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浦東教改:專業化服務由市場來運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10:07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范利祥 “社會事務需要社會參與,而不能一味強調政府事事親力親為。”說這話的,是浦東新區副區長張恩迪。 張恩迪分管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2005年6月21日,浦東新區被批準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后,張恩迪在浦東新區親自推動了一場在教育界引起不小反響的教育體制改革——建立“管辦評”(政府監管、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社會評估)聯動機制。 在教育改革各種聲音甚囂塵上的時候,浦東新區的這項改革,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認可。在4月25日的“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第二次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常務副主任陳德銘在發言中專門提到了浦東新區推行的公共教育“管辦評”聯動試點。 而根據“浦東新區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今年,“管辦評”聯動改革不僅在全區教育領域進行推廣,還將被嫁接到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領域體制改革中。 首試“東溝中學” 創辦于1947年的東溝中學,是浦東新區教育綜合改革首家試點公辦學校。兩年前的一紙協議,改變了這個市級薄弱學校的命運。 2005年6月底,也就是離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獲國務院批準不到10天的時間里,浦東新區政府與位于上海市的成功教育管理咨詢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簽定《公辦東溝中學委托管理辦學協議》,委托后者管理東溝中學,委托期限是一個教學循環,即從2005年7月1日到2009年6月30日。管理中心是一家位于浦西的民辦教育管理機構,由著名教育家劉京海領銜。 根據相關協議,委托管理期限內,學校的性質不變,該校與新區社會發展局(等同其他區縣的教育局)的隸屬關系不變,政府的撥款和其他任務不變,學生的學習支出不增加,新區政府每年支付給“中心”管理費。即政府購買服務。 東溝中學的校長、書記由管理中心推薦,并分別報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和社工委核準后聘用。學校具體的管理方式由校長負責。 據東溝中學一位教師介紹,在委托管理協議簽署之前,東溝中學的教學模式、管理方式非常陳舊,“好的學生都轉走了,好的老師都不愿意來”。 管理中心入主東溝中學后,立即對這所農村中學實施了從委派校長、輸入教育理念,到培訓教師、組織教學等的全程管理。 不過,學校辦得好不好,不是由政府和管理中心說了算,而要由專業的中介機構評估。為此,新區社會發展局在2005年年底促進新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籌建成立了上海浦發教育評估中心(以下簡稱“評估中心”)。 2006年10月,評估中心對東溝中學進行第一次評估時發現,該中學的教學成果與委托給管理中心之前,發生了很大變化。 “以前,這里的學生連走路都是低著頭,現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一位參與評估的人士說。 評估中心主任湯赤認為,教育評估不僅可以驗證受托方的服務承諾讓委托方信息對稱具體,而且,通過“后續評估”的形式來修正、完善教育決策,使政府購買教育服務的過程得到監控,政府對教育的宏觀目標管理也有了保障。 從教改到社會事業體制改革 浦東新區在東溝中學率先推行“管辦評”三聯動,在教育界引起不小震動,并引起了教育部的關注。教育部還專門派人考察過這一模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而多次到東溝中學考察的上海市人大教科文衛副主任毛放認為,引入社會優質教育資源,由政府買單,改變了以往單純的政府行政手段管理學校的方式,無疑在教育改革方面跨出了一大步。 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局長尹后慶認為,政府“不要把專業化的事務攬在手中,政府包不下來,效率也不會高”,“專業化的服務由市場來運作”。 他進一步表示,浦東新區“管辦評”聯動的模式,則改變了以往單純通過政府行政手段和單純運用行政資源管理學校的方式,其自主性、能動性也更強。前提是政府職能要徹底實現轉變。 而就在一個月前,浦東新區醫療機構管理中心、上海瑞爾醫院管理評估咨詢中心先后掛牌。這意味著,浦東新區將在醫療衛生領域借鑒教改經驗,試點“管辦評”相分離相協調的聯動機制。 而在過去,政府既辦醫院,又管醫院,出了醫療糾紛還要出面做評估、定性。“管、辦、評”分開,則使這三項職能相對獨立。 浦東新區醫療機構管理中心是社團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第三方的身份參與新區醫療管理工作,將全區29個一級醫院納入統一運作管理;而上海瑞爾醫院管理評估咨詢中心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站在第三方立場上給出前者的委托管理“成績”。而政府衛生部門,則更專注于對整個行業的宏觀監管。 “凡屬于政府的職能必須由政府承擔起來,凡可以由社會專業機構承擔的專業服務、事務處理職能盡量發揮社會的作用。”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這樣評價“管辦評”機制。 上海市社科院專家則認為,目前,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由于牽涉到方方面面,相當敏感,導致改革進展不大。而浦東新區的這種“管辦評”模式,值得在全國推廣。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