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風險投資業亟待突破內冷外熱現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 17:02 新華網
新華網合肥10月28日電(記者 蔡敏)2006年中國新募集的風險資本中,6成為海外資本,中國內地資本僅占3成。日前在安徽合肥舉行的2007中國中部創新經濟與風險投資論壇上,風險投資專家們指出,我國發展風險投資業,促進創新經濟發展,亟待打破“內冷外熱”現狀。 “內冷外熱”現象突出 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院長陳工孟介紹,當前,我國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有一個顯著特征——“外熱內冷”,即外資風險投資機構越來越多進入到中國,而內資機構相對萎縮。 陳工孟說,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2007年初完成的《2006年度中國風險投資調研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新募集的風險資本中,有68.7%的資本為海外資本,中國內地資本僅占31.3%。 他介紹,最近兩年,境外風險投資機構在中國有了集合式發展。海外的風險投資機構在中國國內已經發展到100多家,資本達到200億美元。最近七八年,海外的風險投資,在中國取得了成功。像新浪、網易、百度等等,都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風險投資機構獲得了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回報。 但就在境外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熱情高漲的同時,本土風險投資機構卻發展緩慢。據陳工孟介紹,2000年開始全國的風險投資有一陣蓬勃發展,風險投資機構最高的時候超過400多家,但是現在仍在做風險投資的只有100家左右。有一些現在還掛著風險投資的招牌,實際上卻在做房地產、炒股票。 機制不順是根本原因 在分析“外熱”的原因時,陳工孟分析認為,過去七八年海外風險投資在中國的成功實踐證明,中國適合他們的發展。中國“十一五”規劃,把自主創新戰略放在首要位置,技術創新活動越來越活躍。同時,中國政策環境越來越完善。這給海外投資者帶來更大的信心。 陳工孟認為,“內冷”的主要原因在于“機制”問題,即大多數本土風險投資機構沒有一套非常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用人機制、監督機制,無法適應“風險投資業”高度市場化、高度競爭性、快速反應的行業特征。 中國近九成的本土風險投資機構具有政府或國有企業背景,大多數是以各地區科技部門為主體出資成立的,具有準政府部門特征的投資機構。 此外,政策不到位也是一個原因。中國風險投資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退出通道等基本上不成熟。本土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的企業很難去香港或國外上市。而外資的退出通道相對通暢,他們可以到美國、香港等地上市。 本土風險投資家、深圳市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晝指出,外資創投大量涌入形成了對中國自主創新知識權屬的爭奪,為了保護自主創新必須強化本土創投的競爭力。 亟待完善政策環境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歐介紹,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滬深兩市市值已居全球資本市場第四位,新興市場第一位,中國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市場之一。 王歐說,近幾年來,經過一系列市場改革,中國資本市場的運行機制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各項制度日趨完善,股市投資的回報率也大幅提升。截至今年9月,滬深共有上市公司1117家,總市值超過中國去年的GDP。 王歐認為,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風險投資行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解決體制問題,完善政策環境目前尤為迫切。 陳工孟指出,中國要發展本土的風險投資企業,首先要解決好體制問題,借鑒國外成熟的風險投資經驗與模式,與國際接軌。其次,要完善政策環境,設立區域引導基金,例如設立省級乃至地區風險投資引導基金,采取“讓利與民”的原則參股扶持民間商業性風險投資,建立健全風險基金對本土風險投資的補償機制,包括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實行投資收益稅收減免或投資額按一定比例抵扣應納所得稅。 陳工孟指出,此外,還要疏通風險投資退出通道、重視相關人才建設。如,扶持發展區域性交易市場,拓寬創業投資的退出渠道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