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報道 特約記者 羅綺萍
令羅仲榮獲得“電池大王”稱號的是20億枚電池的年產量。
作為“超霸”品牌的持有人,誠如工商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何宣威(現調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所言,在香港工業發展的重要時刻,與香港工業發展相關的重要組織,都會見到羅仲榮的身影。
“我還記得在10年前,他為了交一份關于香港在回歸后工業前景研究報告給MIT(麻省理工)的學者研究團,追到去機場,在人家上機前一刻新鮮送到。”何宣威回憶說。
麻省理工與香港工業轉型的關系密切,2002年便建議發展大珠三角經濟(珠三角加上香港和澳門特區),羅仲榮當時任職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工總在2003年便發表<珠三角制造----香港制造業的蛻變>(見相關稿),成為香港工業發展一個重要里程碑。
今天羅仲榮已轉任工總的名譽主席,但他的公職有增無減,頭銜包括香港科技園主席、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香港設計中心監察委員會主席、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成員、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成員及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成員等,名片要兩頁才能印完。他畢業于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為產品設計理學士,教育背景對他的國際視野有很大幫助。他在2005年10月首次獲特首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7月1日再次得到委任進入新一屆的特區班子,繼續在這個香港政府的決策機構中,代表工業界的聲音。
現年56歲的羅仲榮,近年用在公職的時間,較他的家族生意更多,他是金山工業主席兼總裁,金山是中國最大的電池生產商,更躋身全球五大電池生產廠商之一,單是“GP超霸”電池年產量已達20億枚,羅仲榮因此被稱為“電池大王”。
<21世紀>:隨著生產工序不斷北移,工業在香港經濟的貢獻一直在減少,現時香港的GDP約90%來自服務業,你認為香港是走向“夕陽”,還是另有新天地?
羅仲榮:如果從數據來看,香港工業仍然在增長中,過去十年香港工業增長了10倍。香港工業的全盛時期,大約雇用了90萬名工人,但現時以香港為基地的工業企業,在廣東省聘用的人數已達1000萬,雖然我的生產已大部分轉移至內地,但在香港本土仍然聘用了50萬名工人,所以絕對不能稱為夕陽工業。
另一方面,這個世界沒有夕陽工業,只有夕陽企業,不能與時俱進的企業,便會被淘汰。當然我們要關注行業及市場的變化,例如我剛進入工業行業時,大家還是用Cable(通訊電纜),后來用Telex(電報),再進步至用Fax(傳真),現在大家都會用E-mail(電郵)。
所以說與通訊相關的工業永遠存在,但一些通訊企業會消失,如果你現還是在做電報機的話,你的便是夕陽企業,只要你的產品掌握到新技術,只會愈做愈大,現在做電郵相關產品的公司,規模很可能是做電報機的100倍。
企業是會被時代淘汰的,像以往的膠卷王國,今天已被數碼相機時代取代,現時數碼相機的市場領導者,以往也不是生產傳統照相機的。所以我們從事工業要永遠跟隨市場的變化,掌握用家要求的改變,企業便能愈做愈大,永遠不會走進夕陽。我相信在未來10-20年,誰的市場策略和技術做得最好,便會是領先的公司。
香港廠商的幸與不幸
<21世紀>:這十年香港的工業界經歷很多轉變,現時的發展重點是更重視品牌及原創性,但我們看到香港的中小企業,對于R&D的投入不熱衷,你認為當中缺乏甚么元素?
羅仲榮:香港很幸運,有珠三角作為腹地,香港的廠商很方便,開車一兩個小時,便可以繼續從事低成本及勞動密集的生產。但我在10多年前已經說過,珠三角可能是香港工業界的 “糖衣毒藥”,因為香港工業吃下這低成本的“糖衣毒藥”后,便沒有動力去投資市場開發、設計及技術創新,相反我們四小龍中的對手如韓國和臺灣地區,他們沒有內地作為背靠的對象,當年他們要到內地開廠的難度及風險都較我們大,這反而逼使他們在上世紀80及90年代大量投入在設計、品牌建設及市場開發,現在已大大超越香港。
現時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做法,急起直追,加強在高增值部分的投資,增加市場研究及技術開發。
這當然不是容易的事,因為過去20年的經驗顯示,OEM(代工)業務的風險極低,香港廠商差不多可以看到明年的客戶在甚么地方,有多少定單,才決定你需要多少廠房多少設備多少人手,你可以等候客戶指定交貨日期才定購原材料,完工后貨物付運后,拿著信用狀便可以收到現金。
然而在今天,香港廠商在OEM的優勢愈來愈少,20年前可能只有我們懂得在內地設廠生產,現時所有外商都已學會;我們還要面對內地民營企業的競爭,他們會做得比我們更快更便宜,他們更日漸財大氣粗,投資一二千萬的項目他們可以立即上馬。另外珠三角的電力供應及環保要求問題,未來也會對港商造成困擾。
香港仍然具備的優勢,便是向高增值發展,我們的效率及分銷網絡,其實今天的香港工業,已經有一半是服務行業,客戶給我訂單,我們便提供全套服務,我們以最佳的規劃及物流服務,人家要45天才能付貨的,我們做到30天。
不是說OEM一定沒前途,有些公司仍可以做到幾十億美元的營業額,聘用數以千計的員工,占據世界主要市場份額,但這只會是少數,大部分港商要面對轉型的挑戰。
品牌由內地開始
現時其中一條出路是打品牌的,這是很吸引人的事,但同時需要龐大資本的高風險投資,要十年八年的長期投入,我同時要提醒一下,做品牌一定要在相當規模的國內市場,很少品牌是靠出口的,這是香港市場重大缺點,因為我們只六七百萬人,我們的市場是全開放的,所有品牌都可以進來,過去10-20年,你看香港的公司很少做品牌,反而內地公司則較為專注,先從個別省市的市場開始,然后在全國發展,現時已有很多著名品牌的出現。
<21世紀>:下一步香港工業的發展強調品牌、創意及設計,香港面對怎樣的市場局面?
