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率加匯率模式貨幣政策顯新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4:12 金融時報
記者 牛娟娟 日前央行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價格整體上行壓力依然較大,通脹風險仍需關注。下一步要加強價格杠桿調控作用,加強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穩定通脹預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報告“加強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的提法很有新意,利率和匯率政策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抑制通脹的兩大緊縮手段已很明確。 專家指出,事實上,近期以來宏觀調控已在不知不覺中采用了“小幅穩步加息與人民幣穩步升值”的“利率+匯率”模式,宏觀調控效果也初步顯現。2005年以來全球進入了加息周期,面對國內經濟過熱狀態,我國也將利率杠桿作為穩定通貨膨脹和通貨膨脹預期的常用手段。 今年年初以來,央行先后五次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累計上調1.3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累計上調1.17個百分點。融資成本適度上升,合理地調控了貨幣信貸投放,抑制了過度投資;連續多次加息引導了居民資金流向,穩定了社會通脹預期,利率政策的累積效應已逐步顯現。與此同時,三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延續了今年二季度的發展態勢,有貶有升,雙向浮動,浮動彈性進一步增強,市場供求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傮w來說,人民幣穩步升值態勢在延續。 2006年以來,我國一直面臨CPI不斷高企的壓力,今年8月CPI更是以6.5%的數據創下11年來新高。報告預計,2007年GDP增長率將超過11%,CPI漲幅在4.5%左右。目前國內物價還存在上行的要求,通脹形勢嚴峻,在糧食價格、能源價格、勞動力成本上行的態勢下,通貨膨脹預期繼續強化,未來價格總水平面臨進一步上漲。專家認為,面對目前的經濟形式,未來有必要進一步采取緊縮性調控,在采用利率手段抑制通脹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匯率手段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加強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雙率結合”、雙管齊下穩定通脹預期。 報告提出,本幣升值有利于抑制國內通貨膨脹。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丁志杰指出,本幣升值會產生緊縮效應,人民幣適度升值有利于抑制國外需求從而抑制國內經濟過熱現象。在實際匯率水平問題上,除名義匯率外,通脹也會影響實際匯率水平,名義匯率的上升客觀上會減弱通貨膨脹的壓力。 盡管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升值可能導致部分熱錢流入國內,加劇流動性過,F狀,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并不影響利率和匯率手段的協調配合,利率手段的使用可以抑制信貸投資過熱和資產價格膨脹,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專家提醒,這里尤其要注意在穩步推進的前提下找到一個“適合度”:利率變動要關注其對匯率產生的影響,要注意避免過大的升值壓力;匯率問題中也應考慮利率變化的步驟和節奏。 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鄭仁福認為,未來的貨幣政策可以繼續沿用貨幣、財政政策“組合拳”配合匯率的手法進行宏觀調控,更多地使用特別國債、提高QDII額度以及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從根本上收縮基礎貨幣。央行近日宣布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至歷史新高———13.5%的舉措,充分說明從根本上收縮基礎貨幣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目標之一。此外,繼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指引也將有利于進一步實施宏觀調控。 未來,要加強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不可忽略的一點是,要在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有必要進一步強調市場機制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的重要性,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要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的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丁志杰表示,要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有必要大力發展外匯衍生市場,在完善遠期和掉期外匯業務管理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匯率衍生產品的交易品種,增加外匯市場流動性,規避匯率風險。此外,還要做好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逐步開放資本項目、拓寬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渠道、繼續推進銀行改革等配套工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