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更少的錢過更舒適的生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10:20 中國財經報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綜述之二?建筑節能篇 本報記者 張楠 ●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接近11億噸標準煤,大大超過二、三產業的能耗。 ●發展節能建筑盡管造價增加了,但是通過對能源的節約一般5—7年就能收回。 ●現在我們不缺法規,技術也不成問題,關鍵是沒有激勵政策。沒有利益驅動,開發商不可能自覺自愿地搞節能建筑。 建筑也能為您省錢 天氣漸冷,家住北京市趙公口附近的張先生開始發愁。去年冬天,他新買的分戶供暖的商品房,僅燒天然氣供暖就花了6000多元,房間里卻總是冷颼颼的。“當初覺得大飄窗挺漂亮,哪知道到了冬天不保暖,還呼呼地往屋里灌冷風。今年冬天還不知又要燒掉多少銀子呢。” 相比之下,居住在朝陽區八里莊的劉先生心情卻輕松得多。他的房子與張先生家同樣大小,去年冬天供暖費僅花了2000多元,屋里卻溫暖如春。劉先生告訴記者,其中的“奧秘”就是建筑中使用了節能保暖材料。 劉先生所居住的就是北京首個綠色節能環保小區。在這里,路燈利用白天儲存的太陽能照明;小區的道路被設計成具有一定坡度,以便于收集雨水用于綠地噴灌,綠地的道路用滲水磚鋪就,未被收集的雨水滲入地下可以補充地下水。僅小區已有雨水回收再利用、太陽能利用和微噴澆灌等節能系統,每年就可以節約綠地用水5400噸,節省照明用電5000度。 “節能住宅也許會比一般住宅貴一些,但長遠看經濟上還是劃算的。”記者在街頭采訪的大多數人都對購買節能住宅表示了興趣。 花更少的代價過更舒適的生活,這就是未來住宅消費的主流——節能住宅。這個未來已不是夢,建在清華大學校園里的我國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樓已為我們提供了更理想的樣本。遠遠望去,這座四層的大樓就像科幻片里的“太空站”。樓東側墻上是寬大的遮光板,就像飛機的機翼。作為2008年奧運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這座綠色建筑集中使用了近百項國內外最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 大樓入口旁有一方水池,標明“景觀水體—人工濕地”復合生態系統。在水池旁邊,立著兩根不起眼的柱子,這是自動跟蹤太陽光的陽光采集系統,利用太陽光為地下室提供采光。大樓的遮光板可以隨著陽光的變化自動調節角度,折射陽光,保證大樓從早6點到晚6點12小時使用自然光。 “這棟樓在冬天不需要采暖,而且用電量只需普通建筑的30%。”該項目的負責人薛志峰介紹說,這座示范樓還運用了一種最新穎的建筑用高科技產品——光電玻璃,它不光能滿足裝飾、圍護的功能,還能采用光伏電池、光電板技術,把太陽光轉化為電能,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幕墻”。 普及節能建筑相當于 多建數座三峽電站 當前,大窗戶、大飄窗在新建建筑中非常普遍,然而,這種設計在專家看來卻是最大的浪費。建設部綠色建筑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有為指出,大窗雖然采光通風觀景效果較好,但是建筑物中50%的能量都是通過窗子損失掉的。 “中國建筑界有個誤區,開發商往往不注重建筑的實用功能、內在品質、節能環保及經濟實用性,而把‘新、奇、特’作為片面的追求目標,大肆消耗材料和能源,建筑造價大幅上升,維修成本加大,這是不應該的。”王有為說。 據建設部統計,在我國現有的430億平方米建筑中,99%為高耗能建筑;在新建的幾十億平方米建筑中,95%以上仍為高能耗建筑,它們的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節能建筑的2至3倍。 “到2000年末,我國建筑年消耗能源共計3.76億噸標準煤,僅僅北方采暖地區每年就多耗標準煤18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達70億元。“建筑能耗已經占社會總能耗的30%,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接近11億噸標準煤,大大超過二、三產業的能耗。建筑節能對于我國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非常重要。”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潘云剛憂心忡忡地說。 潘云剛指出,我國建筑能耗高,主要表現在建筑物保溫性能差與供熱系統狀況不良上。