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一家之言:淺議績效與效益的概念界線(07-4-19)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17:30 審計署網站
近年來,各地審計機關紛紛探索開展績效審計與效益審計,我們從各地審計信息中可以看出,有些地方的審計機關績效與效益的概念界線模糊不清。如對某銀行、醫院、公司進行績效審計,又如對某局某委某辦進行效益審計等。目前一些地方的審計機關仍在沒有搞清“績效”與“效益”的概念的前提下,在苦苦探索績效審計與效益審計。筆者認為,有必要針對績效與效益的概念界線問題作一個淺議。 什么是效益,這個概念早已有明確定義,廣義地說所謂“效益”就是一種比較,就是一種在投入和產出之間所進行的比較。“效益”這一指標,最早出現于產業領域的考核,隨后廣泛應用運用于各種各樣的企事業領域。到了當今社會,“效益”這一指標已是無處不在。如人們現在常說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邊際效益”、“相鄰效益”等等。 那,什么又是“績效”呢?它與“效益”概念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說說“績”字,“績”字成績也。例如學校衡量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好差的指標叫學習成績,學生的成績是校方規定達到的一定的值,達不到就不能及格。企業公司衡量一名員工、政府部門衡量一名公務員的工作成就稱之為“業績”,員工長期連續達不到企業公司規定的業績值,就有被炒“魷魚”的可能,而國家公務員長期連續做不好本職能的工作就應換崗或降職使用了。衡量一級政府及政府機構部門的施政結果好差的指標就應稱之為“政績”,即——施政成績。 而“效”字,在這里指的是“效能、效果”和“效應”,非直接指 “效益”也!一級政府及所屬的政府機構部門施政結果好差,就直接影響著所主管的這個地區或某個領域的行政“效果”和社會 “效應”的好差。也就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這個地區或領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其他各種“效益”。 這樣我們就不難看出,“績效”與“效益”的性質是不同的,“績效”指標,是管理者人為制定的一系列考核目標,也就是上一級政府和上一級主管部門對所屬的下一級政府和下一級部門制定的一系列目標考核指標,這些考核指標的完成情況,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下一級政府和下一級部門的“績效”狀況。其性質是人為屬性。 而“效益”指標是反映社會中一個實體(可以是經濟實體也可以是社會公益實體)通過自身運作所取得的成果,這個實體在運作過程中,受到其所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理念等社會環境因素的制約影響,他必須遵守社會運行法則,因勢利導,順其自然,使自身能夠和諧的良性運作取得效益。一個經濟實體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必須滿足自身內部管理條件和外部社會環境條件,才能取得,缺一不可。而一個社會公益事業單位要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同樣,必須滿足自身內部管理條件和外部社會環境條件才能取得。其性質是自然屬性。由此可見“績效”與“效益”是兩不同的概念。 當前,各地審計機關都在積極深入地探索開展績效審計和效益審計,若不能搞清什么是“績效”,什么是“效益”的概念。在開展這兩項審計中是要走彎路的。因此,在制定審計項目計劃時,就必須首先確定要審的項目,是“績效”范疇,還是“效益”范疇。然后,再確定是開展績效審計還是效益審計的工作方案,這樣才能確保審計目標的準確性。(作者:浙江省麗水市審計局 王力華)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審計機關和本網站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