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陰市人民法院首屆“法律文化活動周”
“江陰板塊”形成的法治視角
編者按:
江蘇省江陰市,從1997年至今的短短十年中,已有華西村、江蘇陽光、凱諾科技、三房巷、法爾勝、雙良股份等20家公司上市,形成了中國股市上獨具魅力和實力的“江陰板塊”現象。
在2006年公布的第六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排名中,江陰市繼續名列前茅,并連續六年蟬聯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冠軍。
為什么在江陰這個地域面積僅983平方公里,人口僅有118萬的縣級市,卻成長了全國近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其數量甚至超過了不少省份和大城市?這其中在發展經驗上的內在特點和外在環境之間的聯系究竟在哪里呢?法制環境在其中起到了多大作用?
為此,記者于7月初專程來到江陰市,對企業、政府官員、研究機構、鄉鎮農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實地采訪。記者發現,江陰人在書寫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的過程中,形成了追求法治、崇尚法治的精神。在這里,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企業誠信守法經營、企業主依法治企早已經成為了江陰人追求小康、追求幸福的理念共識和自覺行動。
解讀“江陰板塊”
主持人:丁國鋒 本報記者
嘉 賓:李建國 江陰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企業上市工作辦公室主任
郭 誠 江陰市委黨校副校長
記者:江陰作為一個縣級市,上市公司卻有20家,“江陰板塊”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李建國:應該說,是江陰的規模企業催生了“江陰板塊”。
江陰的規模企業基本上是“蘇南模式”培育下形成的。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很多以集體經濟為主的鄉鎮企業逐步進行了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造。到1997年,全市已形成了155家集團企業,其中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有46家,還有省級集團企業84家,產生了一大批技術含量高、創利水平高、勞動生產率高的行業巨頭。其間,江陰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精毛紡生產基地、最大的中央空調生產基地、最大的出口包裝材料生產基地、最大的磷化工生產和出口基地、最大的EPS塑料粒子生產基地、最大的子午線輪胎鋼簾線生產基地、最大的特鋼生產基地、最大的港口機械出口基地、最大的電子封裝基地、最大的軟塑包裝基地等。
1997年2月28日,“興澄股份”(現名為“模塑科技”)作為江陰第一只上市的股票在深圳證交所成功上市后,到2007年,已經有20家公司通過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重組、自主上市、高科技通道、境外上市等形式,憑借企業自身過硬的業績逐步實現了上市,形成了“江陰板塊”。
郭誠:早期的蘇南鄉鎮企業,基本上是依靠自我積累和有限的銀行貸款發展起來的,很多都是“小而散”、“小而全”生產經營模式,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后,許多企業家開始嘗試實施資本經營從而支撐產品經營的模式,一些起步較早的企業在嘗到甜頭后,迅速擴大了發展規劃,廣泛爭取外資投入,注重吸引民間資本,不斷改善企業單一的股本結構,優化資本金比例,降低了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企業負債率也以每年兩個百分點的速度下降,徹底改變了企業經營的被動局面。實際上,到現在為止,“江陰板塊”的上市總股本中,流通股的比重基本都在30%以上,換句話說,上市公司30%以上的資本都是由廣大股民持有,是完全社會化的。與此同時,企業老板和管理者的經營管理理念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向現代企業轉變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法律、科技、人才的作用,從而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企業上市前,大部分企業要經歷改制、改組、改造等過程,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地政府是怎么把握和引導的呢?
