滾動核銷方式繞開“關注企業”結匯管理的相關規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銀行和外匯管理部門對“關注企業”管理沒有實行聯動機制,相互脫節,銀行在審核單據時無法判斷報關單是否已用核銷,而外匯局核銷按現有規定也不須一一對應,這相應也為“關注企業”能夠順暢結匯逃避監管提供了機會。因此,缺少銀行和外匯局對“關注企業”結匯監管有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管理技術性手段滯后,大大降低監管的有效性。 針對貿易結匯分類管理新政實施中“關注企業”存在的問題,建議:一是盡快建立“關注企業”管理在外匯局和銀行之間的聯網系統,并使系統功能進一步擴展,不但能看到“關注企業”在銀行的結匯情況,還能看到銀行在辦理結匯具體業務時所留存的企業提供的資料和單證,提高結匯業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源頭上杜絕企業滾動結匯和滾動核銷行為的發生。 二是結合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完善貿易結匯分類管理的各項政策,堵塞漏洞,避免給一些“關注企業”不合理的資金流入造成可乘之機。 三是要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目前,在外匯資金持續流入、順差進一步擴大的新形勢下,加大對企業和銀行的檢查處罰力度,確保外匯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抑制不合理資金流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