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制造海外價格戰愈演愈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6:20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中國制造·海外開戰 本報記者 肖可 “中國制造”的惡性海外價格戰愈演愈烈,其根源何在?企業界、理論界的人士認為,“國外價格戰,根源在國內”。中國的不少出口創匯產業生產能力過剩、產品核心競爭力不足、出口秩序混亂,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是引發海外市場價格戰的根本 原因 國內生產能力嚴重過剩 重慶市外經委進出口公平貿易處處長顧華認為,海外價格戰表現在流通領域,實際上根源在生產領域。由于長期以來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我國許多行業生產總量供過于求,出現結構性失衡,有些行業的生產能力甚至超過了全球需求總量。 外貿部門的調查表明,世界上對橘子罐頭的年需求量為20萬至25萬噸,我國的生產能力接近40萬噸;鎢精礦開采能力約6萬噸,需求量不超過5萬噸;中間產品APT生產能力約7萬噸,內銷加出口只需4萬噸,產能過剩約3萬噸。 生產集中度低、結構雷同、出口商品同質化嚴重,也是引發價格戰的重要因素。我國摩托車整車生產企業五六百家之多,產量占到世界的一半左右,但是平均產量不及本田公司的1/200,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小排量和中低檔產品市場上相互模仿,殘酷競爭。 缺乏核心競爭力 專家們認為,決定出口能力最關鍵因素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國內許多企業不注重研發,缺乏核心技術,熱衷于模仿,在低端產品市場擠來擠去,其依仗的“法寶”只能是價格戰。以摩托車產業為例,日本摩托車協會曾經發表聲明,指責中國生產的摩托車85%以上侵犯了日本的知識產權,雖然其指責僅為片面之辭,但令人警醒。 目前國內企業對在國際市場上樹品牌、開發新產品、建立營銷服務體系也重視不夠,片面追求“以價取勝”。相關調查表明,中國出口量很大的橘子罐頭、提花布,大多數沒有自己的出口品牌;制鞋業亦主要依賴大路貨和貼牌生產;更讓人焦慮的是營銷體系這一“瓶頸”問題,幾乎在所有行業都越來越突出。近兩年一些國際連鎖集團進入中國市場直接采購,帶動了上百億美元的產品出口,但另一方面這些國際連鎖集團利用所控制的全球營銷網絡,極力壓低采購價格,很多國內生產企業面臨兩難選擇。 利益矛盾錯綜復雜 許多基層外貿部門人士反映說,海外市場價格戰并不是簡單的企業行為,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是各種利益關系共同作用的結果。為什么國內企業熱衷于打價格戰,寧愿賠本賺吆喝?其一在于“企業要利潤,政府要政績”。重慶外貿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趙健說:“為什么現在許多國內出口企業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還參與國際競爭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主管部門只考核出口創匯總額,而對利潤考慮甚少。”其二在于“中央要優化布局,基層要地方保護”。 隨著我國外貿經營權逐漸放開,擁有出口經營權的內資企業已超過5萬家,其中有國企,也有民營企業,有生產企業,也有經銷企業。這有助于打破壟斷、鼓勵競爭,但舊的體系打破了,新的體系卻還沒有規范。特別是許多生產企業取得自營進出口權以后,首先用價格戰把外貿企業逼出市場,然后生產企業之間再進行一場“生死存亡”戰,最后兩敗俱傷。 市場體系不健全 許多出口企業都希望加強行業自律互律,規范經營行為,呼吁停止“海外價格戰”。但目前國內市場體系不健全,尤其是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等中介組織建設滯后,相應的政策法規不配套,其作用效能發揮不全面。而且合理保護、動態培育出口市場的機制尚未形成,無法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海外市場環境,有效規范和引導企業有序競爭。 解決海外價格戰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盡快建立擁有一定資源配置權力的行業協會。在日本,行業協會擁有很大的權力,可以動用各種資源對違規企業進行懲罰。以摩托車產業為例,日本企業在很早的時候就成立了產業聯盟、行業協會。這些聯盟、協會組織可以直接跟銀行等方面聯系,通過各種手段懲罰挑起惡性競爭的企業。 “三結合”遏制海外價格戰 有關專家認為,要做到三個結合,即總量控制與價格協調、結構調整與市場培養、中介組織創新與政府職能轉變相結合,標本兼治方能遏制惡性競爭。 許多專家和企業界人士認為,解決海外市場價格戰問題,不是說要放棄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資源等成本優勢;相反,我國企業應緊緊抓住國際市場對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不會減弱的機遇,在發揮成本較低這一比較優勢中培育競爭優勢,要在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的基礎上鼓勵正當競爭,對海外市場價格戰標本兼治,防止破壞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環境。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