如我國供熱系統的綜合效率僅為35%到55%,遠低于先進國家80%左右的水平。我國建筑物的墻體、屋頂和門窗單位面積的傳熱量,為氣候條件接近的發達國家的2至5倍左右,單位建筑面積的采暖能耗是發達國家的3倍,建筑用能浪費極其嚴重。 “如果新建建筑實行節能50%的標準,并完成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預計到2020年前,建筑節能方面可節約3.5億噸的標準煤,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約8000萬千瓦時,大約接近4.5個三峽電站的滿負荷的發電量。”潘云剛說。 建筑節能“行路難” 據了解,為促進建筑節能,建設部在2005年就發布了《關于新建居住建筑嚴格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通知》,要求各地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并制定節能省地型建筑的總目標。規劃“到2010年全國城鎮建筑總能耗基本實現節能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要率先實現建筑節能65%以及全面實現節地、節水、節材的目標。” 但是這一標準在實際執行中卻不理想。建設部的數據表明,截至2006年底,我國已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10.6億平方米,僅占全國城鎮既有建筑面積的7%。建設部在2006年的建筑節能專項檢查結果顯示,“既定的節能目標沒有完成”,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仍停留在試點示范階段,尚未全面啟動。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今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表達了推進建筑節能的艱辛。“各地推進建筑節能的主動性不夠,建筑節能保障機制滯后,建筑節能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由于存在結構、系統形式復雜,缺乏經濟激勵政策、融資渠道及供熱體制改革滯后,至今難以啟動。”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委員會張慶風介紹:“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制定了建筑節能的相關標準,到現在,每個氣候帶相應的節能標準已經完備,各地也都制定了實施細則。然而,實施情況不容樂觀。” 張慶風認為,我國節能建筑推廣還面臨著八方面的障礙:國家政策不配套,缺乏激勵機制和工作力度;制約建筑節能的重要環節——供熱采暖計量收費制度改革還未全面啟動實施;缺少建筑節能與企業和公眾的直接經濟利益聯系,使得節能工作缺乏內在經濟利益推動力;建筑節能管理工作體制不順、監管體系不健全,造成執法不嚴、監督不力;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對建筑節能的投入太少;建筑能耗數據工作缺乏調查統計基礎,建筑節能缺少基礎研究,資金投入水平十分低下;建筑節能標準不完善、不配套,與發達國家建筑節能事業迅速發展相比,我國總體水平的差距有所擴大;缺乏建筑節能的標識和認證等有效措施。 沒有利益驅動,開發商不可能自覺自愿地搞節能建筑 根據有關部門的測算,實施節能新標準后,節能住宅比非節能建筑造價增加5%左右,而節能住宅每年僅采暖就能節約30%—50%的費用。發展節能建筑盡管造價增加了,但是通過對能源的節約一般5—7年就能收回。 為什么開發商還是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節能建筑上呢?專家認為,長期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競爭還是主要集中在資金、土地和營銷模式上。面對一個存在剛性需求的賣方市場,開發商的首要目標是要通過價格歧視的手段,推出適合較為富有者偏好的房子,“新、奇、特”乃至“豪宅、尊崇”之風日甚,早將實用、節能的概念拋至腦后。 “現在我們不缺法規,技術也不成問題,關鍵是沒有激勵政策。沒有利益驅動,開發商不可能自覺自愿地搞節能建筑。”同濟大學建筑節能與新能源研究中心龍惟定教授認為,現在的節能門檻是不高的,之所以現在的房地產商沒有內在的動力去做節能,是因為國家現在執行的是以罰為主的政策,而不是通過稅收、經濟杠桿來調節。他認為,對于節能做得好的企業,應通過退稅、減稅的方法進行鼓勵。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