李建國:江陰的規模企業有上百家,我們在推進企業上市過程中,大膽提出了改革企業產權制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公司制企業中的高級形式———股份制來改組我市的骨干企業,并運用“政府引導、企業自主、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的工作機制,鼓勵企業走股票上市道路。
改制、改組、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資產的評估、確認,債權債務的重組、剝離,人員的分離就業,養老、醫療保險的確認落實,以及權證過戶、土地處置、工商登記等等事項。針對這些工作,我市成立了由15個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組成的上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上市辦為牽頭部門,超前導向,專門協調解決在改制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一條龍”的貼身服務特色,推進企業上市工作。
我們堅持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辦事,并運用國際資本市場的成熟經驗來指導企業上市,使我市上市工作既具有超前性,又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同時,我們十分注重研究公開披露的招股說明書,捕捉中國證券市場的可行做法指導企業,從而確保了上市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合法性。
郭誠:1996年,江陰市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企業股份上市指導小組,加強對法律法規的研究和企業上市工作的服務和引導。2003年,成立了企業上市工作辦公室,在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資產評估確認、審計確認、股權轉讓、土地房產處置、項目報批等環節,政府發揮了積極作用,政府也逐步從“運動員”、“教練員”的角色逐步向“參謀”轉變,使政府和企業的“錯位”、“越位”、“缺位”等現象逐步得到了糾正。
記者:有很多人會說,企業是要管的。不管,就會想著法子規避法律降低經營成本。在這些企業發展過程中,法律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李建國:依法辦事,是企業上市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作為引導具備條件的優質企業上市的上市辦公室,我們的職能就是在企業上市的過程中強調“依法”,只有按照《公司法》對企業進行嚴格規范,建立和完善企業法人的治理結構,才能擺脫發展機制上的弊端。在這方面,有些企業的老總由于觀念的問題,也出現過反復。如果不上市,不按照法律規范可能也可以生存,但要上市,則沒有任何余地,“依法辦事”是企業上市的必然選擇。實際上,上市公司首要的是“業績”,其次就應該“守法”,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只有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
郭誠:“江陰板塊”的形成,有大環境,也有小氣候的因素。大環境,就是江陰良好的法治環境,政府依法辦事,公正司法。所謂小氣候,是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發展。企業上市,就是要求企業生產經營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發展,而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法治經濟,守法經營,在企業上市和發展中,應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能含糊的。江陰企業在上市后,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所有20家上市公司至今沒有一家虧損,每股收益基本都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這就說明這些企業是健康的,優質的,試想一個不遵守法律規定經營管理的企業,怎么可能長期保持良好的、穩定的經營業績呢?
記者:“江陰板塊”的下一步展望是什么?
李建國:“江陰板塊”通過資本經營,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實行要素重組,已經對我市的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和區域競爭力的提高產生了強大的推動力,為我市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我們通過企業上市,從資本市場上共募集資金達150多億元,有力地加速了企業的發展。目前,20家上市公司在產業上絕大多數都集中于第二產業,行業上分屬于紡織、冶金、機械、化工、建材、包裝、電子等行業。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做好培育和規劃,逐步在服務業、商貿領域發展企業上市,并鼓勵企業在境外上市。目前已經有上市后備企業30家,到2008年力爭實現鎮鎮有上市公司,并確保在“十一五”期間上市公司總數突破30家。
“江陰板塊"中的上市公司
1 江蘇中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達股份 600074 上交所
2 江蘇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澄星股份 600078 上交所
3 中國玻纖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玻纖 600176 上交所
4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陽光 600220 上交所
5江蘇三房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三房巷 600370 上交所
6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凱諾科技 600398 上交所
7江蘇申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申龍 600401 上交所
8江蘇雙良股份有限公司 雙良股份 600481 上交所
9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長電科技 600584 上交所
10江蘇四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四環生物 000518 深交所
11四川舒卡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舒卡股份 000584 深交所
12江蘇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塑科技 000700 深交所
13江蘇法爾勝股份有限公司 法爾勝 000890 深交所
14江蘇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 華西村 000936 深交所
15江蘇霞客環保色紡股份有限公司霞客環! 002015 深交所
16泛馬公司 新加坡交易所
17上海亞洲 新交所
18科瑪工業 新交所
19韓宇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聯交所
20揚子江船廠股份有限公司 新交所
一個小鎮有兩三家上市公司
這里的派出所忙什么?
