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繼續在沖突中尋找石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17:40 國資委網站

  近年來悄然流行起了一種資源戰爭的理論,代表人物是美國安全問題專家邁克爾·克萊爾。克萊爾于2001年發表了《資源戰爭:全球沖突新景觀》一書,引起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去年他又發表了新著《鮮血與石油:美國日益依賴進口石油的危險及后果》,同樣受到各國國際問題專家和學者們的重視。

  克萊爾在他第一部著作中,提出了全球沖突的新前景。他預言說,21世紀世界地緣政治的基本輪廓是,各國將對像石油、木材、礦石和水這樣的戰略性物質資源,展開大規模的競爭。世界各國的軍事力量,也將把保護資源安全明確規定為其主要使命。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普遍的地區不穩定,特別是那些資源豐富而又長期存在領土主權爭端的地方,如波斯灣、中亞、中國南海和非洲的一些地區。

  克萊爾在他的第二部著作中重點討論了石油問題。石油是地球上經過幾百萬年積沉下來的礦藏。古代希臘人把石油叫作petroleum,是由petro(石)與leum(油)兩個字組成的。最初人們從石油中提煉煤油,把副產品汽油倒掉不用。20世紀初美國汽車工業興起之后,汽油才成了人類的寶貝,被大量使用于汽車、飛機,使人類得以離開家園作長距離的遠行。只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消耗,幾百萬年形成的這個地球資源寶藏,就面臨著在幾十年內被開采光的命運。克萊爾指出,迅速增長的世界經濟依賴于石油,而石油的供給在日益耗盡,美國與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其他大國正在進行著一種慘烈爭奪戰,以確保未來的石油供應。美國占世界人口不到5%,但消費著世界石油供應量25%。美國交通運輸97%的燃料來自于石油,其中56%靠進口。鑒于未來需要進口越來越多的石油,美國將無可避免地冒著更大的危險,轉向那些不穩定、不友好地區尋求供應來源。由于美國沒有足夠的槍炮和鮮血,如果只能通過像占領伊拉克這樣的方式來確保石油的供應,那么原本很便宜的石油將由于美國人的流血而變得非常非常昂貴。

  克萊爾指出,西方經濟學家極力推廣自由市場,但很難說他們沒有想到世界范圍內的工業化,可能會引發資源競爭的加劇。其實,就在蘇聯解體的1991年,發生了海灣戰爭。現在看來,這顯然是西方為了重新奪回對能源供應的控制而發動的一場戰爭,這一點比在反恐口號下進行的伊拉克戰爭還明確。海灣地區蘊含有世界上儲量最大的廉價普通石油,對于美國和日本這樣的發達工業化國家來說,至關重要。

  對于中東地區的沖突,“資源戰爭論”顯然比“文明沖突論”更有解釋力。中東之所以成為全球沖突焦點的首要原因,正是這種對于資源的依賴性,而不是極端伊斯蘭教勢力所構成的威脅。

  克萊爾也用資源戰爭理論,解釋了為什么布什政府在對外政策和能源政策上陷入了一場災難之中。他分析了布什政府《2001年國家能源政策報告》,指出這份報告的核心思想是美國將著力于維護全球石油生產的增加,同時分散國外的石油來源,從里海、西非和南美進口更多的石油,同時減少從波斯灣的進口。克萊爾對這些地區的局勢逐一進行了分析,認為如果美國繼續按著這一計劃行事,海外的軍事行動勢必會越來越多,其結果是,美國人無論在家里還是在海外,都將變得越來越不安全。

  克萊爾雖然很明確地提出了資源戰爭理論,但從這兩本著作整體上看,依然是對未來世界的大膽的警告。卡萊爾也承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被對資源的渴求所控制,而必須制訂自主的資源戰略。解決資源短缺的唯一辦法是厲行節約,如通過提高燃料稅來大幅度減少石油的消費。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圍繞資源而展開的競爭,確有加劇的趨勢。資源的范圍很廣,克萊爾提出的資源戰也不僅僅限于石油。在中東和西南亞的許多地方,水資源供應不足,并引起很多問題。爭奪木材和礦藏控制權的局部沖突,在亞非拉各大洲都很常見。如安哥拉、剛果和塞拉利昂的鉆石礦,哥倫比亞的綠寶石礦,剛果、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銅礦和金礦,巴西、柬埔寨、剛果、斐濟、利比里亞、墨西哥、菲律賓和文萊以及印尼和馬來西亞在婆羅洲的森林。克萊爾也提到,1994年車臣領導人之所以下決心同俄羅斯政府開戰,一個秘密的原因是當時車臣共和國的軍事首腦試圖控制當地的油田和經過車臣領土的輸油管道,不愿同俄羅斯政府分享每月成百萬美元的石油收入。

