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稅改:2008年迎來實質操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 16:54 中國財經報
◆從表面看,啟動的項目少,涉及的范圍也較大,但實際上,真正意義的稅制改革并沒有到來。◆隨著“兩法合并”改革在2008年1月的正式啟動,如果宏觀經濟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增值稅轉型改革也有望邁出向全國推廣的關鍵一步。 高培勇 說到稅制改革,不能不提及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十一五”規劃所描繪的新一輪稅制改革藍圖。 2003年,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第20條中,稅制改革的主要方面被概括為8個項目:改革出口退稅制度;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增值稅由生產型改為消費型,將設備投資納人增值稅抵扣范圍;完善消費稅,適當擴大稅基;改進個人所得稅,實行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實施城鎮建設稅費改革,條件具備時對不動產開征統一規范的物業稅,相應取消有關收費;在統一稅政前提下,賦予地方適當的稅政管理權;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城鄉稅制統一。2006年,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第32章第2節,又將“十一五”期間擬議啟動的稅制改革進一步鎖定為10個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適當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合理調整部分應稅品目稅負水平和征繳辦法;適時開征燃油稅;合理調整營業稅征稅范圍和稅目;完善出口退稅制度;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實行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穩步推行物業稅并相應取消有關收費;改革資源稅制度;完善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和印花稅。 迄今為止,已經啟動并取得相應進展的改革項目有:出口退稅制度的改革、個人所得稅的部分改革——上調工薪所得減除額標準與實行部分高收人者自行申報、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改革在東北地區三省一市進行試點、邁出實現城鄉稅制統一改革重要一步——取消農業稅、調整消費稅和統一車船稅制等。就表面看,啟動的項目不能算少,涉及的范圍也較大,但深人到問題的實質層面便會發現,真正意義上的稅制改革并沒有到來。 這是因為,事實上,在新一輪稅制改革的藍圖中,增值稅和“兩法合并”(內外資兩個企業所得稅法合并)改革是處于核心地位的。這兩個項目的改革,帶來的稅收增減規模最大,牽動的納稅人范圍最廣,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最深。所以,它們的推進,從一開始,就被當作重頭戲,而扮演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角色。 正因為如此,有關政府部門對于兩個稅種的改革十分慎重,投人了相當大的精力,做了盡可能周密的安排。最終形成的啟動方案,就是“捆綁上市”:在適當的時機,將增值稅和“兩法合并”改革一并推出。 之所以要選擇“捆綁上市”的方案,是因為,增值稅的改革意在轉型——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它的主要表現是增值稅稅基的縮減。盡管轉型方案在“財政減收”的壓力下屢打折扣,但在總體上,它終歸屬于一種給納稅人減負的改革。而且,它是一種帶有普惠性的、幾乎所有的納稅人都受益的改革。故而,它的啟動不會遇到什么阻力。與之有所不同,“兩法合并”的改革意在“統一”——將內外資企業分別適用的不同企業所得稅制合并為一個統一的企業所得稅制。盡管“統一”的思路,在理論上可以有就低不就高(把內資企業稅負降至外資企業稅負水平)、就高不就低(將外資企業稅負提升至內資企業稅負水平)和向中間靠攏(內資企業降低稅負、外資企業增加稅負并在中間地帶合攏),但現實中,考慮到稅制改革成本和財政承受能力,最終能夠選擇的只是第三種——向中間靠攏。既然它主要表現為內資企業稅負調減而外資企業稅負調增,它的啟動肯定要遇到阻力。為了化解可能的阻力,順利推進改革,一個既有效又少副作用的方案,就是將增值稅和“兩法合并”改革一并推出,捆綁上市。那樣做的話,兩個項目改革所帶來的稅負增減效應相抵之后,相關納稅人仍會得到相當的減負利益。從而,可以極大地降低“兩法合并”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換取整個新一輪稅制改革的成功。 本著這樣一種思路,兩個項目的改革幾乎是同時推進的,但推進的過程卻讓人們大跌眼鏡。增值稅改革進展相對順利,從2004年7月起在東北地區“三省一市”的八個行業開始試點。一年之后積累下了試點經驗并很快進入了向全國推廣的“等待”期。“兩法合并”改革則大相徑庭。最初的計劃是在2005年的全國人代會上交付審議,從2006年起同增值稅的推廣同步實施。計劃落空之后,又把希望寄托于2006年的全國人代會,并于2007年起實施,結果又是計劃落空。直至2007年3月即不久前閉幕的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兩法合并”方案才終于破冰而出——提交審議并高票通過。至此,可以預期,期盼已久的“兩法合并”將在2008年迎來正式啟動的曙光。 由此想到的是,已經一拖再拖、即將進人第四個名為“試點”實為“等待”年頭的增值稅改革,將會做怎樣的取舍?事實上,至少從2006年開始,增值稅的改革一直面臨著兩個選擇:一種選擇是,不再等“兩法合并”而單兵突進。其結果,固然會因其給納稅人帶來的明顯減負效應而受到普遍歡迎,但是,失掉了平衡新一輪稅制改革稅負增減效應這樣一個特殊的機遇,“兩法合并”改革的難度將會更大,甚至可能導致無限推延下去。另一種選擇是,繼續等,仍待“兩法合并”啟動之日相伴而動。其結果,不僅增值稅全面完整、相互連貫的征扣稅機制會受到極大的沖擊,而且適用于試點地區同其他地區的增值稅政策的不平衡狀態長期存在下去,也會誘發一部分納稅人的偷逃稅行為,給稅收的征管工作帶來極大的難題。可以說,在這種等與不等、處境尷尬的抉擇中,增值稅改革早已處于“呼之欲出”的關頭。故而,隨著“兩法合并”改革在2008年I月的正式啟動,如果宏觀經濟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增值稅轉型改革也有望邁出向全國推廣的關鍵一步。 鑒于上述這兩個稅種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角色,特別是鑒于這兩個稅種改革所付出的減收成本(依2006年數字測算,將分別為900億元和2000億元上下),構成了整個新一輪稅制改革成本的大頭兒。并且,其他項目的改革或帶有增收色彩,或減少的數額很小,因此,也可以預期,以這兩個稅種改革的啟動為契機,整個新一輪稅制改革也將迎來一個全面啟動的高潮期。“兩法合并→增值稅轉型→整個新一輪稅制改革→財政預算制度改革”,以此為線索來把脈當前的中國財政走勢,可以對未來的財政收支運行狀況得出比較樂觀的判斷。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