本報記者 丁國鋒
“為陽光、海瀾這些大企業,上市公司服務,小事情就要當作大事情來辦!”新橋派出所長陸國興對記者說。
在新橋鎮,轄區常住人口僅24000多人,暫住人口卻有近兩萬人,雖然是江陰最小的一個鎮,但卻因為有陽光、海瀾、四環生物三家上市企業,2006年的總產值達到了250個億,財政收入達3.78億元。而新橋派出所干警的主要工作,就是和這幾家企業的人和事打交道。
陸國興所長說,在這些年的工作中,也總結了一些服務企業的心得。
“比如,要主動搞好服務啊!為外來職工上門辦理暫住證,堅持了五六年了,還有,很多職工騎著摩托車上下班,我們就在門衛設了一個點,利用上下班時間辦理車輛年審,為到企業來的新大學生辦理戶口身份證,我們也把辦理點設到了企業!
“又比如,兩家上市公司大部分職工都是女工,而現在路邊大多都綠化,夜里下班的人會感到危險,我們就定時出動警力和保安,在通往鎮區外圍的道路和一些偏僻路段進行巡邏,防止發生針對女工的傷害案件。很多人夜里看到我們的警燈,就會感到安全、放心!
據他介紹:“企業老總大多都很心細,很多小事情都要管,職工辭退了,哪里打架了,不及時處理好糾紛,就會牽涉他們不少精力。公安工作,既要打擊犯罪,保一方平安,又要處理瑣碎的民事糾紛,讓百姓安居樂業,要在‘盡心’二字上下功夫!
在轄區內擁有模塑科技、三房巷兩家上市企業集團的周莊派出所,同樣面臨著外來人口情況復雜,難于管理的問題。
所長張建國說:“110每天接警數字都在35起以上,工作壓力很大!睋私猓谥芮f鎮各類企業達1000多家,流動人口超過35000人。與新橋鎮不同的是,除了在企業上班之外,很多外來人員在從事服務行業,情況更為復雜。
“2004年,出現了尾隨到銀行取款的人到僻靜處實施搶劫的案件,有8起之多,被害對象,還有不少企業的財會人員,整個社會治安的形勢面臨著迅速惡化的危險。”張建國說。
公安部門隨后在鎮區所有的銀行,張貼了警方告示,同時,要求企業在有大額度往來和必須提取現金時,和派出所通氣。
據介紹,從2004年起的近三年,周莊派出所專門安排了三輛警車用于銀行安全服務,特別是在重要的節假日,警車停到了銀行門口,大大提高了防范意識,重大尾隨搶劫的案件基本沒有發生。
在周莊派出所轄區,還有市級以上重點消防單位12家,由于地處鄉鎮,派出所實際上代行了部分消防部門的防范、監督和管理的職能。同時,在企業平安創建方面,派出所站在了最前線。
“企業安全,確實和他們分不開!”模塑科技集團的一位保衛處負責人對記者說,“近幾年,由于派出所在企業推進了技防建設,企業內發生盜竊的現象大為減少。”據了解,僅周莊派出所在轄區推廣安裝的CK、CR報警器就有164臺,周界報警器13套,各種簡易報警設備2700余臺,有效地提高了轄區企業的安全防范工作。
“我們雖然做的是社會面上的工作,但江陰的很多上市企業都在鄉鎮農村,派出所的力量已經成為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首要力量。”江陰市公安局周莊分局局長唐紀良說。
服務“江陰板塊”
公檢法司各領風騷
本報記者 丁國鋒
“江陰板塊”的綜合經濟總量,幾乎占到了江陰市經濟規模的半壁江山,在這里,還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和這些上市公司產生著密切的發生著各種交往,很多涉及到經濟糾紛、刑事犯罪的大多和上市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江陰板塊”的發展中,政法部門是怎么處理打擊犯罪、解決糾紛、服務經濟的關系呢?
