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堅定信心打好流動性過剩持久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01:48 金融時報
記者 宋焱 有效的宏觀調控必須依靠多種政策“齊頭并進”,不能單純依賴于央行的“一指禪”,而需要打出貨幣政策、財稅政策以及投資和產業政策的“組合拳”。 已是秋涼時節,但金融運行熱度卻依然不減。繼國家統計局9月11日公布最新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之后,12日央行公布了8月份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金融數據依然徘徊于高位,這加劇了調控流動性過剩的壓力,也加深了人們對于宏觀經濟前景的擔憂。 “從最新數據來看,本月各項數據上升速度仍然較快,這表明流動性過剩問題依然嚴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指出,當前資金流動性過剩問題還是在不斷發展。特別是今年1至7月份的外貿順差已達1368.2億美元,為去年全年順差的77%;7月份貿易順差達243.6億美元,雖然低于6月份創下的269.1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仍然是月度順差的第二高位,而且是我國連續三十九個月實現順差。可以預見,在我國今年連續大規模調低出口產品退稅率以及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出口仍然難以遏制,短期內雙順差格局將難以逆轉。尤其是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5%,超過1996年6%的水平,創下11年來新高,加劇了通脹壓力,使宏觀調控的形勢更為嚴峻。 事實證明,央行此前的調控是必要而及時的。9月6日,央行打破慣例,選擇在金融數據出爐之前,宣布將于9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而就在第二天,央行再次發行了1500億元定向央票———繼年內四次加息、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五次發行央票之后,央行再次連續揮動緊縮之“劍”,顯示了央行控制流動性過剩的決心和魄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流動性過剩問題的嚴峻:為對抗頑固的經濟“熱癥”,必須未雨綢繆! 遏制流動性過剩,這是一場持續了近兩年的“持久戰”。“過熱”,“依然過熱”,“熱度不減”,在困難面前,人們的耐心正在一點一點地被消磨:“存款準備金率之后還有啥猛藥?”、“央行還有什么牌?”…… 不可否認,加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票進行公開市場對沖,央行三大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正在被壓縮,未來調控的難度不斷加大:在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引發流動性突然緊縮的風險之際,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各國央行相繼考慮釋放流動性,央行逆勢而動的阻力越來越大;隨著存款準備金率不斷上調,央行下一步的操作不得不考慮商業銀行的承受力;此外,央票發行雖然對于對沖流動性有“立竿見影”之效,但其高昂的發行成本也不容央行忽視,因此,人們有理由感到急切和懷疑。 然而,這種急切和懷疑的情緒所反映出的,也許恰恰是人們的一種思想誤區。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指出,宏觀調控不僅要解決總量問題,還要面臨更為嚴峻的結構問題,而原材料價格上漲、投資和出口消費結構不合理等結構性問題,都不是單純依靠貨幣政策就能夠解決的。他認為,加息固然會對控制資產價格上升產生一定影響,但如果僅僅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反而容易夸大利率和匯率的價格扭曲程度,忽視其他資產價格的調整,掩蓋問題的其他方面。因此,有效的宏觀調控必須依靠多種政策“齊頭并進”,不能單純依賴于央行的“一指禪”,而需要打出貨幣政策、財稅政策以及投資和產業政策的“組合拳”。 趙錫軍認為,醫治當前中國經濟之熱,必須從病根上入手,而這絕不是任何一劑“猛藥”所能實現的。在當前形勢下,應該避免對于貨幣政策的過度依賴。宏觀調控的局勢越來越嚴峻,此時更應該慎重選擇調控工具和調控力度,考慮如何使其他調控工具更好地發揮作用。而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結構失衡問題,應該更加注重對銷售環節而不是分配環節的控制,當前宏觀經濟環境還比較寬松,結構調整的余地仍然很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