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AH股互換誤會的思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20:53 華夏時報
劉紀鵬 劉 冰 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前一段時間市場傳言A股和H股互換,盡管證監會作出澄清,媒體仍在不斷追問怎樣理解和認識這個問題。比如有一些記者談道:A股和H股現在的價差如此之大,政府是否會在A股和H股之間做一個機制來平衡?實際上,以筆者對屠光紹副主席的理解,結合當前資本市場宏觀環境的現狀和管理層對政策的把握,他不可能提出A、H股的直接互換。 十余年來,筆者作為中國資本市場設計的參與者之一,一直在關注A、H股合并的問題。研究A、H股合并的時機,應當充分了解中國股權分置的歷史背景。中國的股權分置改革分為三個層次,股權分置可以從股份分置、股份可流動性和股種分置三個層面探討。第一層次可以稱為股份分置,在中國早期的股份制改革中,考慮到存量轉讓的難度,當時按所有制性質將股份劃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外資股和個人股。法人股在英文里叫做Corporation shares,即C股。第二層次可以稱為股權分置,按可流通性劃分,A股為可流通股,由于國家股和外資股最終都是以法人身份出現的,因此將C股統稱為非流通股。第三層次是股種分置,按股種劃分,分為A股、B股和H股。廣義的股權分置改革包括以上三個層面,事實上,改革的思路也是沿著三個層面層層遞進的。 國家股、法人股、外資股僅是針對所有制屬性的劃分,并沒有對股市有實際的影響,在股權分置改革的初期,我們以對價方式解決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并軌,即A股和C股的并軌問題。在資本市場煥發青春、股權分置改革初見成果的背景下,未來要解決的是A、B股合并和A、B、H股合并的問題。筆者在十年之前提出過中國股市的發展戰略是“A、C股先合并,A、C股再與B股合并,最后ACB與H股合并的三步走戰略,從而最終實現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統一化”。循序漸進、結合國情的改革將使資本市場穩步、健康地發展。 關于先合并AB股還是先合并AH股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先統一A股與B股,目前中國1500多家上市公司合計近1.9萬億股本,而B股合計股本只有147億,并軌很容易,也不必對價補償。A股、C股合并后,可在合適的時機將B股統一變成A股,考慮到B股規模較小,也可在有一定價差下直接合并,這會給B股投資者帶來一定溢價,考慮到B股投資者長期以來受過兩層苦難,A股跌的幾年里B股也在跌,現在A股漲起來了,但由于美元貶值的原因,B股投資者仍要忍受貨幣貶值的煎熬,這項安排也具備合理性。A、B股相對A、H股合并操作簡便易行。即便管理層希望盡快解決同股不同權和同股不同價問題,A、B股合并的緊迫性和現實可能性都更大。 相比之下,A、H股合并從技術角度講是非常復雜的,據統計,A+H股中的H股流通市值已達6200億美元,而內地與香港價差顯著,一旦并軌必然引發兩市價格的巨大波動。這就像我們有長江、黃河,水都往東流,但是水位的落差是不同的,比如一個是50米,一個是20米,在這種情況下讓它們并軌,水位高的會傾瀉向水位低的,甚至由于力度猛造成大壩坍塌,所以不能突然地全面并軌,而一定要循序漸進。比如先通過QDII的安排,讓老百姓以基民的身份,通過國內銀行等機構將資金投資海外,這就像先開通一條窄運河,比如一米寬,先起到溝通兩個原本分割的市場的作用,讓兩個市場的價差縮小。然后再開通港股直通車,把運河從一米寬擴到五米寬,內地股民就可以同時投資香港股市,隨著兩地市場不斷溝通,A-H股價差將逐步縮小,在兩地的股價從50%偏差調整到5%的偏差的時候,再來談A股和H股的并軌才是合適的,才不會過度沖擊資本市場。 另外,A股與H股合并還涉及到我國的外匯問題。當前,國家外匯管理體制資本項目下的外匯兌換尚未放開,一旦合并,會對我國現有的外匯體制構成沖擊。因此,應考慮當前是否是最佳的開放時機,因為這同樣涉及到我國的金融安全,追溯歷史上由于資本賬戶放開、大量資本外流對于發展中國家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安全的影響,應當在A股與H股合并的問題上慎重考慮。即使未來討論A、H股并軌的問題,也應建立在先有A、B股合并、大陸與香港價差顯著降低的基礎上。考慮到上述諸因素,目前A股和H股并軌的可能性的基礎并不存在。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