專項調查上市公司涉法問題
江陰市人民法院院長鄭元:
上市企業是“航空母艦”,江陰的上市公司,都以實打實的生產經營起家,而且大多集中在工業領域,一旦出了問題,不僅影響到相關聯企業的生存,也影響到股民的利益和社會穩定。
上市公司的糾紛大多集中在合同糾紛、債務糾紛、勞動爭議、股權糾紛、民事侵權糾紛等等,這些年江陰法院每年審理500多件涉及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的案件,涉及標的2億多元。
我們發現,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法律問題還比較突出,比如:江陰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將集團公司即母公司內部一部分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上市,這就與公司法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存在著一些沖突;另外很多公司由于是集體企業改制而來,原有工人參了股,很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超過了公司法規定的50人;還有,一些競爭對手和媒體,已發布所謂調查報告和文章的形式,惡意損害上市公司聲譽,由此引發的名譽權糾紛訴訟取證難、時間長、成本高等等問題,使上市公司為此所累。另外,一些惡意訴訟也找上了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隨時面臨著被查封賬戶,影響資金流轉的情況。這些問題,都要引起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
近幾年來,法院在堅持平等保護的同時,做到工作有所側重,對重點企業和單位的案件實施快立、快審、快結、快執的一條龍保障機制,同時,與全市重點企業建立固定聯系,及時了解他們的法律需求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幫助解決涉法疑難問題,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防范經營風險。
具體工作中,我們專門出臺了《服務上市公司,促進規模經濟發展的工作意見》,列出了共計14項具體制度。
在這些制度中,我們注重處理好公正司法和服務發展的關系。比如,我們對上市公司起訴的案件,建立立案工作的快速通道,由立案庭指定專人進行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優先立案。在處理員工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糾紛,成立了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合議庭,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專業化審理,這樣,既可以保證審判的質量,又可以提高效率,同時即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穩定了上市公司勞動結構良性循環。在處理涉及上市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關聯交易而導致債權人訴訟的案件,探索既能減少上市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關聯交易,又能保護中、小投資者和債權人合法權益的途徑。
另外,我們在審理中,強調注重運用調解手段和方法,化解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之間、勞動者與企業間的糾紛和矛盾,促進當事人之間團結合作,力爭創造各方當事人的利益平衡與我市經濟發展的多贏局面。我們還建立了案件通報制度,法院定期將一定時期內的債務糾紛、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等案件進行分析,形成報告通報各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能夠從中吸取教訓,加強管理,對涉及上市公司的穩定和發展,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建立大、要案專報和督辦制度。這些措施,為建立上市公司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法治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法院的工作受到了上市公司的肯定。打個比方說,海瀾集團(凱諾科技)曾經“挖”我們一個法官去擔任副總,年薪提出50萬,還配車子房子,雖然這位法官沒有去,但說明企業真正承認了法官的專業水平。
另外,我們還活躍了司法為民服務的形式,如2005年6月起,不定期舉辦“司法服務企業懇談會”、還組織企業家參觀法庭的活動,使企業近距離了解法院的工作。從06年10月起,我院專門組織人員對全市上市公司進行走訪調研,形成了《上市公司涉法問題調查報告》,對規范企業運行提出了有益的建議。我們還組織法官為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培訓活動,到企業進行專題調研,用良好的服務意識,獲得企業家的支持。
吸收企業參加預防職務犯罪協會
江陰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丁正紅:
隨著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深入,我的確越來越認識到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江陰目前處于經濟發展的快速時期,如何在發展的大背景下,履行檢察機關的職能,使我們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與江陰在全國的地位相匹配,營造一個廉潔的政府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應當作為重點工作來抓。
為了保障和促進上市企業健康發展,我院提出了“四個致力于”的要求,即致力于依法保護、致力于挽回損失、致力于犯罪預防、致力于優化環境,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注重為企業挽回損失的同時,盡可能減少犯罪對企業造成的直接損害。
近幾年來,我們深入企業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工作,通過與企業家座談、研討的方式,主動分析和了解企業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我們還先后出臺了《服務江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江陰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決定,其中對如何服務上市企業作了一些專門的規定。
我們在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中,成立了專門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協會,除了黨政機關外,還吸收了很多企業參加,形成了社會化預防工作網絡。在一些容易發生職務犯罪的領域和行業、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了超前預防,針對“外向型”腐敗的增長、工程建設項目、金融財會人員及企業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權錢交易等問題,進行跟蹤督促,先后發出檢察建議書34份,幫助企業完善制度18項。
我們有一個理念,預防職務犯罪,是推進法治江陰建設的重要內容,反腐敗工作抓好了,會給江陰的企業發展提供一個凈化的空氣,讓他們自由的呼吸、成長,這一點上,正確履行檢察機關的職能和上市公司,乃至整個江陰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及時發布經濟犯罪新動向
江陰市公安局政委李宏:
公安機關為企業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是我們的職責,在公安工作中,經偵工作應該說和企業是最密切聯系的。
由于江陰企業密集、經濟活躍,經濟犯罪案件近幾年呈現出了發案多、新類型案件多的趨勢。
在經濟犯罪立案偵查的77種犯罪中,其中涉及到企業的大部分集中在侵占、侵犯知識產權、金融保險犯罪、涉外經濟犯罪等等領域。經濟犯罪案件,有時候對企業的損害是巨大的,弄不好會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所以,要創造一個有序、誠信的市場經濟環境,必須通過發揮“打擊”、“參謀”、“服務”的職能,加以保障。
但是,在為企業服務過程中,最主要的仍舊是“嚴格依法辦事”,不能造成企業的“特權思想”,使經偵工作變相成為“討債”工作。
舉個例子說,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在一起經濟糾紛中,感覺到上當受騙了,到我們公安來要求把對方作為經濟犯罪,立案偵查,我們后來在審查中發現,該案件的確是一起合同糾紛,我們發了不予立案通知書,該企業老板還不理解,我們在談話中將企業內部管理漏洞的問題指出來后,他雖然有一些怨言,但對我們嚴格依法辦事的態度還是肯定的。我們在隨后的走訪中,對該企業的管理上的問題提出了很多監督制約措施,還舉辦了幾次員工守法教育活動,獲得了企業主的肯定。
為切實提高企業“防自身犯罪、防外部侵害、防內部職務犯罪”的能力,我局還充分利用公安網上的信息資源,定期將侵犯企業經濟犯罪階段性發案特點編寫成防范宣傳材料,如我們先后編寫了《謹防克隆銀行承兌匯票詐騙》、《警惕惡意訴訟占有他人財物》、《謹防意大利企業利用當地法律惡意扣貨扣款》等二十余份防范宣傳材料,下發至重點企業,讓他們及時掌握經濟犯罪動向,提高防范意識。
協助企業建立法律顧問隊伍
江陰市司法局局長陳建國:
江陰市是“四五”普法工作的全國先進,同時又是江蘇較早探索“法治文化”和實踐“法治文化”的地區。在服務地方經濟工作中,引導全市企業把依法、合法、誠信經營作為發展理念和行為準則,把普法文化工程列入企業發展目標,促進法治文化與企業文化互相融合,是我們普法工作的重點內容。
我們確立了以20家上市公司、88家重點骨干企業、6家營業收入超百億為龍頭的江陰板塊,作為企業普法的重點。協助企業設立公司律師事務部、法律服務顧問團、配備法制宣傳專職干事,形成了從企業的法人代表到每個職工嚴密的法治宣傳網絡。
值得說的是,我們的很多上市公司,對企業的普法工作基本形成了自身特色,普及法律常識,在江陰的很多企業變成了自我需求和日常工作。
比如,我們的華西村集團,自己就有規模不小的演出團體,在給員工培訓活動時,就演出一些涉及安全生產的、環保的節目,寓教于樂,很受歡迎。又比如,江陰的很多上市企業,都形成了定期邀請公安、法院、檢察院、律師等到企業為管理人員和職工上法律課,在企業經營者中通過開展定期培訓、以會代訓、典型糾紛處理及案件訴訟等,加大法律培訓力度,重點開展物權法、稅法、環境保護法的宣傳,提高經營管理者依法經營、保護環境和照章納稅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