羅仲榮:品牌及創意對香港很重要,我們深信香港企業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品牌及創意及設計,在發展品牌方面,未來10年特別重要。
未來發展涉及三個層面。第一,我們看看工業發展的局面,中國在過去25年成為世界工廠。同時香港在大珠三角變身世界要的工業區域,在兩三小時車程的經濟圈內,香港、內地及國際企業合共聘用了超過5000萬名制造業工人(港企聘用1000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韓國的制造業工人在高峰期總數也只是350萬人,臺灣200萬人。5000萬人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有人會說,數目是很大,但當中大部分是低技術低價工人。但這只是10年的情況,今天在大珠三角區域內,已有很多高技術生產線,不過香港企業大部分只是在做OEM及ODM,為其它企業進行生產或設計。
現在他們當中很多已改為發展自己的品牌,這將會對香港工業帶來重大的轉變。第二我們看看香港的本土經濟,我們有700萬人口,我們是中型城市。由于制造業北移,現時香港GDP超過90%來自服務業,我們的服務業打造了很多著名品牌,相信我們的服務業貿易,將是未來10-20年香港出口增長的另一發動機。
像國泰航空、文華酒店、半島酒店等等,已成為國際著名品牌。另一新發展是亞洲已形成一個區域市場,亞洲有龐大人口,但以后基于入口限制,分割成幾個區域市場,但隨著近年政治及經濟局面變化,這些限制將會逐步減少,這是亞洲品牌建設的黃金機會。
我們經常說,品牌很少建基于出口市場,重要的品牌都是由龐大的本土市場開始,由于香港市場小,所以很難建立大型國際品牌,隨著中國內銷市場逐步開放,得利于CEPA優惠,我們是13億人口市場的一部分。
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也在快速開放中,形成品牌建設的機遇,去年我們在理工大學決定投放更多資源在品牌管理,促進香港、內地及區內,以及國際合作。
內地等同10多個市場
<21世紀>:近年一些香港工業家開始在內地開拓品牌,但發展看來不算順利,你有甚么觀察?
羅仲榮:現時港商普遍的毛病是貪心,一下子希望進占全中國市場。然而中國之大,不能視為一個單一市場,而是應以十多個市場來考慮。單是華東,已有一億人口,市場較德國更大,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需要、消費習慣和競爭對手,全面鋪開等如同時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布點。所以我建議在內地打品牌不應在全國推開,而是逐步推行,先在一個最有信心、最有優勢的區域建立據點,形成一個銷售網,然后再推廣至另一區域,這肯定是長期投資。
港商在內地打品牌,還要面對國企及民企的挑戰,人家已有一萬個銷售點,他投放100萬元打造一件新產品,出來便在一萬個點有售,你由100個或者1000個分銷點開始,同樣投入100萬做一新產品,效果只是人家的10%以至1%。但這需要長期投資,才能逐步看到成果。相對于OEM及ODM的低風險,未來香港工業面對更大的機遇,同時也有更大的風險。
<21世紀>:香港政府近年也強調要發展香港品牌,在這方面如何為香港工業注入新動力?
羅仲榮:作為行政會議成員之一,我的分工沒有直接參與品牌建設活動,曾特首曾蔭權已非常了解品牌對香港的重要性,不過香港政府在推廣香港品牌活動中,沒有區分制造業及服務業,事實上香港的制造業,已經滲入了很多服務業的元素,日后香港品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推廣,對制造業及服務業同樣有利。
<21世紀>:有些香港企業近年投入在科研中,但卻投訴往往未能參與國家的一些科技評選,得不到來自中央的協助。
羅仲榮:這也不盡然,像我出任主席的香港科技園,便有所謂“7+1”計劃。(香港科技園公司2004年6月宣布與國家科技部合作,聯合北京、上海及成都等7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在香港簽署了“7+1”合作協議,內地與香港政府分別投資7億元人民幣及3億港元,推動中國的芯片產業發展。)
我的理解是中央有任何扶助工業及科技的重大政策,都不會遺忘香港,也不會歧視香港的企業。
<21世紀>:向前看的話,你認為香港工業未來的發展路向是如何?
羅仲榮:香港的中小企以靈活見稱,往往辦自身的努力發展,對政府的期待不多。如果我是一家只有100人的企業,我不會因為珠三角成本增加及環保要求提高而搬廠到廣西、湖南等西南部省份,而是朝高增值方向發展。
我認為設計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范疇,我兼任香港設計中心監察委員會主席,知道在設計方面香港的潛力很大,未來5-10年將是內地制造業利用服務業進行升級的高峰期,而香港的設計業比內地成熟,又吸收了大量國際人才,在國際視野等方面都比內地勝出一籌,再加上創意產業在香港非常集中,這些優勢能為內地制造業提供專業的增值服務,共同發展大珠三角工業區(珠三角加上香港及澳門特區)及泛珠三角工業區(九省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