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年推進社區醫療培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11:00 21世紀經濟報道
香港報道 本報記者 譚璐 國家衛生部日前與香港醫院管理局、鄭裕彤基金簽署了一項合作備忘錄,為內地的社區醫療人員提供培訓機會。 這項“社區醫療新世界——社區衛生及基層醫療管理培訓計劃”將于2008年啟動,每年將獲得鄭裕彤基金150萬港元的資助,計劃為期十年。培訓將分階段進行,首階段為期三年,每年開設四個培訓班。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出席簽約儀式時表示,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這次簽訂的社區衛生和基層醫療管理培訓計劃,對于實現國家的衛生規劃綱要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香港社區醫療體系成熟,目前高達三分之二的醫療需求依靠社區醫療服務提供。黃潔夫說,香港是一個國際醫療平臺,擁有大量先進的醫療理念,因此其醫療市場管理經驗,值得內地借鑒。 每年80人參與培訓 衛生部早在2006年的工作會議上,已經落實研究推行社區基層醫療服務的可行性,以強化過分依賴醫院的正規醫療體制,使整體醫療資源得到更有效的發揮。 新簽訂的計劃將提供社區基層衛生的管理培訓課程、全科/家庭醫學專業進修培訓課程等。醫管局的張偉麟醫生透露,預計每年將有80人參與培訓,屆時還將安排多項考察、討論活動,并安排內地的醫生體驗香港的家庭醫生會診就醫、分享照顧病人的經驗等。 按照計劃,學員的招募將由國家衛生部負責統籌,香港醫管局進修學院負責承辦整項課程。培訓完成后,將以大型總結討論會作階段性總結,讓學員互相分享推行社區醫療服務的實踐進度和成效,同時提出政策建議,逐步推動全國社區醫療服務的發展和落實。 香港醫管局主席胡定旭表示,社區醫療發展不僅是世界醫療的大趨勢,更是國家醫療發展的大方向之一。他相信這個計劃使香港醫管局有機會與內地同業加強交流,優勢互補。 目前香港的醫療衛生系統主要由公立醫療系統和私立醫療系統組成。由政府高額補貼的公立醫院規模龐大,市場份額占整個醫療服務市場的95%以上,醫院以收治大病、重病為主。而私人醫療系統包括私家醫院和私人醫生,收費昂貴,政府沒有補貼。 除了公立和私立系統的劃分外,香港的醫療系統也分為基層醫療服務、中層醫療服務和第三層醫療服務。其中的基層醫療服務,除了常見的家庭醫生服務和公共健康問題之外,還包括了預防醫學、環境衛生、職業健康、生育計劃、傳染病的監測和控制、慢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康復、控制吸煙、防止濫用毒品、精神健康等多項內容。 根據有關數據,香港約82%的社區基層醫療服務由公立醫療機構提供。 借鑒香港社區醫療模式 目前內地城鎮居民對社區醫院缺乏信心,對社區醫療認識不多,90%的市民看病仍選擇大醫院。而且現有社區醫院在硬件設備、醫療水平上仍與大醫院有較大差距,社區醫生隊伍有待建立。 黃潔夫表示,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建立符合國情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希望通過培訓計劃,可以借鑒香港和國際的豐富經驗,為探討內地建立社區衛生模式作出貢獻,培養一批好的管理人員和真正的社區醫生。 黃潔夫強調,內地不能照搬香港現有模式,必須符合國情。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同時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衛生部近期的資料顯示,在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方面,將堅持以促進健康為核心,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探索建立雙向轉診、密切合作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 截至2006年底,全國有278個城市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占城市總數的98.2%,全國共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3036個。同時各級財政也加大了社區衛生的投入,中央政府通過轉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對解決看病就醫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