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溫州民企向跨國巨頭開出3億罰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15:56 國際先驅導報
慣用知識產權大棒爭奪市場份額的跨國電氣巨頭施耐德,首次受到了來自中國同行正泰集團的本土反擊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王曉潔發自北京 9月29日,中國標的額最高的專利侵權案在浙江溫州一審判決。在這場中國民營企業正泰集團與世界低壓電氣巨頭法國施耐德公司的公開較量中,施耐德最終被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立即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并賠償正泰集團3.3億元。 而雙方新一輪的拉鋸戰才剛剛開始。判決結果公布后,施耐德很快發表聲明:“對判決結果,我們感到失望。但施耐德電氣將對此判決提起上訴,并正在采取其他法律措施以求撤銷正泰的該項實用新型專利。” 施耐德與正泰早就是法庭上的老相識了,在過去的12年間,施耐德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在世界多個國家對正泰發起了20多次上訴。去年8月,正泰一改被動應訴的態度,首次主動起訴施奈德侵權,并要求其賠償3.3億元。 “通過這次官司,我們很想讓大眾了解到,中國企業不是不注重自主創新,而外國企業也不是總遵守知識產權!闭┘瘓F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兼法律總監徐志武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我們有自己的技術,也懂得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利益。”本報記者也曾試圖聯系施耐德中國總部公關部的工作人員,但截至發稿,辦公室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收購與起訴的游戲 “如果不能打敗它,就收購它!边@是諸多跨國公司在面臨激烈競爭時的慣用策略。施耐德也不例外。從1994年起,它便感受到正泰這個由修鞋匠南存輝創立的民企將成長為自己的商場勁敵。此后,施耐德多次向正泰拋出橄欖枝,力圖將其攬入懷中,而“巧合”的是,幾乎每一次收購談判破裂后,施奈德都會發起一輪狀告正泰侵犯其知識產權的法庭持久戰。 “1994年,施耐德想收購正泰80%的股權未果,1995年就在杭州起訴正泰侵權;1998年,施耐德又提出收購正泰51%的股權,談判失敗后1999年就在北京起訴正泰;2004年,施耐德提出收購正泰一半的股權,沒談成,2005年就又在歐洲大舉起訴正泰。”在徐志武看來,施耐德以知識產權為由起訴正泰的動機昭然若揭。 “實際上,跨國公司經常高舉知識產權這面冠冕堂皇的旗幟打壓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譚華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以前跨國巨頭常以壁壘排斥競爭對手,不過現在這一招失靈了,知識產權就成了他們摧毀中國民企的最后利器! 施耐德曾在中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多國起訴正泰,官司打到一處,正泰的產品就無一例外地在當地被禁,即便最終贏了官司,正泰也要因高額訴訟成本大傷元氣。 法律戰,也是宣傳戰 讓徐志武難忘的是,在捷克舉辦的一次工業展覽會上,施耐德向觀眾散發了這樣一幅寓意極為明顯的漫畫:蒙娜麗莎和猴子,將正泰比喻為只能簡單模仿的猴子,將自己比作蒙娜麗莎。他說:“這不僅是偏見,已經對正泰構成了侮辱。” 在去年正泰向施耐德提出上訴之后,法國媒體的輿論幾乎全部倒向施耐德。徐志武說:“他們認為正泰在胡鬧,法國企業怎么會侵犯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正泰必輸無疑。他們甚至認為正泰的起訴說明中國民族主義浪潮正在復蘇! 更讓他感到心痛的是,中國國內某些媒體也站在施耐德一邊為他們搖旗吶喊。“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外企搞的是雙重標準:對外叫囂尊重知識產權,自己卻大搞侵權的惡性競爭。” 官司意義不在勝負 施耐德和正泰究竟誰是誰非,現在下結論仍為時過早!捌鋵,最后誰贏了官司不重要,關鍵是我們從這件事中看到了中國企業知識產權意識越來越強了!甭〉鲁摄懼R產權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鹿毅忠認為,正泰和施奈德都很可能有不妥之處,“但至少正泰狀告施耐德的事件表現出中國企業具有強烈的主動融入世界知識產權體系的意識,而許多企業恰恰都缺乏這樣的意識! 中國的企業由于缺乏知識產權資源儲備,只知道將產品出口到國外,卻沒有在國外注冊專利的意識,往往被跨國企業抓住把柄起訴,往往還沒有交鋒就敗下陣來,結果要么不應訴,甘愿繳納高額的知識產權許可費用;要么繼續為國外企業打工,賺取廉價的加工費。而即便應訴,甚至最終中國企業打贏了官司,高昂的律師費用也是中小民企的沉重負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