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新加坡蜜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02:2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張慶源 10月21日,北京的一個燦爛午后,費先生正在和朋友興致勃勃地談論160公里之外的一片鹽堿地。 費先生在北京某機關工作,手里有點閑錢,正在盤算去哪里炒房,京城的房價已經處在高位了,做小投資的要炒房只能另尋出路。 他們遙想的那片鹽堿地,位于北京以東160公里外的天津濱海新區內的漢沽區和塘沽區交界處。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初步商定,將在這里開辟出約30平方公里的區域,雙方合作建設一座“生態城市”。這是繼被稱為中新合作典范的蘇州工業園之后,中新合作建設的第二個大型園區。 在經歷了8、9兩個月的密集考察和商討后,“生態城”暫定名為“津濱新城”。但消息人士透露,新城不會限于“津濱”這個概念,更有可能是冠以“中新”概念的“中新生態城”之類。 如果進展順利,幾年內,這30平方公里的鹽堿地將變成一座嶄新的生態化城市。“國家級新區”、“中新合作”、“生態新城”,這幾個概念疊加在一起,地產的增值空間將十分可觀。 “我研究過的,濱海新區那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最好的房子,2004年時均價才3000多元一平米出頭,現在漲到8000多了;同樣是中新合作概念的蘇州工業園,現在集中了蘇州大部分高檔樓盤。”費先生越說越興奮,“何況這個新城未來是發展商貿、金融這些高端服務業,你想想房價要漲到多少!” 天津-新加坡蜜月 根據中新雙方的初步規劃,在“津濱新城”計劃落戶的30平方公里土地當中,漢沽區占20平方公里(這占去了漢沽區擁有的38平方公里連片荒地的一大半),塘沽區占10平方公里。由于這些地方都屬于濱海的鹽堿地,中新雙方初定在今年底、明年初開始進行初步的環境整治。 在經營管理模式上,中新雙方初步傾向以50%∶50%的股權比例組建開發經營公司。這一股比與蘇州工業園的新方占股52%的模式有所不同。負責蘇州工業園區開發的“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中方財團持股52%,新方財團持股28%,另外3家股東持股20%。 自從8月初“勝利的天平”向天津傾斜以來,天津方面承接“生態城”項目的籌備工作旋即加速。現在市政府上上下下都管生態城的事叫“園區的事”。圍繞它,3個月來天津市高層開始接待大量來自新加坡的訪問和考察。 10月14日,在京參加中共“十七大”的天津市長戴相龍在中國大飯店會見新加坡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黃根成。而在此前的短短一個多月里,戴相龍就已經先后兩次會見新方具體負責新城計劃的新加坡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傅海燕。8月20日至22日,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茍利軍帶隊赴新加坡考察,在當地舉辦了“中國天津濱海新區介紹會”,與吉寶集團、葉水福物流、凱德置地、仁恒置地、凱發集團、勝科工業等新加坡知名企業的高層會面。8月30日,新加坡駐華大使陳燮榮一行專程赴天津考察“生態城”項目選址…… 在8、9兩個月間,天津方面平均每周就有一次與新方的會見,有時更達到一周三次。 雙方政府“蜜月熱戀”的同時,實業家們已經行動起來。 8月6日,來自蘇州工業園的一家投資公司就來到濱海新區進行前期考察,準備在未來的“生態城”投資5億元。 “這5億屬于風險投資性質,主要投資方向是環保工業項目。”參與這次考察的蘇州方面的一位人士說,蘇州此舉的目的主要是代表新加坡方面來“探探路”。投資公司遠期在“生態城”的投資目標是50億元左右。 “水循環城市”藍圖 “開發區做得多了,而做一個生態城市,我們還沒有過經驗。”10月20日,一位天津市的官員對記者說, 沒有經驗,意味著借鑒和引進的巨大空間。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新方在“中新生態城”中占有比蘇州工業園更大的股份,因此可以更便利地像后者那樣,“直通車”式地引進新加坡的國家管理經驗,從而與中國的其他開發區區別開來。 “美麗清新”、“管理嚴明”、“整潔明媚”,是世人對新加坡這個花園國家的最深印象。即便是作為垃圾焚燒埋置場,人稱“垃圾島”的實馬高島,也是陽光充沛、海水清澈,擁有大片綠林空地,吸引著不少動物棲息和生長。 而中新兩國政府對新城的定位也是一座清潔優美,有著幽雅的花園綠地的“生態居住新城”,主要產業支柱是商貿、金融等高端服務業。這與蘇州工業園區重在發展工業的定位截然不同。 因此,在3個月來天津和新加坡的每次會談中,雙方談論的內容都圍繞一個核心主題——“環保”。 “我們將努力吸取新加坡在環保方面的先進技術和城市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通過市場運作等方式,推進天津環保建設邁上新水平。”9月12日,戴相龍在會見新加坡環境及水資源部部長雅國一行時表示。 環保的主題下包括“污水處理項目”、“海水淡化”等項目的商談。而“水的循環利用”正是新加坡的這個城市國家杰出管理的“拿手好戲”,也是此次中新雙方關于“生態城”磋商的重點議題。 面積僅相當于1/3個濱海新區的新加坡是一個沒有地下水的城市島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數第二位。但新加坡通過遍布全國的污水管道收集全國所有的廢水,經過6所廢水凈化廠集中處理,實現了百分百的污水處理。 “新加坡最成功的是他們的再生水(NEWater)工程”。曾經考察過新加坡水循環利用的遼寧省外經貿廳的一位官員介紹說,在新加坡,一般生活廢水回收后,采用逆滲薄膜和超聲波兩種先進技術處理后形成“再生水”,清潔度比世衛組織規定的國際飲用水標準高出50倍,售價比自來水便宜10%左右,解決了全國15%的總需水量。這些,無疑都值得地處同樣嚴重缺水的華北平原的天津借鑒。 同時,水循環利用也有望在未來的津濱新城形成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帶來無數的商業機會。“新加坡的再生水廠建設就是由政府組織企業參與的系統工程,參與整個工程建設的企業就有600多家。”上述遼寧省外經貿廳官員說。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