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曉薇 北京報道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中國的食品安全狀況》白皮書透露,歐盟已經制定了時間表,將在年內恢復進口中國的熟制禽肉產品。在中國出口食品面臨空前困擾之時,歐盟對中國熟制禽肉產品重新開啟大門,格外引人注目。
這扇大門是3年多前關閉的。2004年,歐盟以防范禽流感為由,全面禁止進口中國禽肉產品。之后,中國官方、商會、企業曾經多次與歐方進行商討。今年6月12日在第22次中歐經濟混委會期間,在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與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進行了3個小時的閉門會談后,歐盟確認將向成員國提出中國輸歐熟制禽肉解禁的建議,爭取近期恢復正常貿易。時間表的制定,把這一建議現實化。
這紙在中國食品處于“微妙”時刻的解禁令,有什么樣的個中緣由?說明了什么?
中國食品仍被看好
近期中國食品質量遭遇的“拷問”,在促使國人內省的同時,也促發了國外消費者的思考。歐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被擴大化了。8月22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刊登了題為《傳聞夸大中國產品安全問題》的文章指出,中國產品的安全問題只是個別問題,大多數中國廠家都在合法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安全問題不應當成為保護主義的借口。美國或歐洲的制造商利用安全問題作為借口會讓進口商的日子更加難過。
實際上,中國對食品安全的努力一直在進行。目前,中國已制定完成400余項食品衛生標準,基本覆蓋食品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隨著食品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對出口食品安全的監管也更加嚴格,這讓中國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歐盟的食品分別為9.1萬批和6.2萬批,被歐盟檢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別為91批和135批,合格率分別為99.9%和99.8%。早在2006年,歐盟2月份禽肉考察團的最終報告就明確指出:從中國進口熟制禽肉不存在傳播禽流感的風險。3月份殘留監控考察團也在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輸往歐盟的熟制禽肉是安全的。考察報告和中國越來越大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為禁令啟封的決策奠定了基礎。
歐洲肉類市場吃緊
受全球食品價格上漲影響,在西方人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很大的肉類價格更是持續瘋漲。比利時和奧地利,每磅豬肉價格上漲了6美分,西班牙價格漲幅更大,價格比德國價格高出20美分。前不久英國南部又一次暴發了口蹄疫后,歐盟立刻宣布禁止從英國進口鮮肉、活體動物以及奶制品。種種原因推動下,歐洲肉類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供應短缺,這使得歐盟不得不將眼光轉向亞洲,特別是肉類生產大國中國,為自己尋找新肉品來源。
質量問題關乎國家形象
食品只占中國出口商品的一小部分,禁令的放開并不意味著歐盟對華的強硬態度全面緩解。歐盟是世界上對華實施反傾銷措施最多的地區,自1979年首次對我國出口的糖精等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以來,歐盟對華反傾銷案件居全球第一。迄今為止,歐盟正在實施中的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仍達40余起。其中涉及鞋類、自行車、彩電業、塑料制品等各個行業。不久前,一些歐洲鋼鐵企業又開始要求歐盟委員會針對進口自中國的鋼鐵啟動反傾銷程序。
這種形勢,一方面考驗著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應對,另一方面,也成為中國企業進一步提高質量的契機。8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吳儀連續用12個“100%”,要求打好維護群眾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維護中國產品信譽和國家形象的特殊戰役。今后4個月,針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專項整治,將在中國大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