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一份報告引發全民關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16:39 華夏時報
中國金融研究所的一份《中國金融生態調查報告》已經把“金融生態”由一個專業術語推廣成一個熱門的社會詞語。 在報告沒有出爐之前,媒體如此驚呼:社科院秘造“原子彈”,中國金融生態調查報告將出臺。在報告出爐之后,人們如此感嘆:中國城市金融生態排序 社科院初繪金融清明上河圖。各城市的媒體更是爭相轉載查看自己所在城市的位置,該報告已經成為金融生態排序的權威參考資料。 首份金融生態報告就全國50個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排名,對城市金融生態環境的綜合評價主要選擇9個方面的數據,包括城市的經濟基礎、企業誠信、金融發展、司法環境、政府誠信、金融部門獨立性、社會誠信文化、中介服務發展和社會保障。 在四項關于“城市金融生態環境:經濟基礎”、“城市金融生態環境:地方金融發展”、“城市金融生態環境:社會中介服務”以及“城市金融生態環境: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排名中,上海在前兩項位居榜首,在社會中介服務方面略次于深圳,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方面略次于紹興、寧波和溫州。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央行等部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該報告采用的均為銀監會、各銀行以及各地政府公開的統計數據,是目前為止關于我國金融生態最系統和全面的著作。同時,報告最大的貢獻在于首次采用非金融因素來分析造成金融風險的原因,指出了金融風險不僅取決于金融主體本身,金融生態環境因素可能是影響我國金融資產質量的最主要因素,報告既客觀地分析了中國金融生態的“病因”,又相應地給出了一些“藥方”。 業內人士認為,這份報告會對財政部以及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的決策起參考作用。評價報告將對未來地方政府公債的發行審批、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的運行、地方的招商引資、地方企業的融資活動等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認為,要發展債券市場,首先要增加品種。中國目前只有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和很少的企業債。仔細分析起來,中國的政策性金融債和企業債也是以國家信用為背景的,因此,嚴格說來,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債。 中國的債券市場還被“五馬分尸”,一個部門分管一類機構發債的審批,公司債背后其實是大量的機構協調問題和大量的體制改革問題。這種體制性問題還表現在公司治理結構上,在現有的制度安排下,企業只有貸不到款、發不了股票才考慮發債。 在中國發債,表面看是經濟問題,實際是體制問題。要把公司債做成真正的公司債,使之成為一種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金融工具,必須解決體制性問題。如果體制問題不能解決,公司債還應緩行。 李揚還認為,發展債券市場還必須發展衍生品,因為沒有衍生品,債券市場投資者很難規避利率風險。近年來,利率處在不斷走低的時期,因此,債券投資者能夠很容易賺錢,如果利率走勢反轉,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2003年9月,存款準備金利率上調一個百分點,市場利率從2.2%以下最高達到4%多,過去很多的債券投資都面臨虧損。之前,專家已警告投資者注意債券投資的風險,但事實上并沒有規避利率風險的機制。因此,要盡快發展衍生產品。 李揚說,發展債券市場以利率市場化為前提,同時,也要推動利率市場化。目前我們正處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一些利率是市場化的,例如貨幣市場,回購、現券買賣、貼現、轉貼現利率是市場化的,但也有一些利率是管制的,比如票據再貼現利率、存貸款利率。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資金在金融機構之間套來套去,并沒有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而且給出了一個虛幻的數據影響央行決策,因此要加快利率市場化。從國際經驗看,只靠銀行自己實現利率市場化是不行的,還是要靠市場,靠債券與銀行競爭。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