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一次 經濟學獎花落美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08:20 每日經濟新聞
BY 新華社 瑞典皇家科學院15日宣布,將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萊昂尼德·赫維奇、埃里克·馬斯金和羅杰·邁爾森3名美國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創立和發展“機制設計理論”方面所作的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聲明說,“機制設計理論”最早由赫維奇提出,馬斯金和邁爾森則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這一理論有助于經濟學家、各國政府和企業識別在哪些情況下市場機制有效,哪些情況下市場機制無效。 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1833-1896)1895年留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中央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1969年第一次頒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有關人員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所作的貢獻。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 (1美元約合6.4瑞典克朗)。 新聞人物 他們都喜歡“博弈” 瑞典皇家科學院15日宣布,將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萊昂尼德·赫維奇、埃里克·馬斯金和羅杰·邁爾森,以表彰他們在“機制設計理論”方面所做的貢獻。 赫維奇1917年出生于俄羅斯莫斯科,后加入美國國籍。1938年獲得波蘭華沙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現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赫維奇對經濟學界最重要的貢獻在于開創了機制設計理論。另外,他在計量經濟學方面也頗有造詣,對動態計量模型的識別問題作出了奠基性工作。他還首先提出并定義了宏觀經濟學中的理性預期概念。 馬斯金1950年出生于美國紐約。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85至2000年任哈佛大學教授。2003年出任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社會研究學院講座教授。 馬斯金在現代經濟學最為基礎的領域里作出了卓越貢獻,其中包括機制設計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博弈論、激勵與信息理論等。其撰寫的論文“納什均衡和福利最優化”被認為是機制設計理論的一大里程碑。 邁爾森1951年出生于美國波士頓。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76至2001年任美國西北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現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員。 邁爾森對博弈論有深入研究,著有《博弈論:矛盾沖突分析》及《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等。 新華社 名詞解釋 諾貝爾經濟學獎 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1833-1896)1895年留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中央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1969年第一次頒獎。截至2007年,已有61人獲此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組成的評委會評定,評委會包括5名到8名成員。每年評委會從世界各地收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有200個到300個。在經過資格確認、初選、復選后,評選結果在10月的某個星期一公布。 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有關人員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所作的貢獻。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6.4瑞典克朗)。 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國王親自向經濟學獎獲得者頒發獲獎證書、金質獎章和獎金支票。 新華社 延伸閱讀 機制設計理論意義何在 皇家科學家的頒獎文告稱,亞當·斯密曾用見不到的手來比喻市場如何在理想狀態下保證稀缺資源的有效分配,但是現實情況經常是不理想的,例如,競爭不是完全自由的,消費者沒有得到全部的信息,私人所要的生產和消費可能會導致社會開支和福利。此外,許多生意是在公司之間進行的,個人或者利益集團在其它機構的安排下進行討價還價。這些不同的機構或者分配機制是如何運作的?是否存在最理想的機制來實現某種目標,例如社會福利或者個人收益?政府規則是否呼吁這樣作,如果這樣的話,政府的規則如何進行最佳設計? 這些問題是困難的,尤其是有關個人喜好和可用的生產技術經常分布在許多參與者中,他們可能會利用私人信息來實現自己的利益。由赫維茨開創并由馬斯金、羅杰·B·邁爾森進一步發展的機制設計理論極大地加深我們對在這種情況下優化分配機制屬性、個人動機的解釋、私人信息的理解。這種理論使我們能區分市場運作良好的市場和運作不良好的市場。它幫助經濟學家確定有效的貿易機制、規則體系和投票程序。機制設計理論今天已在經濟學的許多領域、政治學的一些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NBD 近年得主 實證經濟學如日中天 以下是2000年至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2000年,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爾·麥克法登因。他們的主要貢獻是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赫克曼發展了對選擇性抽樣數據進行分析的理論和方法,麥克法登因則發展了對自行選擇行為進行分析的理論和方法。 2001年,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彭斯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他們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貢獻突出。 2002年,美國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和弗農·史密斯。卡尼曼成功地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史密斯則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室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2003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恩格爾和英國經濟學家克萊夫·格蘭杰。他們分別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數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2004年,挪威經濟學家芬恩·基德蘭德和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普雷斯科特。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2005年,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羅伯特·奧曼和美國人托馬斯·謝林。這兩位經濟學家通過博弈理論分析增加了世人對合作與沖突的理解。他們的理論目前被廣泛應用在解釋社會中不同性質的沖突、貿易糾紛、價格之爭以及尋求長期合作的模式等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 2006年,美國經濟學家埃德蒙·費爾普斯。費爾普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后期對當時盛行的 “菲利普斯曲線”理論提出了挑戰。費爾普斯指出,通貨膨脹不僅與失業有關,也與企業和雇員對價格和工資增長的預期有關。他的研究加深了人們對于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系的理解,對經濟學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新華社 新華社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