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金融生態破壞嚴重重建迫在眉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17:35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李軍慧 各方僵持了很久,甚至被一些媒體稱為“也許是中國金融生態建設的里程碑”的“葫蘆島商業銀行案”塵埃落定。回顧往事,山西“7·28”特大金融詐騙案、中行哈爾濱高山案、建行吉林3.2億元金融詐騙案、邯鄲農行分行被盜案,一起起令人觸目驚心的金融大案被媒體公之于眾。這一切都說明,中國金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重建迫在眉睫。 葫蘆島商業銀行案 2007年7月11日,遼寧省葫蘆島市委終于宣布了一個遲到的決定:對3.7億元國債案負有領導責任的葫蘆島商業銀行行長王學伶等人被免職。 此時距離葫蘆島商業銀行3.7億元國債案案發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距離銀監局對3.7億元國債主要負責人王學伶、賈洪舟、馬玉友三人作出的免職決定也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 2006年下半年,銀監會對商業銀行的投資科目進行大檢查,葫蘆島商業銀行被發現有重大問題,司法部門隨即介入調查,案件真相終于浮出水面。自2000年始,葫蘆島商業銀行累計挪用近10億元資金交由福建人莊大川進行以國債投資為掩護的違規委托理財,至案發時,葫蘆島市商行實際形成的風險金額達3.7億元。 讓人震驚的是,雖然銀監部門經過調查依法作出對該行行長王學伶等人取消任職資格的決定,卻因地方政府以“影響到該行的穩定,破壞葫蘆島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反對而無法執行。 在媒體的強烈關注下,僵持一個多月的各方終于達成協議,對3.7億元國債案負有領導責任的葫蘆島商業銀行行長王學伶等人被免職。 “大案就像大病,說明城市本身小病很多,小病多了就積攢成大病。”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對《華夏時報》記者說,“其實好多城市都存在問題,只不過還沒有浮出水面。” 觀察葫蘆島商業銀行3.7億元國債案和其引發的地方政府與銀監部門的沖突,我們發現,地方金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山西“7·28”特大金融詐騙案、中行哈爾濱高山案、建行吉林3.2億元金融詐騙案、邯鄲農行分行被盜案,近年來一起起令人觸目驚心的金融大案被媒體公之于眾,人們疑惑的是,為什么接連出現如此多的金融大案?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曾分析,中國近年來雖然加大了對金融機構改革的力度,但銀行不良貸款等問題的形成因素與成熟市場經濟并不相同,其中大多與金融生態等外部環境不健全有關。 “金融大案,主要是以銀行為首的詐騙案的發生,整體來講主要是由于金融誠信體系的缺失。”何世紅說,“金融誠信體系是金融生態的一部分,金融誠信體系的建立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態。” 何世紅憂心忡忡地向記者表示,由于以前金融生態意識的薄弱,許多城市的金融環境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建設金融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誰破壞了金融生態環境? 中國現在的金融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業界對于存在的問題的共識是:金融生態的自我調節機制被嚴重破壞,包括法律制度、誠信環境、企業制度和行政體制等方面不完善。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現在這一切? “原因很多,如果說有個最主要的,那就是地方政府金融生態意識的薄弱。”何世紅如此評價。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意識到了經濟建設,也意識到了環境建設,但忽略了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 何世紅介紹,每個城市的發展都依賴一定的資源,有依靠農業資源的,有依賴工業資源的。過10年或者20年,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會發現他們需要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一種長效的資源——資本資源,資本的有效流通需要培育好的金融環境,而恰恰是這個金融環境的建設被忽略掉了。 開發區的建設曾經是城市發展中轟轟烈烈的運動,而今“95%的開發區已經倒掉了”。政府一味地招商引資,都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因為沒有注意金融環境的建設,引來的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何世紅對記者表示,剛開始,政府好像不了解企業投資是為了賺錢的,往往企業投資的錢還沒有用來建設工廠,就被政府層層盤剝了,見不到利益,企業當然會走的。 “地方政府忽略金融生態建設,最明顯的是對銀行的態度。”何世紅說,“地方政府認識有問題,協調能力也比較差,沒有把銀行納入到本區域經濟發展中去。相反地,把銀行當國家的,當‘唐僧肉’,地方政府從銀行大量貸款不還。” 這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政府貸款不還,久而久之銀行會把地方政府列入黑名單,不再貸款。 地方政府對于銀行也有怨言。政府大量政策性招商引資,企業來了,銀行出于對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不愿意和來的企業合作。如此一來,形成一個尷尬的局面:地方政府的工作不好做,以銀行為代表性的金融機構業務也不好開展,招商引來的企業也不能很好地發展。最終的結果是金融生態環境越來越差。 “影響金融生態建設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還是地方政府。要建設完善的金融生態系統,必須由政府主導。”何世紅持如此觀點。 在金融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核心的時候,“地方政府必須把金融業和經濟發展融為一體。如果地方政府能夠擺正位置,關鍵是政府領導能夠迂回在政府和企業之間,那么金融生態建設肯定會搞好”。何世紅對未來信心十足。 鏈 接 何世紅:中國必須重視金融生態建設 金融生態破壞嚴重,城市投融資環境惡化,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已成當務之急。中國金融網總裁、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日前在第二屆中國金融市長年會暨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的籌備新聞發布會上說:提升城市競爭力,必須先搞好金融生態問題。 一個城市的快速發展,關鍵取決于其金融生態環境的好壞。美國、加拿大、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以及我國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大連、溫州、廈門、寧波等城市的超常規發展就告訴我們:只有培育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經濟以及各項事業的發展才能夠得到良性循環,城市的投資環境才能夠得到改善,融資渠道才能夠得以暢通,投資者才能夠紛至沓來。建立、培育和打造誠信國家、誠信城市、誠信機制、誠信體系、誠信企業、誠信公民等和諧的金融生態環境,社會才能進步、經濟才能繁榮、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從古今中外歷史發展的角度和趨勢看,國際或區域間的競爭主要是金融甚至是金融霸權的競爭。很多新興國家早已抓住了這一趨勢。新加坡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就開始培育和建設金融生態環境,將自己定位在建立東南亞地區的金融中心。現在新加坡的期貨交易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均已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領頭羊。新加坡做到這一點,完全歸功于它對自身的金融環境,也就是中國城市現階段面臨的金融生態問題的認識。因此,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已成當務之急。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