  但21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矛盾的焦點,是否真的會從20世紀的意識形態對抗轉移到資源上來?世界范圍內的資源戰爭,是否真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突出的特征?的確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

  世界資源戰爭的前景無疑是很危險的,正如克萊爾所指出:“盡管某個國家動用武力可能會導致資源短缺的暫時緩解,但是它只會引起失敗一方的怨恨,從而導致將來爆發更多的暴力沖突。此外,把大量的石油或水從一個地區運往另一個地區的可怕任務,實際上不可能在一再爆發暴力沖突的環境下完成。遭遇破壞、意外、溢出和運輸中斷事件的危險太大了。而且,武力的使用將消耗本來可以更好地用于公共利益的資源。”“相比之下,放棄暴力,支持通過合作達成的解決辦法更有可能防止痛苦的資源短缺。通過合作達成的解決辦法還很可能證明更可以持久。此外,通過以這種方式建立信任,一項合作計劃的伙伴將更能夠應付可能發生的不測事件。避免采取軍事行動還將可以增加在新材料和新技術中的投資。”

  當然,從長遠來說,人類對石油的消費需求卻綿延不斷,永無止境,總有一天會達到石油資源耗盡的地步。現在全世界已經探明的石油儲藏量大概為11500億桶(約合1568.9億噸)。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計算,只夠滿足全世界石油消費需要41年。盡管人們不希望圍繞能源競爭的沖突加劇,但石油消費的猛增與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大體上只會給世界帶來以下兩種前景:

  一個是人類為了延續生存發展,必須尋求與開發新的能源。以日新月異的世界科技創造發明潛力而言,今后勘探出更多新的石油礦藏資源,與從其它物質中提煉出取代石油的新能源,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一個前景則是,隨著石油消費的急劇增加與石油礦藏的日益減少,能源消費量巨大的世界大國,在爭取石油資源以及控制石油運輸國際航道方面將會加劇競爭。即使這種競爭不會以從前殖民帝國之間進行武力占領或相互瓜分的形式出現,但事關每個國家的切身利益,這種競爭的不可避免性是可以肯定的。

  近年來中國石油需求量連年增加,去年升至3.2億噸,躍居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及進口大國。目前每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增長中,中國要占41%。中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石油進口國。石油進口幾乎占中國石油總需求的40%左右。到目前為止,中國主要是從非洲和中東地區進口石油,也嘗試從中亞、俄羅斯、拉丁美洲和非洲尋找新的石油來源。中國對石油資源需求的增加,也受到了各國注視,引發了競爭的敵意。西方社會有人認為,中國進口激增是造成國際油價大幅上揚的主因,并且質疑中國油荒對世界經濟造成傷害。在和平發展原則前提下,中國制訂了“堅持以煤炭為主、電力為中心、油氣和新能源全面發展的戰略”,確立了主要立足國內的原則,在境內積極探礦采油。

  毫無疑問,中國對于能源的需求將對21世紀的地緣政治產生持久的影響。目前,中國探明石油儲量約60億噸,僅夠開采20年,剛好是世界平均40年儲量的一半。用60億噸除以中國國土面積得到的石油豐度值,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以人口計,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日前宣布在渤海灣發現規模儲量10億噸的大油田,這一重大發現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但也應當看到,指望一個新油田來改變中國能源短缺的格局,也是過分樂觀。中國去年消費原油3.2億噸,其中有1.5億噸源自進口。這就是說,即使將渤海油田的儲存全部開采,也僅夠中國用3年。而這塊油田現時年產量只有100多萬噸,尚不夠中國半日的消耗量。即使未來將產量提升數倍,對于中國巨大的能源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車薪。

  未來很長一個時期里,中國仍然需要在全球各個地區尋找石油資源,石油外交的步伐還將要堅定地走下去。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國企》雜志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